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雕地藏王菩萨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福建惠

元明清之际,石雕地藏王菩萨十王信仰依旧流行,在元杂剧、明清小说及宝卷等文学载体中可见其痕迹,如元末明初宝卷《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中多处提及石雕地藏王菩萨十殿;明代小说《西游记》第8到12回写唐太宗入冥便受到了地府十殿阎王躬身相迎的待遇;明末清初小说《醒世姻缘》第69回中提及泰安州附近的蒿里山有座大庙,其庙廊便绘有十殿阎王和地狱酷刑,等等。

在此时期,集中阐释地府十王信仰的文本,则当属以十殿地狱情景为主题的劝善类文献《玉历宝钞》,在敦煌写本《佛说十王经》未发现之前,该书被称之为地狱十王说的始祖。《玉历宝钞》以佛教地狱十王为框架,加以道教的外壳,给普通民众描绘了一个杂糅共处的地狱鬼神体系,其中既有民间信仰中的城隍、土地、日夜巡游以及孟婆神,又有本土道教中的玉皇大帝、酆都大帝,也有外来佛教中的石雕地藏王菩萨,还有糅合佛教地狱说、道教阴曹地府说以及民间多元鬼神体系的产物,如十殿阎王、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

可见,《玉历宝钞》所呈现出来的冥界观是融合了自先秦以来的民间信仰、本土道教以及外来佛教等诸多递经变更的冥间观念而成的一个集合体,如此集诸家诸教于一体的明清时期冥界观得以更好地在普通民众中流布传播,发挥劝人为善,稳定社会的功能,这与儒释道三家宣扬的理论是一致的。

明清之际,阎罗王审判入冥之事的本职工作逐渐被忽略,取而代之的则是部分俗世官员的写照:阴险狡诈、贪赃枉法、不明事理,这种变化当与该时期社会氛围息息相关。自此,阎罗王并不光辉的形象逐渐形成,即便在现今社会依旧存在诸多对阎罗王的说辞,如俗语有言“阎王好请,小鬼难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