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冈石窟露天大佛是一尊坐像,高137米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www.znlvye.com/
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露天大佛是一尊坐像,13.7米高,差不多就是普通住房的四层楼那么高。这座佛原本并不是露天的,后来由于外面的建筑物坍塌才成了露天雕塑。#云冈石窟#

它怎么能够造得这么宏大呢?人们为什么要打造这么巨大的佛像呢?最终要呈现出什么样子?

云冈跟敦煌齐名,但是功能完全不同。敦煌石窟建在沙漠边缘,渐渐发展成给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人祈祷、祭拜的“服务区”。

它是纯民间的,也是地域性的,洞窟的规模比较小。而建于北魏的云冈石窟,则是代表皇家的博大气势。

别看都是石窟,风格完全不一样:敦煌的壁画是画在墙上的,而云冈的壁画是浮雕——在石窟壁上直接雕出来的。

云冈石窟,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完全由帝王的力量开凿的石窟。

云冈石窟主体部分的修建大约用了30年。整个石窟是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主要的洞窟有53个,佛像,菩萨像,供养人像等等大大小小的造像放在一起,差不多有5万多。

主导修建石窟的是北魏的文成帝。

北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重要的王朝。北魏的首都建在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北魏尊崇佛教,魏文成帝继位以后,更加重视佛法,于是他就请了一位高僧,昙曜和尚,在平城开凿昙曜五窟,这五窟的中央都矗立了巨大的如来佛,用来象征北魏的五位皇帝。

据说这个最大的露天大佛,就是根据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

佛、帝王、新的国家和文化,三者就在这尊大佛身上合一了。

这种大,不光是尺寸上的大,还是一种理念上的至高和至美。

大佛全身比例匀称,造型简洁,盘腿坐着。我们在下面看的时候,觉得这石头好像很松散,但是从胸部以上,基本上是花岗岩,石质非常坚硬,雕刻难度很高。

可正因为石质坚硬,所以直到年之后,我们再看云冈露天大佛,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浑厚的双肩、丰润的面孔、丰满的嘴唇、劲挺的鼻子。

从正面看过去,鼻梁的部分是一个笔直而宽阔的平面,干干净净,一点其他痕迹都没有。有学者量过,笔挺的鼻梁与鼻孔之间,形成一个几乎90度的直角。这个角度非常合适、漂亮。

他的嘴唇薄薄的,嘴角深深地凹陷进丰满的面颊,整个造型非常有力而不平淡。大佛面部线条清晰劲拔,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过去,都是眉目清晰,棱角分明。

云冈大佛慈祥当中还带有一丝丝严肃。据学者称,辽代人,也就是契丹人,在修复这个石窟群时在他眼睛里打了个大洞,放进了黑色的琉璃眼珠。

当年的这尊四层楼高的大佛,有肉色的皮肤,五彩的身躯,背光有火焰,还有花草、飞天等各种金碧辉煌的装饰。

无论是皇帝还是一个普通人,匍匐在他面前,看到的是什么呢?当然不该是一个没有眼珠子的白眼,而是一双和蔼可亲、慈祥肃穆的神的眼睛,在关切地望着渺小的自己,似乎在用眼神进行交流。

契丹人一定是想到应该让这双慈祥而肃穆的眼睛永不褪色,所以才打了一个直径十几厘米宽、深度二十多厘米的洞,做了琉璃眼珠嵌进去。

当年这座主佛该是多么的雄浑大气。人们站在这尊佛的面前,除了献上双膝向他跪拜,不会再有别的选择。

这尊大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长了两撇漂亮的小八字胡,从嘴上连到面颊上,非常可爱。

这两撇小胡子在早期的印度佛教当中经常出现,可是在中国的后期佛教雕塑当中慢慢消失了,这也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云冈大佛还处在从梵式到汉式的过渡阶段中,还保留了很多印度文化的痕迹。

北魏在搬到洛阳之后,也改变了文化取向,穿汉服,用汉字,也经历了一个汉化的过程。可以说是从番到汉。

所以,云冈大佛是番汉之间的一个重要文化成就,标志的不仅仅是佛教在中国的生根,而且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一个辉煌的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