祺云法师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佛教,人们一样有信仰,只是信仰的是一种真实的面目。
12
月
13
日
周
二
多云转晴3℃~-4℃农历冬月十五
舍利是印度语,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舍利子是舍利的结晶体。舍利最初只是一借代词语,完全是从其形状上立名的。
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坚固微粒,又名“坚固子”。高僧大德火化后,常在遗体骨灰(舍利)中发现坚固或结晶的微粒。
舍
利
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那么舍利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众说纷纭。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有些学者认为,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属于头发的,红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绿色或五色班斓的舍利子。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
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慧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舍利子是人体结石吗?
释迦牟尼佛光明舍利
舍利,梵语sarīra;Buddhistrelics,又作“舍利子”。意为尸体或身骨,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火焚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高僧大德火化后剩下的骨烬。舍利子的各种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结石病人数以千万,但只有修行者才会有舍利子。
大德的舌头,心等没有骨质的软组织也可火化不坏形成舍利子。连念佛鹦鹉的舌头也能成舍利。何况体内结石数量及其小,否则会危及生命,但是有时候出现舍利子的数量极其惊人,而且色彩和形态各异。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并不是常年吃斋和尚才会有,仅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后遗骨上也有可能出现舍利子。
当然,也有一部分所谓的舍利确实是没有完全烧化的骨质和牙齿,但结石是不可能经受焚化后成为舍利的。有的舍利还会长大、生小舍利等等,这些岂是现代科学所能臆测的?
佛经上说,舍利子是通过“六波罗蜜”(菩萨的修行)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熏修的,是难得可贵而受到尊重的。舍利子是僧人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熏修而自然感得;大多推测则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骨骼和其他物体共同火化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另有民间流传认为,人久离淫欲,精髓充满,就会有坚固的舍利子。舍利和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依据缘起性空的义理,佛教认为,舍利子只是物质元素并无灵异成分,佛教徒尊敬佛的舍利和佛弟子的舍利,主要是由于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近代印光大师也说,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
舍利一般分有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菩萨处胎经等也有所提及。《法华经》中提到有以佛的全身舍利造塔供养;全身舍利是不需经过火葬,而全身不会腐烂,这种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萨;碎身舍利,则是火葬后的遗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体变成的,如从天上、地下跑出来,或由油灯里生出,由花朵生出,还有一种是诚心供奉礼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
《法苑珠林》认为: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为赤色。《释氏要览》则提到佛舍利有五色并且不能被损坏。
《浴佛功德经》提到,佛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颂舍利两种。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是佛的遗骨;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是指佛所遗的教法、戒律。
佛涅槃后,不仅色身遗骨留下舍利,还留下了佛法,并以佛经为载体流传世间,佛的遗教即为法身舍利(法颂舍利)。法颂舍利即法身理体的表现,佛法犹如金刚石一般,坚固而不可摧毁,法身是金刚不坏且不生不灭的。将佛法的金刚不坏引申到色身舍利,于是便认为佛的身骨舍利,也是椎打不碎的。《法苑珠林》说:“若佛舍利,椎打不碎;若弟子舍利,椎击便破”。这里的椎打不碎,便是由法身金刚不坏的思想而来,实则佛的色身照例也要示现无常败坏。
佛的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常做同等的看待,佛的遗骨被视为佛身或者佛法的代表。《大般涅槃经》说:“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又说:“供养舍利即是佛宝,见佛即见法身”。
南无阿弥陀佛
关于舍利子,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至今还没见到可信的严谨的科学分析报告来论述他的成因和化学成分,所以我们所能看到的各种言之凿凿,基本上仅仅出于推论,并不能够作为完全可信的说法。
图文源自网络仅供参考感谢原作者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