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余年的历史。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极为壮观。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与龙门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然而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就作为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我们首先来到了潜溪寺,它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内洞顶漕进为一朵潜刻大莲花,洞内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动传神。我还跑去和苦哈哈的夜叉拍了照。
沿路行走,便来到了宾阳中洞。原北魏皇室准备修建三座洞窟——宾阳三洞,因为宫廷内乱中断而仅完成了中洞的修建。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华经”影响较大,除了信仰释迦、多宝外,还信仰的对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龙门石窟仅此一例。从正面看,这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背后则为格菩萨和弟子的浮雕,各自姿态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洞窟的窟顶做琼隆形,中央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有八个伎乐和两个供养天人。供养天人即为我们所知的“飞天”。飞天在佛教艺术中被称为“香音神”,是能歌善舞、满身香气的美丽仙人。这就是《法华经》中所述的“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观看的我们。
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我们便看到了万佛洞。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而在其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佛背后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看过去只觉得古时工匠的心灵手巧真乃民族智慧的结晶。
沿着小路行走,我们来到了莲花洞。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他们就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我忍不住观摩了好久。
登了许久台阶,终于到了最为期待的石窟——奉先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不管什么宣传画上,龙门石窟的代表一定是它。主尊像为结跏跌坐中央的卢舍召晰,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却女性化,这是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破天荒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传说武则天集上述美德与卢舍纳大佛的形象几乎完全吻合,可见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真实写照。置身在佛像之下,我仰视大佛仿佛也看到了盛唐时期璀璨的文化。
龙门石窟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佛像依然用平和的目光看着远方,我相信,它们虽不能言,却也在期盼着我们中华文名能走的更长远,我们中华民族能走的更长久,我们中华文化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