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敦煌悦读先睹为快丨敦煌彩塑纵论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敦煌三书”之《敦煌彩塑纵论》一书,细数敦煌各类“神采具足”的彩塑,从早期南北朝时期的深受异域风格影响的“秀骨清像”,到隋唐以后逐渐珠圆玉润、体态优美的神佛菩萨,对其演变历程、时代特征、题材选取、制作方法等,都作了详尽而透彻的介绍,使读者不仅可以从图片中直观感受敦煌彩塑之美,更能唤起我们内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无比的敬意。

精彩书摘

敦煌彩塑

常书鸿

外来影响和新的创造

两千年前当佛教从印度跨过了葱岭,沿着天山南北两路到达中国内地时,随之而产生的中国佛教艺术,也在新疆和甘肃等与中外交通有关的地区逐渐发展起来。

敦煌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5世纪前后中国佛教艺术在成熟的汉代艺术基础上成长和发展的中心。

莫高窟第窟力士盛唐吴健摄

按照印度石窟艺术的形制,一般是雕刻多于壁画。像阿旃陀、爱罗拉、象岛等处石窟,附在建筑物上的都是在大块岩石上开凿出来的浮雕和圆雕的造像。但作为印度佛教输入的前站——河西走廊和新疆南北两路汉代三十六国的主要地区,如鄯善、于阗、龟兹、焉耆等地,都是沙土和变质的砾岩,根本不可能凿刻石像。因此,艺术匠师们就利用传统的泥塑技术代替了石刻。

一般说来,敦煌彩塑的颜色是用随类赋色的写实方法,依据各时代、各民族的衣饰花纹,富有现实意义和民族特征地表达出来的。

莫高窟第窟菩萨盛唐吴健摄

一方面,敦煌彩塑的造型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来影响。譬如部分早期作品中,还能看出犍陀罗艺术的影响。第窟北魏塑结跏趺坐的佛像,眉、目、嘴角间生动的刻画,使整个红润端正的面部显露出感染力极其浓厚的微笑。这种微笑使人们联想到比佛像修造的年代后多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以微笑著名的杰作《蒙娜丽莎》,但前者的微笑正如汉、魏的陶俑所常见的,似乎含有更恬静的东方民族所常有的朴质而明朗的感情。这个造像从外表形式方面看来,它所受西北印度犍陀罗艺术影响的是佛顶的肉髻、曲线的衣褶、结跏趺的坐式等。犍陀罗地方出土的2-4世纪坐佛造像,是由印度佛教融合了希腊艺术所产生的犍陀罗风格的造像,结构散漫、体态臃肿、表情滞钝,处处都反映了希腊艺术衰退时期的特点。而敦煌第窟坐佛严谨细致神情的刻画,健康饱满的组织结构,仿佛赋予泥土以真实的生命一般。比较起来,读者不难从两者之间辨认出敦煌艺术的民族传统与外来影响的从属关系,也就是中国佛教艺术在演变发展时期新的创造和成就。

从魏到隋,约有年的时间,是敦煌彩塑在新的创造时期的演变和发展。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石窟彩塑如何从魏代“秀骨清像”的典型,经过隋代迈进到唐代珠圆玉润般成熟的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创作阶段。许多盛行在隋代,可能受了5世纪中印度笈多王朝造像风格影响的立佛,代替了晋、魏造像中有犍陀罗风味的结跏趺式的坐佛。但隋代彩塑较印度笈多式石刻,更富有朴素、厚实、恬静、健康的造型特质。而那些北魏早期造像中常见的、以浮塑凸线或凹刻线表现出曹衣出水的衣褶线纹,到了隋代已显得更简练了。隋代开始塑造类似毛织物一般厚重的衣服褶襞,但仍能看出它们与笈多王朝的轻纱透体雕刻作风有一定的联系。从隋代开始,彩塑匠师喜欢在佛像的袈裟上、菩萨的天衣上绘制颜色富丽的、形象生动的花纹。它们使大块平塑的面积增加了丰富的内容,与佛像颜面丰满圆实的造型相对比,更显示出艺术匠师们在精和简、粗和细的节奏调配上的智慧。

莫高窟第窟胁侍菩萨初唐吴健摄

唐代文学艺术创作已发展到非常旺盛的时代,当画师阎立本、吴道子在绘画上大量创作的时候,彩塑名师杨惠之、张爱儿结合了绘画随类赋色的写实经验,进一步向现实的创作方法发展。魏、隋早期敦煌彩塑中所含有的犍陀罗式和笈多式等外来影响,到唐代已被融合在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中而形成了百花怒放的新的创作高潮。这个时期的造像面相温和乐观,胁侍菩萨的体态委婉多姿。唐代造像优美的风格,正反映了这时候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美的追求,把佛、弟子、菩萨、天女、天王、力士等极为有限的形象,灌注了活人的气息和美好的生命力。

题材和创作技术

从4世纪东晋开始,壁画制作的同时,莫高窟出现了彩塑的造像。经过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清等时代的演变和发展,估计现存的多个洞窟中,至少原有身以上的彩塑,但经过千余年的毁损,现在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各时代彩塑身。

这些彩塑从形式来分类,可以分作壁塑、影塑、高塑(相当于西洋的高雕)、圆塑(完全立体塑)等四种。以主题内容来分类,有千佛、飞天、伎乐、龛楣、花饰、建筑物、羽人、夔龙、柱头、佛、比丘、菩萨、天王、力士、地神、狮、象、麒麟、天狗、老君、侍立天神灵官、送子娘娘等20多种。

莫高窟第窟倚坐弥勒像盛唐吴健摄

唐以前除圆塑之外还有壁塑、影塑与高塑三种塑造形式。这些塑像的位置都是布置在中心柱的上端,龛壁半立体的地方,与云冈、龙门石窟中心柱龛壁的浮雕、高浮雕的作风十分接近。唐代没采取浮面的造型,一开始就以完全立体的圆塑造像布置在进深较大的、像小舞台一样的佛龛中或须弥坛上。造像不但凌空,而且可供巡礼者四方观看和鉴赏,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唐代彩塑名家杨惠之塑造了京兆府名演员留杯亭之像在背后也可以认出的一个证据。五代、宋、元、清都是继承了唐代现实主义创作的传统,在不同程度上还形成了时代所特有的风格。

根据莫高窟现有各时代彩塑的材料来分析,魏、隋和唐塑造特大型的彩塑,大都凿刻岩石作为内胎,然后在雕像的表面包糊紫泥装塑。一般造像,是以十字形的木架为头及身段的主要骨架,在这个骨架上包扎了芦苇,大部分塑像的四肢都是用麻绳缚扎得紧紧的。骨架做好后,再用麦草和黄泥捏在芦苇上,到离表面还有一个手指厚的时候,经过晾干,然后再用麻筋和细泥混合的泥膏塑造形体表面较细致的部分,涂上胶质混合垩白的底色,最后再涂绘所需要的各种彩色。

唐代塑像与魏、隋不同的是以芨芨草代替芦苇做骨架。芨芨草是一种沙漠里特有的像麦草一样实心、坚韧的植物。唐代塑像采用草泥与麻泥外,最后还上了一层以芦花及细泥掺和成的蛋壳般厚的表皮,在手足、脸面、身段露出的部分可能还要加油蜡使彩塑呈现软和、光润而有韧性的外表,能经受温度变化,而不致起甲或龟裂。这是敦煌彩塑经过一千数百年长久岁月还能保存得完好的原因。五代、宋彩塑与唐彩塑一般没有什么变化。清代塑像在时代方面距我们比较近,做法与内地庙字神像的塑造有点相似,可能是按照西北现存的民间塑造方法:先上护骨架的粗泥,再上中泥和细泥,完成了粗坯子(草样),经过修整,最后在造像的衣服和皮肤上上色。套装的泥层较厚,所塑造的整个形体轮廓、衣褶和动作、表情,一般已没有唐代彩塑那样细致生动了。

莫高窟第窟禅定像北魏吴健摄

敦煌彩塑大部分是按照以上方法捏塑而成的。我们还发现有其他的塑造方法。

中国在历史上正式记载塑像艺术匠师的姓名,是从4世纪时戴安道开始的。戴安道就是《晋书》上的戴逵,死于公元年。他是个著名的画家,能捏塑、铸铜及制木雕。他结合铸造与捏塑两者的优点,创造了一种用陶胎粗布夹杂泥土的夹纻塑。但这种夹纻塑究竟是什么样子,历史上没有明记,实物也不见。10年前偶然在莫高窟沙土中拾到了一个残破了的用戴逵的方法制造出来的夹纻塑的小佛头。这个从沙土中拾到的佛头残破过甚,又没有证实年代的旁证,很难确定它制作的年代。但实物的形质,可以证明它是用粗布夹杂泥土制成的夹纻塑一类的造像。这说明了敦煌彩塑的制作方法是非常多样的。因此,敦煌彩塑不但在艺术创造上具有高度的价值,而且将是我们研究传统塑造方法的宝库。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雷媛

图丨敦煌研究院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