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在当今盛世,古玩收藏是继众多投资项目之后被人们广泛热议的项目之一,而在收藏当中又以瓷器、字画居多,但还有一门类被人们渐渐的忽略,那就是佛像藏品,而在佛像当中又以铜制品为上乘。目前大家所能见到的老铜佛像,大部分为出土器且多为南北朝时期的佛造像。传世品相对较少,因为历史上经历了几次铜制品的“浩劫”,存世不多的基本上都是隋唐以后的,明清时期的占多数。
在清代早期的北京地区,民间铜器的作坊有大局六处,铜铺子四百余座。其中以生产铸造佛像为主的私营作坊,基本都聚集在安定门外,到了晚晴民国时期还有十多家。
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关于古代铸佛像中有记述:“铸仙佛铜像,作铸模的方法与朝钟同,但钟鼎不可由几部分接合,而铜像则可由几部分接合铸造,故浇注时力省事。但接模之法,要求很高。”
这大概可以了解到宋、辽、金、元及明代时期的铸大型铜钟与仙佛像的方法。就是用泥作模骨(内芯模),用石灰、三合土制成,不使有丝毫裂隙。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涂抹在上面约数寸厚。油、蜡配方是牛油占十分之八,黄蜡(蜂蜡)占十分之二,夏天不操作,因为油不凝结。油蜡涂固后,在上面雕刻造型、纹饰、铭文,细心操作。然后将捣碎并筛过的绝细土与炭粉调和成泥,逐层涂在油蜡上数寸,使外模里外彻底干实,在外面用火力熔化其中油蜡,油蜡从铸模下部内外模交合的孔隙中溶流净尽。则内外模间的中空部分,就是以后铸出佛像形状的地方。流出一斤油蜡所空出的部分,可灌注十斤铜。
塑铸模时用十斤油蜡,便要准备一百斤铜,模中油蜡溶流尽,就该熔铜。佛像较大的在地坑中铸,在铸模四周筑熔炉,并在四周用泥作槽道,槽道上与熔炉出口相接,槽道下端向低倾斜以便与钟鼎浇铜口相接,槽道两旁用烧红炭火围起来保温。炉内铜水溶化时,打开出铜水口的塞子,铜液像流水一样沿槽道向下注入模内,便铸成千斤钟与仙佛像。从这之中可知所用泥范做芯与芯料为三合土,为我们鉴定古佛内壁面及残留物,提供了可靠依据。
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民国时期出现在真器上翻模仿制青铜器,但做造型复杂的佛像现象还是极少的,只做些简单造型的佛具器皿等物。其大致方法是用极细的澄浆泥经充分捣柔,擀成泥片,将泥片分块贴做外范,模内逐层填入略潮的三合土与拌了细砂的潮黄土或土红色翻砂专用土,边向内填边用木杵夯实,填满夯实,呈内芯型,脱去外范模后,将内芯削去一层,所削厚度即是铸造时铜水流入器壁厚度。这种方法如仿商周器,而所铸佛像、法器的表面必须要精细打磨平光,精刻衣饰文道后,再经过火镀金处理。
这种用泥范在真器上翻范,鉴定的难点是要掌握泥料阴干时的收缩量。泥料中适量的参入细砂、草筋、毛发、纸浆等,但范体干后的阴模面还会有缩变裂隙,采用食油调拌土粉子将其填补抹平修光后合范再铸。老北京古铜张派传人在民国时已开始采用石膏翻制器物模具,但是石膏范模耐温低,不能直接铸铜,是将砖块打碎磨成砖粉,砖粉与石膏对半调拌翻模,增加范模的耐高温性。这样在原器上翻出的范模可直接铸铜水,但铸出器表较粗,纹饰必须重新錾刻加工,这种铸器表面虽经打磨但还是有坑凹打磨不到的铸痕,且呈麻面状,并有小砂眼,所以表面均要再打磨加工,纹饰重新錾刻。这类器物易鉴别,除以上特征外,这类器物边沿多见铸口错位,打磨后的错位台痕明显,表面打磨划痕较多,而浮雕饰件镂空处的周边范线,多为铜水流挤得连片状。
而锤揲法是明清时期制铜佛、法器工艺的一种,又称打制铜器。这种悠久的传统工艺在打制铜佛造像、法器方面较为多见,其主要是采用钢板分片、分件打制后焊成一体的。比如一个铜佛,将佛身前后分为两片,佛座、臂膀、手掌等各部位分体做,开始先用炮锤在铅砣的凹处轻打出主体前胸与后背初型,反复退火后在砧子上继续打到位。其形状变化要用专用打锤,如乒锤打、拢、杀、收,也就是凹处要收,底部要杀,如有浮雕纹,垫在铅砧上敲出,而后扣在松香胶板上錾刻细纹。两片完成后,拼对中缝,将其烧焊成一体,再将手臂、头、冠、飘带等单独打制好,与主体烧焊成全身。佛身与佛座可烧焊,也可以用(钣金活)咬扣压边,铆固成整体。现见仿制品有仿法门寺出土鎏金捧真身菩萨像,即晋南民间用此法制作后在法门寺等地旅游商店出售。
而现代仿制古佛像的方法,基本为失蜡法铸型。前面提到民国以前的拔蜡、剥蜡法制的古铜佛,均为一个造像器型,仅铸一件。至于现代的失蜡法,一件器型只要翻出模具,便可铸出无限件。如果是内外硅橡胶模,采用注胎法造蜡型,纹饰较细,器壁与原器厚薄相似,而石膏模涮胎法制蜡型,胎型厚薄不一,内壁有流痕,细纹较为模糊,完全失去原器物纹饰的精细程度。脱模后的蜡型还要修型,由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一,大多数是将纹道修清楚了,但纹道已修得面目全非,原作神韵已被修得全无。佛像的手、足、飘带、背光及法器等附件是热蜡烫接的,接的不一样,难与原器媲美。现代仿品从蜡型就与古代原佛像相差甚远,接下来再铸造,与古铸器会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