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故称“观世音”。按佛学理论来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过修持、布施、持戒等功德清净后,便能显发种种妙用,包括“六根互用”的高级境界,因此“观音”在佛教中是完全可以理喻的。又据《普门品》所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能解人水火、刀兵、牢狱之灾,甚至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得“福德智慧之男”或“端正有相之女”。经中还说,观世音菩萨能显现各种化身,说法救度众生。如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去救度;如有众生应以罗汉身得度,他就现罗汉身去说法,乃至国王身、宰官身、居士身、长者身、比丘身、比丘尼身等等,随机应化。《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经译出就广为流传,并被单独传抄,称为《观世音经》。
大约在两晋之际,观音信仰就已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到南北朝还出现了一些专门宣扬观世音菩萨灵验感应故事的书籍,如南朝宋刘义庆编的《宣验记》、傅亮编的《观世音应验记》、齐代王琰编的《冥祥记》等等。
观音菩萨像在佛教各种菩萨像中种类最多,这或许与他有各种化身的说法有关。通常,当他作为“西方三圣”之一,与大势至菩萨随侍于阿弥陀佛身边时,观音菩萨此时头戴宝冠,冠上有画阿弥陀佛像。其他形相及衣物装饰则与别的菩萨像没有多大差别。中国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所奉主尊的后面,常有立于大海之中、鳌头之上的观音塑像。这是依据佛经所说,观音菩萨说法道场在南海之中的普陀洛迦山而创作。(中国佛教指认浙江舟山群岛中的原梅岑岛即为普陀山)而且此处的观音菩萨,大多被塑成中国古代仕女的形象。
观音菩萨的性别问题,最初在古印度佛教雕塑和我国早期观音造像中,观世音皆作男性形象,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皆为男身,嘴唇上还长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华严经》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到了普陀洛迦山时“见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大约在南北朝的后期,才出现观音女性形象,其盛行则在唐以后。
有时观音像旁,还塑有一个小小的童子像。童子面向观音善萨,双手合十,此即所谓“童子拜观音”,这是按《华严经·入法界品》著名的“善财五十三参”的故事,其中第二十七位就是观音菩萨的说法而创作的。这种像在中国民间十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