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散落在南京城墙各段的文物
纷纷汇聚到了南京城墙博物馆中
跟着小布
提前来看看三组
“大体格”的珍宝吧
明故宫御花园石雕券门
初入南京城墙博物馆大厅
一座精巧而巨大的石刻构件映入眼帘
这是一座拱形石构件
层层叠加,形成拱门
似乎是一个通向认知城墙的券门
券门由数块太湖石拼合而成
表面有精心打磨的水波纹
石块之间则由榫卯相扣
结构非常稳固
这座石构件是明朝初年南京明故宫的遗存,由于明朝马皇后在当时南京人眼里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活菩萨”形象,南京的许多史迹都与马娘娘有关,这座券门也没有例外,被称之为“马娘娘梳妆台”。
“梳妆台”最早发现于明故宫武英殿遗址以北,据考证,其所在的具体位置应该是在明故宫西北角的一座御花园里,位于大善殿与九五飞龙殿之间。当年,大善殿是“太祖览读之所”,殿后有石假山,下假山为望江楼,楼后为九五飞龙殿。有学者推测,“马娘娘梳妆台”应该是花园假山下的券洞构件。
石券门被发现后,文物保护人员对每块石刻进行了编号以备后期复原,并迁移至白马公园存放,供游人参观。经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协商,将其中一组石券门迁移至南京城墙博物馆内存放、展示。
如今
当我们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
就可以走近这件石券门
感受南京明故宫的往日盛景
明故宫奉天殿玉阶
石螭(chī)首
在明故宫展示版块的转角
鱼龙造型的石栏杆十分引人注目
整个栏杆的灰色中都呈现出新建博物馆的崭新气息,唯独中间神兽造型的石雕泛着微黄,带有一丝岁月的痕迹。
新的构筑件与文物交相辉映,曾经散落在午门公园地面上的石刻,展示出了自己应在的位置,其建筑结构得以复原,作用价值一目了然。
这,正是来自
明故宫奉天殿的石螭首
螭
为古代传说中的蛟龙
乃龙生九子之一
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
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
螭首
为基座栏杆下的饰物
是古建筑上的一种装饰构件
南京城墙博物馆内的这座石螭首来自明代皇宫,推测原置于奉天门基座东南角,即南京明故宫正殿前门,门内曾是皇帝接见大臣议事的奉天殿。
螭首全长1.86米,高1米,最宽处1米,前端雕刻成螭首状,后端为楔形榫头,可套嵌在建筑物上。整体造型浑厚有力,有明初时期酣畅淋漓的风格,由此可见当时明故宫的恢宏壮丽。
专家表示,这件螭首是明故宫的构建之一,是一件可移动文物,午门公园为其临时展示地。
把历经风吹雨淋的石刻收入室内的博物馆中,有利于文物的保护,配合展板、模型、多媒体等,对其结构进行解读,能更好地向公众介绍螭首,更好地展示这件文物的内涵和价值。
新旧相衬,对比鲜明,博物馆开放后,大家可以走进馆内,欣赏这件六百多年前明故宫的构件,体会到皇城与宫城间明故宫的巍峨气派。
明代水关铜涵闸
城墙与护城河关系密不可分
所谓“城池”就包含
城墙和护城河两个部分
清代《金陵四十八景》第二十二景《桃渡临流》中,远处以东水关为背景。
护城河与城市生活、军事防卫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增强了城墙的有效防御,另一方面还担负着调节城墙内供水、排水以及水上运输的作用。
走进“城河一体”版块
便可以看到几件巨大的涵管和水闸
明代修筑南京城时,为便于城内外水系的流通与控制,明城墙的一些地段设置了水关和涵洞,并内设涵闸,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具有水利和防御两大功能。
在南京城墙周边,内外河流、湖泊的进出水处设置有20余处涵闸,使城外的玄武湖、前湖、琵琶湖等与城内水系相连通,同时有利于城南城北排水。
其中19座经过改造
至今仍在使用
展厅内有三件水关涵闸的文物
其中两个桶状物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是明代水系流通中重要的铜涵管和铁涵管,直径都有一米左右。
另一件则是水闸的闸门,由上下两片组成,上片有5个凸起,下片对应位置有5个排水孔,两片铸件合拢时,上片的凸起与下片的排水孔严丝合缝,契合得十分精巧,起控制水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呈现水闸的作用,博物馆在展现水闸文物的同时,利用透明柱状物架在闸门上下片之间,让游客可以清晰地看见凸起和排水孔,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水闸沟通控水的作用,让人们感受到明代制作技艺的精妙高超。
伴随着多媒体设备中3D建模的操作演示,展架上还将会有参照实物仿制的装置,游客在实物上进行互动旋转的同时,多媒体上的涵闸也将随之上下升起,使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受水闸的使用与作用,更好地感悟文物的内涵与意义。
这三组“老朱家”的物品
增添了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分量与光彩
生动地讲述了
明朝南京城的那些事儿
让我们期待
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开馆
内容来源
南京城墙
原标题:《揭秘!南京城墙博物馆里,有这些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