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寺庙观佛礼佛的信众,相信都十分熟悉观音菩萨的音容笑貌;慈悲怜悯的石雕观音菩萨总是一副宝相庄严、双眼低垂、俯橄众生的慈祥之态;温婉含蓄的石雕观音菩萨像不仅让让人感觉内心踏实,也营造出了佛像雕塑的庄严和神圣。众所周知,石雕观音样式丰富多彩,除了有三十三观音样式以外,即使是相同法号的观音菩萨,有时也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外观形态。比如,石雕滴水观音菩萨像就有站像和坐像之分,还可以按不同的底座来区分,甚至可以将石雕观音像按照“睁眼”和“闭眼”来进行区分。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名言也解释了从人物画像或者人物塑像的艺术角度而言,眼睛的形态和眼神的表现都是十分重要的核心任物;更有梁代著名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为我们留下了“画龙点睛”的生动文化。因此,石雕观音像的眼睛表现形式同样也十分重要,人们在朝拜石雕观音菩萨的时候,通常都会通过虔诚地仰望和凝视,来表达对菩萨的敬仰和寄托。石雕观音菩萨“睁眼”或是“闭眼”的形态不仅在视觉表现上不同,而且其象征寓意上也有着微妙的区别。
在佛教艺术中,观音石雕佛像确实有“睁眼”相和“闭眼”相之分,闭眼观音通常呈现为眼睛半闭或者微闭的状态,这种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内观、冥想和专注的气息。在佛教中,闭眼观音的这种形象寓意着内观,即通过内心的专注和冥想来感应一切众生的苦难。观音菩萨以这种形象出现,旨在提醒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