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工艺百年经典,南王北张之泥人王

导读

年1月9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名单中,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黄陂泥塑”再次入选国家级命名。你可曾知道,享誉古今的黄陂泥塑,最早成名于清代的“泥人王”王煜、王胤父子,他们的代表作即是塑造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闻名海内外。不久前出版的《无陂不成镇》文化卷(裴高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有专题介绍,说:“此乃‘泥人王’的最早源头。”

裴高才在归元古刹采风

自清末以来,黄陂农民泥塑创下了制作归元寺五百罗汉塑像与“红色经典”两大纪录。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清道光三十年(年),归元寺拟建罗汉堂而招聘塑师,黄陂泥塑艺人王煜、王胤父子又先后到宝通寺、龙华寺、栖贤寺、灵隐寺、兴国寺、七方寺、黄龙寺、头陀寺、寒溪寺等地,揣摩高僧大德的行动坐卧,进行加工提炼,历时九个寒暑,创造而成五百罗汉塑像。

王氏父子塑造的归元寺罗汉塑像一角

这五百罗汉的塑造,在工艺上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渐沾巾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粉。它的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

“上有宝光(成都),下有西园(苏州),北有碧云(北京),中有归元(武汉)。”在九州大地只有这四座寺院的五百罗汉堂才称得上佛家的至宝、艺术的精华。而归元寺的罗汉更以形象生动、神采飞扬、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到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灿烂。

裴高才走进泥人王村

当代的“泥人王”则包含人名、村名与馆名三层含义。第一层含意是行政村与自然村名。即王煜、王胤父子的祖居地,现国家5A旅游景区——武汉木兰云雾山景区所辖的村落——泥人王村。

泥人王村曾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笔者刚刚编写的国家标准词条《泥人王自然村》,收入即将出版的《湖北地名故事》。指出,该村原名道(稻)场王,后为纪念王氏父子改为现名。

当代“泥人王”王启新(左)向裴高才介绍泥塑工艺品-傅炯业摄

第二层含意是指从当地走出的,集发明家、策划师和工艺师于一身的泥塑工艺传承人王启新,以及他创办的泥人王泥塑工艺公司。他利用泥塑工艺烧制低温陶母模、翻新制作软模,将泥塑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

王启新的最大特色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相继创下了40多项泥塑工艺国家专利,并全部转化成畅销产品。他先后研发了系列泥塑艺术品、装饰材料、欧式家具、环保工艺品等,徒弟遍布全国大江南北,产品行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左起“泥人王”泥塑传承人王启新于挂牌后的泥塑馆

第三是指“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泥人王”黄陂泥塑工艺馆。年起,木兰云雾山风景区开始举办“黄陂泥塑文化风情节”。以李家集街文化站为代表的诸多文化站开辟了泥塑陈列活动室;以泡桐二中、前川二小、前川五小为代表的中小学广泛开展泥塑兴趣第二课堂,自编泥塑乡土教材,传承泥塑文化。年经考核合格,将泥塑馆列为“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年正式挂牌。

本文作者与王启新相识的机缘是邓小平南巡之后,应深圳一家杂志之约,采写他由“泥塑王”华丽转身为“哥特王”之时。接着,在“长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系统介绍了他传承与开新。最近一次见到王启新,则是受武汉社科联的委托,为云雾山的“泥塑馆”授予“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匾牌。

黄陂泥塑的第二次辉煌——

书画家冯今松催生的“红色经典”

冯今松在其作品《荷塘月色》前留影

那是年,刚刚由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调任湖北美工队副队长的冯今松教授,兼任湖北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全省的美术创作,并向全国美展推荐作品。

年仲秋,冯今松与美工队画家陈立言合计,选派湖北艺术学院雕塑专业老师前往黄陂木兰山下的铁矢墩,以“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名义体验生活。并以师徒形式培训了农民泥塑人员。冯今松见大家下乡收获不小,决定进一步因势利导。

鉴于黄陂王氏父子为归元寺塑造的五百罗汉经历了两次洪水的浸泡,仍完好地保存下来。眼光独到的冯今松,从“黄陂的泥菩萨能过江”中得到启示,他根据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大胆决定改变思路,指导基层创作。即利用现实革命题材,让泥塑作品由庙堂走进陈列馆,以此抢救传统泥塑工艺。

为此,冯亲自深入黄陂农村作调查研究,拜民间艺人为师,随后会同黄陂文化馆馆长曹家顺,于年10月底在黄陂县文化馆,举办了首批农民泥塑训练班。

农民泥塑学员结业后回到各自的社队,马上动手创作。这支农民泥塑创作队伍,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创作,以家史、村史、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故事等为创作内容,用肩挑、手提“泥塑担”的形式,将小泥人送至村头田边巡回展出,所到之处群众争先观看。一时间,泥塑活动普及到全县的泡桐店、李家集、罗汉寺、姚家集、长轩岭、长堰、王家河、鲁台、横店、五岭11个公社,36个大队;泥塑作者人。全县各个生产大队即行政村,相继出现了《泥塑担》《泥塑篮》《泥塑陈列室》等不同形式的泥塑创作和展览方式。

年,当冯今松在湖北省美术作品(草图)观摩展上,看到黄陂选送的两件农民泥塑小稿后,他十分自信地对大家说:“黄陂农民泥塑一定能推陈出新!”果然,同年黄陂农民就有60件泥塑作品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湖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泥塑担》新闻纪录片,在全国播放。

裴高才在黄陂二中解读“孝义”

与此同时,冯今松联合专业院校,会同黄陂县在基础较好的“泥塑之乡”李集与泡桐,于李家集公社(今李家集街道)李集中学(今黄陂二中校园)开办农民骨干泥塑工艺“提高班”——“社来社去试点班”。试点班于年5月开班,招雕塑、美术青年农民学员30名,学制一年。学员学习期间,一批创意精美、造型夸张、充满泥土气息的作品诞生了。

接下来,黄陂泥塑首先在全省打响了名号:湖北省委书记韩宁夫率全省各县县委书记、省文化局长带领各县文化局长先后参观黄陂农民泥塑;《湖北日报》发表了长篇调查报告,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到黄陂拍摄了《泥塑新花》和年29号《新闻简报》,湖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纪录片《山花烂漫》;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陂农民泥塑》与《湖北黄陂农民泥塑选》。

泥塑传人易厚庆(左)和他的作品《我们村里的饲养员》

年夏天,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专程前来泡桐参观农民泥塑。他看了后异常兴奋,临时提出要求给她塑头像,当时公社党委宣传委员陈继光以非常紧张的表情,点名易厚庆给他塑头像。胸有成竹的易厚庆满口应承,他一边陪同艾黎参观泥塑,一边前后左右观看艾黎的面部,经过仔细端详,手托泥坯揉捏,认真塑像。刚开始塑时,艾黎看了一下手表,参观完后易所塑头像基本完成,艾黎又看了一下手表就伸出四个指头说:“Fortyminutes!”在场的翻译立即说,艾黎老人讲这尊塑像共花了四十分钟。翻译话音刚落,艾黎又伸出大拇指连声称道:“OK,OK!”

易厚庆自孩提时代爱好美术、泥塑与木工等,在老前辈艺人易长情、易宜洲和兄长们的影响下,开始年从事泥塑创作。年春,他雕塑的两件颇具乡土气息的泥塑作品轰动了三乡四邻。

右起萧汉萍、王文、付永祥等考察云雾山泥塑工艺馆

集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路易艾黎老人,回去后成为黄陂泥塑的义务“形象代言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海内外推介。同时,冯今松也向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华君武等推荐,希望让黄陂农民泥塑在全国巡展。

当华君武看了湖北送审的“木兰从军”草图后,兴奋不已,他力邀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著名雕塑家刘开渠一起,亲临黄陂参观指导,并当场拍板,将黄陂农民泥塑作为特色典型在全国巡展。年10月,黄陂选送的件农民泥塑作品与重庆工人雕塑一起,在武汉展览馆参展,反响不错。

艺术家傅中望(右)与作家傅炯业

年8月10日,黄陂泥塑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友人观看后,给予高度赞赏。年底,文化部在成都召开了黄陂农民泥塑与重庆工人雕塑现场会。华君武笑称,这是“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颗‘工农联盟号’原子弹”。

当年的农民泥塑作者陈育村、项金国、陈德新、李三汉、傅中望、许幺玉、李艳娥等,现都已成为中央美院、湖北美院、广州美院、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建筑设计院专家、教授、院长;王启新、江厚文、易厚庆、彭发生、王水金等都已成为百万、千万、亿万元资产泥塑商人。如今,李集云雾山的黄陂泥塑工艺馆继续把黄陂泥塑推向新的辉煌。

泥塑传人彭发生和他的作品《雨夜擒敌》

年,以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湖北省美院雕塑系主任项金国为首的一批黄陂老农民泥塑骨干又将黄陂农民泥塑引进国家高雅殿堂。让易厚庆、彭发生、梅俊先、王水金等一批黄陂老农民泥塑再次走进美术馆,现场展示他们高超的技艺和感人作品的风采,反响强烈。黄陂泥塑已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武汉市黄陂区先后成立了黄陂泥人协会、泥塑协会以及李家集、泡桐泥塑艺人联谊会等,先后有近百名匠人加入。这些匠人用自己的技艺与匠心表达着黄陂民间精神的发展、延续和传承。

(引自《无陂不成镇》文化卷)

链接:《无陂不成镇》人物卷之“王启新”——

“哥特王”开启生态旅游之门

集企业家、发明家、策划师和工艺师于一身的王启新,华丽转身旅游业,一举成为国家级5A景区——武汉木兰云雾山的掌门人。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

“泥人王”变身“哥特王”

初见王启新,他黑黝的脸庞,给人以憨厚的感觉;但他那双深邃而炯炯有神的明眸,又给人以充满睿智的印象。王启新出生于“泥塑之乡”——武汉市黄陂区泡桐店陡坡王农家,自幼耳濡目染,对泥塑产生了偏好。

“泥人王”王启新到台湾拜访胡秋原

年少时,他常到当地泥塑老艺人那里去唠家常,反复揣摩归元寺先贤、五百罗汉的塑师王煜父子的制作技艺。高中毕业后,他从“百艺好藏身”中得到启示,决心要把泥塑工艺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对了,就往甘肃去,既可出去闯市场,还可瞻仰一下莫高窟的泥塑艺术!于是,他挑着货郎担行走天下,一边博采众长,一边根据顾客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塑品,研发出数千种符合市场需要的畅销产品。他尤其擅长利用泥塑工艺烧制低温陶母模、翻新制作软模,将泥塑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相继创下了40多项国家专利,并全部转化成畅销产品。他先后研发了系列泥塑艺术品、装饰材料、欧式家具、环保工艺品等,徒弟也遍布全国,产品行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代中后期,他继研制生产的圣诞系列泥塑作品出口创汇之后,又把泥塑工艺用于装饰材料,用泥塑做模坯,加入时尚、文化内涵等元素,成功地开发出多个系列产品。继而,他用同样的原理开发出欧式家具和外装构件,亦成功推向市场。他旗下的哥特公司,创造性地将中华文化精髓与欧洲建筑艺术文化完美结合,积极参与城市改造的“形象工程”。从武汉徐东欧式花园、湖北省交通厅、省农业厅办公楼欧装改造,到松海苑小区、铁四院住宅小区、木兰湖中天山庄、湖北三五醇酒店、北京的珠江帝景、天津火车站、水果湖欧式一条街等处的欧装工程,集中体现了哥特房屋时装的艺术特色。

杜鹃笑对“5A”开

十几年前,已经在商场功成名就的王启新响应故乡的召唤,华丽转身开发木兰云雾山旅游业。云雾山原名矿山,是一片天然禀赋优异的山川,但起初的旅游设施却是一片空白。为此,他通过考察海内外的著名景区之后,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以游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准绳,以文化为内核,以山水为依托发展理念,首先重点把云雾山打造成全国最大的“花果山”:四季鲜花怒放,旺季花样百出,淡季异放奇香。

右起张萍、王启新、裴高才、王文、王琏杰云雾山聚首

在景点设计上,王启新坚持“勤动脑而不拍脑、借他山之石而不乱开山石、多栽花而不挖草”的原则,请来国内最好的景区策划规划机构谨慎规划、精心设计,寓景于山,寓景于林,寓景于水,寓景于花。力图将景区描绘十年不过时、百年不落后的旅游景观。就这样,一个个强调差异和区隔的景点集群被设计并建造起来了。接下来,他通过聘请文化名人将云雾山数千年来积淀下来古朴醇厚的民间文化挖掘整理出来了,为景区插上了文化的翅膀;他邀请民歌高手和民间舞蹈名人上山,将云雾山打造成编排民俗歌舞的天然基地;他成功策划在海内外寻找“花仙子”,五大洲的世界小姐纷至沓来……

这样一来,云雾山不仅打造起了梦幻般的美景,还留住了本土的根文化与乡愁。自年4月3日武汉木兰云雾山景区盛大开园,到年被授予国家5A景区,仅仅花了不到五年时间。

人间四月天,云雾山看杜鹃。王启新的第一个大手笔就是主办云雾山杜鹃节,迄今已经连续办了八届。经过几年的打造,云雾山的群芳观览区现已成为全国驰名的“花果山”:春有杜鹃,夏有玫瑰,秋有紫薇,冬有茶花。意大利首位外侨加勋爵士万子美来此后,不禁诗兴大发吟咏一律《云雾山杜鹃》,声播海内外。诗云:

裴高才赏云雾山品种杜鹃

“云雾杜鹃映日红,叠紫堆赤闹春风。霞飞彩舞未炫贵,蜂围蝶绕不露荣。山花土种任评说,楼台亭阁自从容。蓄芳一年迎春到,笑对酷暑与严冬。”

同时,我常常邀请台湾同行到此采风,还写下了一篇文化散文《四月天里说“杜鹃”》,经上海《文汇报》“笔会”发表后,引来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探幽。

文化源头活水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区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个人流如潮的景点,云雾山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称之为景区“灵魂”——景区文化,而“见有所感、闻有所得”,则是景区文化内涵的最直接体现方式。

裴高才丙申春节敬录意大利加勋爵士万公子美先生作《题云雾山杜鹃》

“我就是要让游客来到云雾山,迈不动脚,走不动路。”王启新谈起景区文化建设时如是说。

云雾山景区分作群芳观览区、宗教文化区、生态景观区、恐龙科普区、猕猴互动区等多个板块,每个板块均具有其特色文化。比如,杜鹃花、杜鹃鸟与杜鹃诗的杜鹃文化,玫瑰花与启蒙于斯的“玫瑰诗人”彭邦桢的“诗歌之乡”,佛道合一与木兰文化传承,黄陂民俗与农民泥塑的“红色经典”文化等魅力四射,让游客目不暇接。

一般的景区,往往是季节性的,有淡季与旺季之分。而王启新立意高远,风格时尚,将云雾山打造成一年四季均有景可赏,使其成为全国一绝的“花卉观赏基地”。从景区山路一直到山顶,经过周密规划后,形成四季有花可赏的巨大景观带:既有杜鹃花海、玫瑰花园、金银花园等百花园区,又有中部最大的紫薇花观赏带,并有楼台亭榭各种造型。同时,结合中医文化中的自然疗法,首倡花疗,让游客在花中游,在花中休闲,在花中享受闲情逸致,让上班族在花海中彻底放松,洗涤亚健康,吸收正能量,将花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在全国的景区中,极为罕见。

《无陂不成镇》全二册书影

作为武汉“火炉”旁的后花园,云雾山的夏天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冰雕馆和室外水上乐园。这里不仅建造了房车营地、帐篷营地、野营营地、自行车营地,而且还打造成垂钓基地、汽车越野基地、登山探险基地和花疗基地。同时,王启新通过对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进行针对性地梳理和完善,突出了人性化,将云雾山景区打造成适合个人游玩、情侣浪漫、家庭度假和单位集体出游的风胜名景;通过对软硬件和公共设施的大量投入,将云雾山景区打造成集会议、拓展、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通过对中华传统医学经典文化的挖掘,结合云雾山独特的地形地势和动植物资源,将景区打造成森林吸氧、美食、养生、健身、养老的健康谷。此外,云雾山风景区还有绿谷、溪谷、花谷、恐龙谷、婚谷,以及野山、野水、野花、野果、野菜、野鱼、野营与野炊等。

这里的恐龙园的景观,更显王启新的非凡气魄和眼光独具。恐龙园采用了现代最新的声光电技术,每一条恐龙都制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仅为景区增添了新鲜的玩点,丰富了游客游乐内容,还填补了中部旅游产品的空缺。这个项目的推出,立即受到了社会和游客的广泛赞誉。

武汉社科联全委会委员裴高才一行向云雾山泥塑馆授牌

擅长打节庆牌、融合中华情结,则是王启新又一新招。他通过在景区举办选美活动、相亲节、时装节和夏季狂欢节等,把云雾山景区打造成时尚浪漫之地,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常年来,这里的节庆活动平均每周至少一次,多的时候一周有好几次。节庆活动最为游客称道,也为云雾山赢得了声誉。

云雾山景区是如何拓展湖北以外的市场?王启新的做法是:利用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来营销。河北、山西、京津地区乃至遥远的东北,他把地理上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吸引力。云雾山上芳草萋萋之时,上述地方往往是冰天雪地;云雾山花开之日,上述地区的树草还在冒绿芽。谁不向往绿色,谁不喜欢繁花似锦?王启新把美丽的现场花开盛况做成PPT,在这些地方进行演播,当地旅行社高兴得不得了,说云雾山帮他们找到了新路子,帮他们走出了淡季,成为合作双赢的伙伴。如今,景区内可以经常看到来自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等地的旅游大巴。

王启新常说,他喜欢与文化人交朋友。我们期待他不断开辟文化旅游的新天地。(王凤霞、邱文周等参与采写)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