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南北朝迎来佛教在中国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当时的统治阶层普遍信仰佛教,受佞佛之风洗染,佛教在临朐所属的古青州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正光元年()临朐纪年最早的佛教造像——背光式石雕佛菩萨三尊像诞生于此时。之后社会局势动荡,更加速了百姓对佛教的皈依。
北魏正光元年()背光式石雕佛菩萨三尊像
高51厘米、宽31厘米。青绿色滑石质一铺三身像,是明道寺舍利塔地宫所出纪年造像中最早的一件(年)。主尊溜肩、含胸、凸腹,着北魏晚期传统的褒衣博带装,跣足立于长方形台座上。左右胁侍菩萨在主尊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瘦小,帔帛于身后系大蝴蝶结的造型在古青州地区造像中颇为罕见。两胁侍菩萨亦立于长方形台座上,胁侍长裙曳地,足尖露于裙外。该三尊像的莲瓣形背光不见雕饰。
造像背面题有发愿文:大魏正光年十一月辛未朔□/八日□清□亥□宋□敬造像一区/为亡□父……母□劫师僧俱/家□□愿生西方□乐国□值/□□……愿□从心无□/□□□□并同其愿
01
小型造像
早期小型造像以滑石为主,亦有部分石灰石造像,多为一般平民“发愿”所造。这些造像多数雕作于北魏晚期,均具背光,或为单尊或为三尊像,且多带纪年题记。从题记内容与简陋外形可以看出,造像者应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民众。滑石质造像为就地取材雕成,而非外来作品,既是中下层民众所为,说明当时佛教信仰已深入到较为偏远的山区。
北魏普(泰)年(—)背光式石雕佛菩萨三尊像
残高28厘米。该像是明道寺地宫出土佛像中纪铭最早的一件有龙形图纹的造像(-年),青绿色滑石质地。龙由胁侍菩萨所站莲台的正下方向主尊莲台位置靠拢。造像莲瓣形顶部还出现了飞龙与飞天,飞龙虽头部残损,但仍可辨识出飞龙口衔的花草枝蔓在主尊头后所形成的项光,以及主尊身后近似椭圆形的背光。由飞龙口衔的花草枝蔓盘绕而形成项光的构图样式,在古青州等地北魏晚期造像中不乏其例,是北魏晚期造像的特点之一。
背光背面刻有题记5行,仅存25字,铭文为:大魏普……月廿四/日诸县人……妇/妹上为亡父□……家/眷属造石……/□□心□……
02
背光式三尊像
背光式造像即高浮雕造像后依背光,三尊指的是一佛二菩萨的组合形式。北朝时期,在其他地区已出现了较为复杂多变的组合形式,而古青州地区仍以一佛二菩萨为主,而且经东魏北齐的发展,成为古青州地区最具特色的佛像组合形式。
北魏晚期王延造背光式石雕佛菩萨三尊像
高95厘米、宽厘米。这铺石灰石质地造像虽无明确的纪年,但从其特征看,无疑是明道寺造像中年代最早的造像之一。佛与菩萨的面相属典型的秀骨清像式,年代应在北魏晚期,同正光年造像一样,胁侍菩萨与主尊相比显得特别瘦小。该造像的胁侍菩萨独具特色,其站立的身姿略向主尊倾斜,左手臂为扬起状,一改通常所见胁侍菩萨的端庄站姿。值得注意的是,该造像护法的龙在胁侍莲台的正下方,为“Z”形,且龙为五爪。从该造像也可看出明道寺造像在雕刻手法上活泼多变的特点。
03
背光式单尊像
单尊像的菩萨多于佛像。背光式单尊佛像一般刻有较大的尖桃形背光或莲瓣形背光,背光当初应有彩绘,现多已不复存在,个别造像背光上尚有线刻人物画像。背光式菩萨像均为单尊,背后连有很小的椭圆形背光,背光上一般无雕饰。菩萨均为立姿,装饰朴素,雕刻简略,头饰三角形高发髻,面相清瘦,溜肩鼓腹,袒上身着长裙,肩部帔帛下垂于膝间,交叉上扬,搭于肘臂垂于体侧。
北魏永安二年()背光式造像残躯
高41厘米、宽34厘米。这件石灰石质佛像的像躯作宽肩造型,这在北魏晚期是不多见的,而且衣饰显得较轻薄,在崇尚褒衣博带式厚重佛衣的北魏晚期,确实比较显眼,但衣裙下部大幅度外撇的早期特点仍很明显。另在佛像椭圆形背光外还有一线刻菩萨,也极具特点。一般情况下,线刻画像刻在背光背面,正面多为装饰性的花蔓线刻。此线刻菩萨或为代替浮雕的胁侍像,值得研究。佛像所立圆台两侧伏卧两狮。圆台下连长方形台座,台座正面刻有功德施主人名。造像背光背面残留铭文。从造像风格及背部的残留干支铭文“己酉”看,造像年代当在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年)。该造像出现作为护法的狮子,说明北魏晚期明道寺造像中护法题材内容的多样性。
正面长方形座前刻造像者名字:王淙/王继□/….展敬祖/展道袒/展晕宋
造像背面题有发愿文:……年岁□己酉/……七□乙酉清/……骧府统/山□□发大/……一躯又□居/□□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