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密伏羲山深处发现了中国境内最早的卢舍那

新密伏羲山空气清新、四季凉爽、静谧宜人、树茂花香,养生好去处,避暑胜天堂。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度假。这里除了自然风光之外,还隐藏着许多人文历史景观值得静下心来去膜拜。其中香峪寺后院一处石窟,刻凿于香峪寺后院半山腰悬崖峭壁之上,雕刻着中国境内有确切纪年的年代最早的卢舍那造像,比龙门石窟卢舍那造像要早年。

这座卢舍那造像高1.98米,上宽1.8米,下宽2.28米,深1.3米,坐北向南,俗称佛洞。窟内有造像8尊,本尊为卢舍那佛,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及二胁侍菩萨和二力士。本尊上方刻置一小佛像,上刻造像题记“香峪寺沙门慧隐敬造卢舍那一龛……天平二年岁次甲寅二月乙卯朔七月庚申造”等字样。石龛旁一汪泉水自山隙中涌出,水虽不大却常年不涸,流经太子湖,汇入洧水。石龛周围山坡上种植了许多金银花。据说整个伏羲山的金银花是寺院和尚从凉水泉移植到香峪寺后开始种植的。

这尊佛像雕刻于文字落款年代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天平二年(年),天平是东魏的开国年号,当时掌控了包括新密在内的洛阳以东的地域。是目前所知中国境内有确切纪年的年代最早的卢舍那造像,可以说是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前身。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年),完成于上元二年(年),香峪寺石窟卢舍那佛开凿于东魏,而两侧的弟子、胁侍菩萨和力士却是唐代造像风格,显然这不是一次开凿而成的。唐代武则天时期,香峪寺石窟应该受到了龙门石窟的影响,当时人们依据奉先寺造像,在两侧又扩大面积,增刻了其他7尊造像。

香峪寺石窟和全国其他石窟有同样的遭遇,造像头部基本被毁,这里不知在那个年代被后人进行了简单的修补,除了两尊力士造像外,其他五尊造像绘上的颜色应该也是近代所为,看起来不算协调。主佛左臂旁的小佛是面部唯一保持完好的一尊,但手臂也有修补的痕迹。

一孔石窟、八尊造像、一处题刻,这就是香峪寺石窟的全部,在中原大地的石窟中论规模最小仅有一窟、论题材最单一,没有千佛飞天的艺术美,论年代比北魏晚、虽没有亮点,方方面面均属平凡之作,但主佛的称呼给这窟造像带来了不一样的身份,那就是——中国最早的卢舍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