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仁龙镜头下的天龙山石窟

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m.39.net/nk/a_8923448.html

流失海外一百年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一亮相春晚就引起热议。该佛首年被盗,是归国的第件文物。

年3月,日本人外村太治郎拍摄的天龙山第8窟。

回归的佛首。

天龙山第16窟、17窟的前景。

天龙山第1窟天井的飞天,关野贞摄影。

其实,不光日本人外村太治郎,瑞典人喜仁龙也拍摄了不少关于天龙山的影像:

天龙山石窟寺位于山西首府太原县西南10英里。太原旧称晋阳,是北齐建立者文宣帝的家乡。虽然北齐都城在河南北部的邺城,皇族也居住在那里,但太原在北齐时期地位仍非常重要。据地方志记载,当时,太原建造了许多寺庙和雕塑,比如以巨型石佛和燃灯石塔而著称的龙山童子寺、附近有北齐皇帝夏宫的仙岩寺。关野贞教授曾在《国华》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记述太原县及周边的雕塑作品,并重点讨论了天龙山的一些石窟雕塑。《太原县志》中有这些雕塑的完整信息:

“天龙寺在县西南三十里,王所西都,北齐皇建元年建。内有石室二十四龛,石佛像四尊。及隋开皇间,碑刻石室铭。寺东一里余,凿壁为池,有天龙庙,刘继元光运二年修,有李宣碑记,见集文。金天会二年废,元至正二年重建,洪武二十四年并仙岩寺入焉,正德初僧净深重修,僧道永又建阁,高四丈余,以庇石佛像,嘉靖二十五年又于西岩凿石洞三龛,以避虏患。”

这是地方志中有关天龙山石窟的全部历史信息。不幸的是,从石窟内现存的题

记中却几乎收集不到什么重要信息。两个早期石窟(2号窟和3号窟)中间的大石碑已被移走,只剩下顶部。8号窟入口处的大石碑因年代久远,再加上被水严重侵蚀,碑面上的字模糊难辨,年代可能是开皇四年,这与《太原县志》记载的一致,石窟内的雕塑也具有隋朝雕塑的特征。石窟的墙上还能阅读的题记,年代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但只是重新捐赠者或者游客留下的记录。从地方志中仅有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寺庙和石窟中的作品始建于北齐时期,隋朝时持续建造,直到最终完成,不同洞窟中的雕塑风格可以证实这一点。从这些雕塑中,我们发现了三个连续的演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北齐时期,第二阶段是隋朝时期,第三阶段是唐朝时期。因此,对这些雕塑的讨论要在这三个时期进行。本章我们只讨论第一阶段北齐时期的作品,除此之外,还会介绍天龙山石窟的总体信息。

石窟位于一座高而陡峭的山上,该山有两个山峰。东边的山峰有八个洞窟,上

面还有一排小洞窟,里面的雕塑装饰现在已经完全剥落。西边的山峰上有九个洞窟,或多或少还保留着一些雕塑。此外,往西更远一些的地方还有四个已被填埋的荒废的洞窟。

我们的研究基本限于第17号窟,其中有很多重要雕塑,有一些保存完好,其他多多少少受到时间流逝的影响和水的侵蚀,或者遭到人为毁坏。天龙山的石料是一种软质砂岩,不太耐磨。一些雕塑部分已经被水侵蚀,但是这里缺少头部或手臂的雕像却没有龙门石窟那么多。后来,到天龙山偷盗雕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上方的小洞窟中,那里的雕像总体上看起来是独立的;在大洞窟中,偷盗者开始砍去雕塑的手臂和头部。年10月,我到此参观的时候,在隋朝的大洞窟(8号窟)中发现了新近破坏的痕迹和实施破坏的工具。截至年2月,我已经在各种私人收藏中见过六件出自这里的单独的雕像(图中包含其中一些)。我相信随着天龙山石窟名气的提升,这一数字还会增长。

根据上面的阶段划分,1~3号窟(在东边的山上)以及10号和16号窟(在西边的山上)会在北齐雕塑中讲述,8号窟雕塑列入隋朝部分,其余划入唐朝部分。

东京的田中(S.Tanaka)先生最近出版了一本图册,其中有很多天龙山雕塑

的图片;他还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这些雕塑,发表在《佛学杂志》(Bukky-GakuZasshi)第3卷第4期。图册中的一些雕塑我们的图录没有包括,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大量重复同一个石窟中的相似作品。另外,本书中的一些图片在日本的出版物中也没有。我们的目标不是完整地展示天龙山雕塑(在当前的出版框架下是不可能的),而是展示不同风格的有特点的佳作。重要洞窟的图注中,会顺便介绍雕塑的位置以及该洞窟的特点。

天龙山石窟平面图。根据《佛学杂志》绘制,比例接近。

从南面看天龙山的全貌。两个陡峭的山坡上,主要的洞窟被山谷分开。

天龙山8号窟。东峰第一窟(参见此前对天龙山的介绍)。这是天龙山最大的洞窟,长约14.5英尺,宽约14英尺。洞窟前方有一门廊,旁边是两根圆柱,其中一根柱子已经损坏,柱子上方是斗拱雕刻。门廊东侧有一座石碑,上面保留了部分题记,年代为开皇四年(公元年),可能是8号窟的开凿时间。拱形入口两侧各有一力士,手持金刚杵(高7英尺多)。两侧门框是两根圆柱,柱头是凤凰,柱底是坐狮。

窟门东侧力士侧面。前文中的石碑两侧各有一力士,图中体积稍小的便是其中之一。

中央塔柱北面佛龛。方形窟室,中央塔柱(长宽各约6英尺)四面各有一佛龛,龛内有一坐佛两胁侍像。三面内壁上也装饰着佛龛,里面有很多造像,但只保存下来一部分。图片中是中央塔柱北面的佛龛,龛上装饰着流苏帷幕。龛内,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两侧分别是阿难和迦叶两弟子。造像的彩绘方法与前文石窟中的造像相同,即造像涂成黄色,背光和边框饰带涂成棕色。

中央塔柱东面佛龛。龛内佛像结跏趺坐于祭台样式的基座上。

中央塔柱西面佛龛。龛内佛像结跏趺坐于莲座上,结禅定印,旁边有两比丘。

8号窟东北角。图中比丘和菩萨位于两面内壁上的佛龛两侧。主像保存不佳,所处无法拍照。两侧造像同样因年代久远、受水侵蚀,部分缺损。

8号窟东壁局部。图中比丘和菩萨位于东壁倾圮的佛龛和入口所在的南壁之间。造像丰满粗短,头部较大,几乎独立于内壁。菩萨头戴宝冠,衣裙飘逸。比丘身穿右袒式袈裟,衣纹绵长曲折。这两件造像相比窟内其他造像保存得较好。

1号窟。入口是由两根方柱撑起的平拱,柱子顶端是莲花,上面坐着两只凤凰。有飞檐,许多斗拱支撑着屋顶,结构形式为仿木建筑。

1号窟。洞内有些泥土,因此三面石壁上壁龛里的佛像只能看到一部分。图片展示的是东壁壁龛,里面有一尊大坐佛,旁边是两尊菩萨立像。壁龛两旁的柱子上嵌着莲座,两条像蛇一样的龙盘在一起,形成拱形,龙头靠在莲花上。

2号窟。呈正方形,每边长约8英尺。南壁入口处为平拱,两边各有一个僧侣打扮、手持香炉的老人,供养人在墙角附近。其余三面壁上有略呈弧形的平壁龛,每个里面都有一尊坐佛,壁龛外还有两尊菩萨。这些雕像都涂成了黄色,背光和龛框涂成红褐色。顶部是平拱,中间是一块正方形,旁边有四块长斜方形,装饰着浅浮雕的飞天和莲花,现在涂成白色,分隔线是深棕色。底端饰有一行花朵,下面有一条横饰带,装饰着小坐佛。图片所示的是北壁的主像:一尊佛结跏趺坐在方形底座上,衣服下垂,形成衣褶。右手缺失,之前可能施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壁龛边上有华盖和帷幔。壁龛外有浅浮雕的两尊菩萨。

2号窟。西壁的壁龛中有一尊佛坐在方凳上,下面是莲座。佛像被涂成黄

色,叶形背光涂成棕色。龛楣两端是龙头。

2号窟。上图中佛像左侧的菩萨立像,叶形头光符合观音造像的特征。涂色方法与佛像相同。

2号窟。顶部。中间装饰着一朵大莲花,旁边是手中持钵的飞天,角上也是莲花。边缘涂成深色,里面涂成白色。

3号窟。洞内呈方形,和2号窟大小差不多,装饰方法也相同,只是壁龛稍宽一些,里面有坐佛和菩萨立像。壁龛旁边是浅浮雕的信徒和祭祀者,门旁还有供养人。和2号窟一样,这些雕像被涂成黄色,顶部也分为五个部分,中间是正方形,旁边是四个长方形,上面涂了白色石膏,因此装饰的花朵和飞

天不太清晰。

图片所展示的是完整的北壁。中间的宽壁龛旁边是方柱,上面坐着两只凤凰,支撑起平拱。佛像和2号窟的主像很相似。两尊菩萨站在莲座上,侧身朝向主佛。龛柱外面站着两个僧侣打扮的老人,有头光,手中拿着形似香炉的东西。所有的造像都涂成了黄色,墙是白色,边框等其他部分涂成深色。

号窟。上图北壁群像中的主像。

3号窟。西壁。壁龛中也是一尊佛和两尊菩萨,但是佛的姿势不同。他的脚放在莲座上,姿势像弥勒。衣褶的风格比北壁群像更自然。

3号窟。西壁立于佛左侧的菩萨,无首。壁龛外的老人梳着高发髻,双手合十,似在跪拜。

3号窟。西北角处一个信徒和一个手持香炉、僧侣打扮的老人。

3号窟。东壁的供养人像,靠近南边。上层的人看起来像王子,他坐在华盖下,坐具为四脚台,手持权杖或是僧侣的用具,有头光。下层的两个人身穿世俗衣服,一人手持莲花,另一人手持香炉。

3号窟。顶部一块斜方形区域,装饰着一个手持小钵的飞天,两角有莲花。

10号窟。洞窟入口两侧各有一方柱一戴冠力士,柱子上装饰着莲花。图片所展示的是入口的一侧,另一侧由于岩石陡峭无法拍照。外边的这些造像不像里面的造像那样被修复过,因此十分重要。

10号窟。窟内为长方形,长约13英尺,宽约12英尺。南壁入口为拱形,窟

门两旁各有一个拿着三叉戟的力士。其余三壁上的壁龛很大,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北壁壁龛中是两尊坐佛(可能是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西壁和东壁的壁龛里各有一坐佛、两比丘、两菩萨。这个洞窟内的造像保存状况很差,受到了严重侵蚀,而且有重新修补泥层和涂色的痕迹。

图片中是西壁主壁龛,两旁是相同的方柱,装饰着一圈莲花瓣,顶端是凤凰,和我们在前两个洞窟里看到的一样。佛结跏趺坐,施无畏印,其右侧是一比丘、一菩萨,左侧相对应的造像已经完全毁坏。洞窟内有一些泥土。

10号窟。东壁壁龛里有一尊菩萨(可能是弥勒菩萨),交脚而坐。旁边有僵

直站立的两比丘、两菩萨,已重新上色。

10号窟。西南角的力士,靠着三叉戟,站在入口旁,已重新上色。这个窟内的造像似乎比1~3号窟的年代晚一些,但是衣褶依然是北齐时期的风格,从

窟外两个保存完好的力士可以看出来。

16号窟外。位于一陡坡顶端,台阶均已损坏,只能靠梯子爬上去。正面看起来像10号窟。前部有两根方柱,撑起走廊顶上的一排斗拱。入口两侧各有一力士,身穿浅黄色衣服。拱形走廊柱子的顶端是凤凰。

16号窟。窟内接近正方形,长约10英尺,宽约9英尺。顶部几乎是平的,装

饰着围绕一朵大莲花演奏音乐的四个飞天。北壁、东壁和西壁上均有宽而深的壁龛,每个里面都有一坐佛、两比丘和两菩萨,壁龛外还有两菩萨。壁龛前面的基座上都装饰着演奏音乐的童子,但是现在所剩无几。入口处内侧没有任何雕刻装饰,但是有小幅的供养人画像,他们大多数双手合十而立。这些画像在墙的下端,白底红色,上方则是红底黑色。顶部飞起的伎乐(刻成浅浮雕)涂成了浅绿色、红褐色以及黑色,随着时间流逝,颜色逐渐发生了变化。最初的装饰大部分是火焰纹和枝叶纹,在一些头光和龛楣上还能看到。

这幅图展示的是北壁壁龛。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在祭台样式的底座上,施无畏印。两旁是弟子阿难和迦叶,还有站在莲座上的两尊菩萨。壁龛两边是方柱,上面是常见的龙形龛楣。上方是宽枝叶纹,带有彩色装饰。壁龛前的基座上装饰着小造像,现在几乎全被破坏了。

16号窟。东壁壁龛里的造像和北壁相似,但是龛楣两端不是龙头,而是站在莲花上的凤凰。主佛的头光涂有颜色,背景的云纹比其他壁龛里的更清晰。

16号窟。西壁的壁龛里有一尊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在双层莲座上,施无畏印,头上有大头光,边缘装饰着枝叶纹和涡纹。旁边的菩萨站在莲座上,背后有两个弟子。壁龛基座前蹲坐着三个演奏乐器的小人。壁龛外的两个造像已损坏。很明显,此处的风格比1~3号窟和10号窟更成熟,但是装饰和建筑元素与之前的石窟相同。因此我们倾向于把这个窟归入北齐时期,甚至有可能完成于隋朝。

菩萨立像(从正面砍下)。立于莲座上,双手持一葫芦状物体。椭圆形大背光。雕像正面向前,很平,背部贴墙。从材质和风格来看,这件雕塑来自天龙山早期洞窟。红色砂岩。高2英尺1英寸。作者收藏。

比丘头部。来自天龙山。灰色砂岩。高8英寸。作者收藏。

介绍北齐和隋朝雕塑时,我们已经介绍了天龙山石窟寺的一些洞窟,现在还要补充一些唐朝的洞窟。这些窟内没有发现题记,但通过其雕塑风格足以推断出大致的年代。现在仍存有唐朝雕塑的最重要的洞窟是4~7、11~15和17号窟。

4号窟。窟内宽约6英尺8英寸,深约5英尺4英寸。后壁是一佛二比丘,两侧壁各有一坐佛一立菩萨。该图为后壁主要群像。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祭台样式的高基座上,结降魔印。着右袒式袈裟,身光和叶形头光为深色,佛像为浅色。佛像两侧各有一比丘立于莲座上,头部部分损坏。

4号窟。东壁主像,可能是弥勒佛,倚坐于方形基座上,右手原本抬起,现已缺失,左手扶膝。袈裟覆盖部分身体和双腿,薄衣贴体,衣纹繁复。旁边立一菩萨,身形弯曲。造像涂成了白色,头光颜色较深。5号窟仅有一个大佛龛那么大,龛内一坐佛一菩萨,分别位于高基座上,没有拍下照片。

6号窟。窟门两侧各有一高浮雕力士。窟门上方斗拱撑起一过梁。

6号窟。窟室尺寸与4号窟大致相同,宽约5英尺8英寸,深约5英尺2英寸。窟顶略微呈拱形。后壁有一坐佛二胁侍菩萨,损坏严重。东壁一佛二菩萨坐于高莲座上,图为保存较好的一尊菩萨像。造像姿态自如,双腿分开,上身扭转。装饰为华丽的印度风格,肩披帔巾,颈佩璎珞。该造像为天龙山唐朝成熟时期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身体呈白色,身光和头光颜色较深。

7号窟。小石窟,长约4英尺,宽约3英尺6英寸。内有一佛二比丘(头部残缺),两侧壁各一坐菩萨。造像风格与6号窟相似,但品质较差。

9号窟。天龙山东峰的第一个洞窟,无疑是天龙山最大、最重要的洞窟,但近期经过修复后,变得面目全非,索然无味。正面的木结构建筑已开始腐朽。据记载,这里曾有一尊北齐时期的大型石像。明朝正德年间,内官畅英修复了大佛,同时建造了一座三层寺庙保护它,现在的寺庙明显为明朝重建。主要造像均覆泥衣,上有彩绘,最初的造像可能就藏身其中。主佛倚坐在祭台样式的方形基座上,右手结安慰印,高约24英尺。上身和头部因泥衣变得面目全非,不过,腿部衣纹和座旁装饰保留了北齐风格。

9号窟。一组大型造像,分别是十一面观音、骑狮的文殊菩萨和骑象的普贤菩萨,位于同一石窟下面一层。造像粗劣地修补了泥层,某些细节为现代增添,如赶狮子的仆人。造像原本可能雕于唐朝之前,但根据如今的面貌,很难推断出其准确的时间。后壁装饰着许多小佛像,坐于莲座上。

12号窟与13号窟。12号窟位于图片右侧,窟门两侧各有一小塔,塔上龛内有造像。洞窟较小,里面造像的价值也不高。中间的石壁上散落着一些小龛,龛内是坐佛或者立菩萨。13号窟(或者叫龛)位于图片左侧,窟内有一佛坐于莲座上,两侧各侍立一菩萨,有唐朝风格。

14号窟。窟内较大,长约9.5英尺,宽约8英尺,高约9英尺,内壁和造像被水侵蚀严重。后壁有一弥勒佛,倚坐于方形基座上,两侧各有一菩萨,立于大莲座上。佛像下部受侵蚀严重,双手缺失,但上身和头部保存较好,展现出成熟有力的唐朝风格。

14号窟。胁侍菩萨像,位于上图主佛右侧。表面磨损严重,但优雅的姿势和细腻的雕刻仍然清晰可见。和常见的菩萨像一样,周身装饰华美,但没有持任何法物。左侧的菩萨则几乎完全损坏。

14号窟。西壁的一尊菩萨像,呈半跏趺倚坐。左肘近乎扶膝,小臂缺失。上肢略微转动,向左倚靠,展现出身体的柔韧与优美。上身赤裸,颈佩璎珞,右肩垂下两条帔帛,纤薄弯曲。长裙紧贴在腿上,衣纹弯曲,覆盖莲座。

14号窟。菩萨立像,位于上图菩萨右侧。双手原本持有物品,现已缺失,其余部分保存完好。帔巾从肩垂至手臂,委婉流畅,长裙紧贴双腿。菩萨被重新彩绘,样式与窟内其他造像相同。

15号窟。窟门。窟檐已破损,檐下斗拱和浮雕造像近半数已损坏。门两侧各站一力士,形象凶猛,部分受水侵蚀。窟内长约8英尺,宽约7英尺,同样严重受损。仅坐佛旁一胁侍菩萨残躯尚存。

17号窟。该窟和旁边洞窟的位置较高,难以进入,窟口有二力士。窟内形状和尺寸与14号窟相似,宽约7英尺,深约7.5英尺。三面窟壁弯曲,各有一坐佛二菩萨位于低台上。图为后壁造像。主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基座上,右手施无畏印,两侧各有一菩萨,半跏趺倚坐于高莲座上。三尊造像姿态自如,外形饱满,明显受到印度风格的影响。造像表面涂成白色。相比其他洞窟中的雕塑而言,这个洞窟由于难以进入,其中的造像免受损坏,保存较为完好。

17号窟。东壁群像。中间弥勒佛(?)倚坐,施无畏印。下裙紧贴双腿,覆盖方形基座,衣纹疏阔。两侧各有一菩萨立于莲座上,再往外各另有一菩萨,半跏趺倚坐于高基座上,衣裙覆盖坐具。这些造像都全身经过重绘,保存完好。

17号窟。西壁同样是五尊造像。中间主佛结跏趺坐于高莲座上,施无畏印。

两侧各有一菩萨,恭敬地站着。再往外各有一菩萨,半跏趺倚坐于高基座上。造像保存完好,与上图中的造像一样,全部重绘。白色窟壁上可以看到彩绘的头光轮廓,以及头光上的彩绘装饰。

17号窟。上图群像中的一尊菩萨,半跏趺倚坐于高莲座上,足踏莲花。造像保存较完好,仅右手缺失,能代表受印度影响的唐朝造像。为了完整地介绍天龙山雕塑,我们还要补充介绍一下18号窟。该窟位于西侧,距离很远,窟内也有一些唐朝雕塑,只是品质不如17号窟。不幸的是,抵达18号窟之前,我们的胶卷用完了,没有拍下照片,在此只能付之阙如。19和20号窟几乎全毁了。21号窟保留下了几件成熟的唐朝造像,与上文提到的造像类似。

菩萨跪像。双手合十,神情恭敬,跪于高基座上,基座上部为大莲花花萼形状。砂质石灰石。高1英尺10英寸。格伦威尔·温斯罗普收藏,纽约。造像的类型和材质,类似天龙山后期造像。

无首坐佛。结跏趺坐于圆形基座上,双手和头部缺失。着右袒式袈裟,前胸大部分袒露,腿脚完全被遮盖。灰色砂岩。高1英尺8英寸。来自天龙山。

让·拉蒂格(JeanLartigue)收藏,巴黎。

菩萨头像。戴宝冠。由于风化的缘故,造像的特征减弱,迷人的表情变得模糊。宝冠上的植物纹样是典型的唐朝风格。灰色砂岩。高1英尺。来自天龙山。拉加德收藏,巴黎。

——《西洋镜:5-14世纪中国雕塑》《西洋镜:中国早期艺术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