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台山上菩萨顶的故事

菩萨顶,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位于五台山的灵鹫峰上。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主要就住宿于菩萨顶。

它是五台山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五台山菩萨顶

从菩萨顶大照壁沿级石台阶步步登高,就把世上种烦恼踩在脚下了。牌楼中门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烁烁放光。登上级台阶,过华丽牌楼,又有一段石阶连接山门。此段石阶与所有寺院中见到的都不同,垂带石夹着的石阶,中间铺设斜面御路,雕有九龙吸水图案。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与北京故宫铺设没有两样。

曾踏菩萨顶

年春,陈毅从延安赴河北西柏坡,途中路过五台山,作诗道:

“本不游五台,迂道时日紧,至今有余欢,曾踏菩萨顶。”

寺内大雄宝殿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大殿四周有石雕迥廊环绕,内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三佛。中国藏传佛教的大活佛班禅大师朝拜五台山时曾在这里讲经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活佛於年参拜五台山时,也曾在菩萨顶寺大雄宝殿讲经说法。

这里还藏有一部珍贵版本的《甘珠尔大藏经》。

“真容院”的故事

菩萨顶历史悠久,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代曾多次重修。宋景德年间,真宗敕建,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永乐年间,真容院“敕改建大文殊寺”。明朝以后至今,一直沿称“大文殊寺”(又称“菩萨顶”)。明永乐以后,遂成为五台山格鲁派寺庙之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家建筑才能覆盖黄琉璃瓦。菩萨顶就覆盖黄琉璃瓦,可见其地位之高。

菩萨顶有另一个名字叫“真容院”,这个称谓还有一段故事:

相传寺建成时,有一名叫安生的塑工不招而来,并请求建寺的高僧讲述文殊菩萨的真容。高僧说:“佛法无边,大圣德像我又怎么说得清呢?”于是他们共同祈求菩萨显身,七天后,忽于云际显现文殊菩萨金像,逐图模塑成佛真容像,因此而称“真容院“。

大铜锅的故事

从中院西角门出来,沿着石阶下去,西边有重新修缮过的禅房,其对过的院落,便是菩萨顶后院。院子很宽旷,南房里面放着声名远播的大铜锅。

其中最大的铜锅铸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年),直径2米,高1.06米;较小的铜锅铸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年),直径为1.70米,高1米。原来这里放着四口铜锅,除了最大的那口铜锅是明代铸造,其余三口铜锅均是清代遗物。

这些锅是过去菩萨顶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腊月举办佛事活动时煮粥用的。关于这口大锅,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有一年,“腊八”就要到了,一个小和尚主动跳到锅里去刷洗多日不用的大铜锅。五台山,由于是“华北屋脊”,气温平时就比较低,何况又是数九寒天的腊月,更是冷得出奇。小和尚刷完大铜锅,却发现锅边上的水都结成了薄冰。锅又深又滑,双手冻得发麻的小和尚使出浑身解数,可就是爬不出来。没办法,他只好大声呼救。有个僧人听到了,便忙来救他。可小和尚抓住那僧人伸下来的一截绳子,却怎么也上不来。没办法,只好找来架木梯,放入锅内,那小和尚踩着梯子才好不容易从锅内爬了上来。

故事虽然有点夸张,但可以想见,这口锅可是有多大了。就因其太大,它成了旧时五台山十景之一。凡来菩萨顶游览的客人,都想来看看它。尽管它放的地方有点偏僻,但前来参观它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偷吃的石狮子

在五台山难以数计的石雕狮子当然都有舌头,惟有在“灵峰胜境”牌楼右侧蹲卧的一座石狮却没有舌头,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菩萨顶时,立这座“灵峰胜境”牌楼时,做饭的和尚每天要做50个人的饭。牌楼竣工后,在雕凿石狮那几天,出现了怪现象:每天三顿饭,吃饭的人不变,下锅的米数也不变,惟有早晨这顿饭,总是不够吃,不是差一点,而是差得多,逼得做饭的和尚不得不做第二次。每天早饭都如此。谁也说不出这是什么原因。有一天,做饭的和尚发现锅台上有兽蹄的爪印,他才恍然大悟:“每天早饭不够吃,是你们干的呀!”第二天一早,做饭的和尚把饭煮好后,自己躲在水缸后偷偷观看,工夫不大,只见两只狮子一前一后走进来,走在前面的那只狮子扒拉开锅盖,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走在后面的那只狮子四下望一眼,也就跟着吃起来,一吃就是半锅。事后,做饭的和尚将见到的情况告诉了管事的老僧。翌日,管事的老僧将一把特制的锐利刀片藏在饭锅里。当狮子将头伸进饭锅里,就听见“嗷”地一声嚎叫,转身就跑,另一只也跟着夺路而逃,可是走在前面的那只狮子的舌头已被刀片割掉了。当天下午,管事的老僧来到“灵峰胜境”牌楼下,看见右侧蹲卧的石狮的舌头没有了,就哈哈地对它说:“原来偷吃饭的就是你呀!”那只石狮子羞羞答答地点点头,承认了偷吃的错误。可是没有多久,这两只狮子还是照样下来偷吃。后来,在一百零八级石阶前面修建一座照壁,才挡住了它们,而那只没有舌头的石狮子,也就一直“饿着肚子”守候到如今。

带箭文殊的故事

在菩萨项大雄宝殿的右侧就是带箭文殊殿。过去,殿内骑狮文殊像右肩的上还带着一支箭。据说还是乾隆皇帝射的。如今肩上的箭没有了,但乾隆皇帝给它的封号“箭文殊”流传至今。

有这样一则趣闻:从前,皇帝从河北石咀过来,到五台山朝山打猎。当时,五台山有个温泉名“沐浴塘”,皇帝到那里沐浴净身后,准备去拜文殊菩萨。他从南台、西台一路拜下来,路过“澡浴池”前,却见池中有男男女女在里面沐浴,甚至有尼姑、和尚也在其中,皇上一看,大怒:“出家人成何体统!”搭箭射之,箭中一位和尚的右肩。

其他人一看,一轰而散,和尚也带箭逃之夭夭。皇帝循着血迹急追,至菩萨顶,不见了和尚。进殿一看,却发现文殊菩萨泥塑像的右肩上插着异物,走近察看,正是他刚才所射之箭,还在滴着血,皇帝大惊,恍然大悟:“文殊幻像!射汝,吾之错也!”遂敕封该殿为“带箭文殊殿”,并下令:五台山从此不许任何人打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