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意译做:道众生、觉多情、大觉多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多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尚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他日成果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完备、大胆求菩提者。
人间用泥塑、木雕等举办菩萨像的塑造,便是将菩萨的精力形像化,供人忆念、跪拜、爱慕崇仰而仿其行践之道。凡能行菩萨道,开采大智、菩萨大慧、大悲、大愿,具足这样悲智精力的学佛人皆可称为菩萨。
学佛的人欲想试验菩萨愿心,一定先发大愿心,最紧要的有四条,称为四宏誓愿:“众生无际誓愿度,烦闷无穷誓愿断,法门无穷誓愿学,佛道无尚誓愿成。”看来,要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菩萨,并阻挡易。试验六度波罗蜜(波罗蜜为到底义)——周济、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修习。不过,从首先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均可称为菩萨,于是有庸人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
一般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阶位,惟有十二个阶位是至人,那便是从初地到十地,加甲等觉、妙觉。本来,妙觉菩萨便是佛,等觉菩萨是马上成佛的大菩萨。华夏人最熟练的观世音菩萨、大局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大乘典范尤其称扬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普贤菩萨的大行,于是这四大菩萨尤其遭到教徒的崇拜。
我国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五台山被以为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九西岳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称为释教四台甫山。由此能够看出四大菩萨在我国释教徒心目中的紧急身分。
文/释教知识图/传静编纂/传静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