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腿的石狮子
济世英才旷世雄,黎民远客谒南钟——这首诗写的就是南京的中山陵。在中山陵内,旅游景点众多,但小编今天说的是一对著名的石狮子,它们从年就开始忠心地守在陵内,如今已经过去了近百年,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其中一只石狮子的腿竟是残缺不全的。为何没有“能工巧匠”对其进行修复?原因讲出来,还非常、非常特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它是紫金山南麓中山风景区内的重要景观。作为一处名人陵寝,中山陵包括其附属陵寝建筑群,面积一度达到了8万平方米左右,其历史地位之高,文化之盛,可以说一时无两。换句更接地气的话来说:中山陵就是到南京市旅游的打卡之地。
为何中山陵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还得从它的修建时间讲起:中山陵始建于年春,至年方才建成,前后共用了约4年的时间。中山陵前方临近平川,背后坐拥青嶂,所有的建筑群都是依据山势走向而设,堪称华夏近代历史中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该陵内的主要建筑有很多,包括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以及墓室等,在年时,中山陵成为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年时获得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
去过中山陵旅游的朋友们都知道,在陵园的内部有一对石狮子,它们就位于中山陵的第七层台阶之上,远远望去,这对狮子的造型逼真,麟毛飞扬,狮目圆睁,透露着无比的霸气,那一双箕张的巨口中,似乎正在发出震人心魄的吼声。可以说,兽中之王的威严,在这对石狮子身上,得到极好的诠释和体现。
可是走近观看,却会发现很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对狮子的身上,居然有着多处的残缺。公狮子的脚趾部分,已经被人敲断;麟毛处也被截断了一截;本来独立的尾巴更是剩下了尾椎,其背上、眼睛、下巴、也有用水泥粘接的痕迹。母狮子的状况看起来更惨,那只凌空抬起来的右腿,竟然被生生地切断,百兽之王的“凄惨”真的令人心中萌生痛感。
此时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中山陵内的这对石狮子,为何会有如此“惨”状呢?它们究竟是遭到了谁的“荼毒”?当地工作人员给出了两种推断:石狮子遭到破坏,并不是自然毁损,而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而破坏狮子的凶手又是谁?这自然让人联想起民国时期,军阀争斗,连绵不尽的战火;还有日军侵华时期,硝烟滚滚的炮声。
很显然,这对石狮子,走过了那段狰狞的岁月,最后落得满身伤痕,众多叹息的话语,最后凝聚成了一个声音:修复它们,让它们重新焕发昔日的神采。
二、修复的过程
新中国,就要有新风采,新时代,就要有新面貌。中山陵内被破坏的石狮子,其实早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毕竟在恢宏、庞大、肃穆、安详的陵园之内,两只残缺的石狮子与周边和谐的景色,显得极为格格不入。为了能够保护陵区石雕类的文化遗产,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文物修复专家们对这对石狮子进行了“断肢再生”。
狮子的爪部细节还好处理,因为这只受伤的母狮旁边,就有一只爪部完整的公狮子,按照公狮子的爪部,具体复原母狮子缺失的部位,这个难不倒中山陵负责维修的工匠们。
可是一个“拦路虎”却悄悄地出现在维修工人面前,他们找不到与狮身石材一样的胚料。碍于修复材料的限制,当时只能采用灰绿色的颜料,加入水泥中进行“异质”材料的修补。
可是水泥修复法的局限性很大,首先:水泥本身呈碱性,容易损坏原本的石质材料。接下来,不管修补的水泥颜色调得与石狮子多么一致,可是几年后,经过风吹日晒,水泥中掺杂的颜料褪色,修补处就会变得十分突兀,说句通俗的话,就是更难看。陵园的管理人员面对游客的指指点点,埋怨斥责,他们经过开会研究,觉得残缺也是一种美,与其画蛇添足,倒不如顺其自然,就将修补的“假肢”敲掉,并暂时放弃了对石狮子残缺部位的复原。
但寻找石狮子的产地,找到原始胚料石,对其“残缺”处进行“同质”材料的修补的工作,却在暗中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中山陵是近代建筑,再加上几代管理者的努力,故此,修建中山陵的档案很是齐全,可是一查档案,这对石狮子的胚料石产地,却是空白。而雕刻者却找到了,他就是福建省著名雕刻店“蒋源成号”的第三代传人蒋文子。
蒋文子是崇武五峰人,极其擅长惠安青石雕。光绪年间,蒋文子曾经参加颐和园的修建,并雕刻了镂花石鼓椅及圆桌,被工部大臣誉为“石雕之冠”。
这对石狮子,便是他的杰作。关于这对狮子的雕刻以及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蒋文子亲自出手,用惠安青石,雕刻了这对石狮子;第二种说法就是:这对狮子是蒋文子为京城一座王府雕刻的,随着清朝灭亡,民国的兴起,王府的主人家境败落,为了生活,这位落魄的王爷,就将这对石狮子卖给了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将军,宋将军再将其转手献给了中山陵,并被安放在第七台阶上,石狮子就成了一对镇陵的宝贝。
文物修复专家们在中山陵原始的档案中,找不到关于石狮子石料产地的资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遗憾,而管理资料的老主任,曾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些丢失的档案资料,原本是存在的,有可能是在解放战争后期,由败退的蒋军带到了台岛地区。还有一种可能,原始资料因为保存不当,焚毁丢失,毕竟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关于石狮子的“祖籍”资料。
“蒋源成号”虽然不再,但蒋氏的后人还在,而蒋氏取青石的矿坑也在,中山陵的工作人员手拿石狮子的照片,来到了福建惠安县,他们找到了蒋氏的后人,蒋氏的后人看罢照片,也是一个劲地摇头,因为蒋文子生前,并没有留下多少关于这对石狮子的“只言片语”。
中山陵的工作人员不甘心,他们又在蒋氏的后人带领下,探访了惠安县几座废弃的矿坑,还有三座正在开采的青石矿。可是这些矿坑中不缺青石,却没有中山陵石狮子同色的花岗岩。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山陵灰绿色的花岗岩,并不是取自惠安县?
三、几种“靠谱”的推断
中山陵的工作人员心中带着疑问,来到了惠安县的采矿局,他们一说情况,采矿局的领导非常重视,便召集局内的“精兵强将”开了一场“诸葛亮”会。
在这次寻找石狮子胚料采石矿坑的“诸葛亮”会上,几位对惠安县花岗岩石料非常了解的老专家,不仅拿来了采矿局档案室的全部资料,而且还给中山陵的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石料”课。
从古代开始,石狮子的雕刻技艺就已经非常成熟,雕刻石狮子选材也同样五花八门。石狮子的主要材质包括:汉白玉、花岗岩、晚霞红、青石等等。现今汉白玉石狮非常普遍,可是在皇权社会,汉白玉是皇室专用石料,平民百姓一旦使用,便有僭越之嫌,是杀头的大罪。
晚霞红属于大理石的一种,其颜色犹如晚霞一般鲜艳,故此得名。只是晚霞红石材产量很少,属于奇缺型石材,因而制作一对晚霞红石狮子,其价格也定然不菲。
花岗岩材质较为坚硬,并且石质具有耐腐蚀、耐风化,密度高等特点,价格也较为亲民,是雕刻石狮子最常见的石材。
青石属于一种青灰色石材,代表着庄严肃穆,该材质的石狮子一般用于佛教,对应佛门中文殊菩萨坐骑“青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石材。
中山陵中被破坏的石狮子,其材质应该是究竟是什么?答曰:应该是一种灰绿花岗岩,这种花岗岩,非常好雕刻,属于石刻中的上佳材料。翻遍了惠安县采矿局的档案,三皇五帝到如今,也没有开采这种灰绿花岗岩石矿的记载。
中山陵的工作人员带着失落的心情,回到了南京后,他们主动与全国各地有名的石匠,石雕大厂,以及出产花岗岩石料的矿山进行联系,可是“不鼓舞人心”的是,根据反馈上来的消息,他们也是没有见过这种灰绿花岗岩。
年,曾经上演过多部悬疑电影,可是最后狡猾的罪犯,都被警探们找到了,南京石狮子的坯料,应该没有罪犯狡猾,中山陵的工作人员找了近百年,为何就找不到呢?
南京的修复专家,并没有停止努力的脚步,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修复石狮子,就遍请石雕名家,建材界的大腕,请他们献计献策,这些名家经过现场勘查,最后给出了这样三个比较“靠谱”的结论:
1、这种灰绿花岗岩之所以少见,它有可能是一种人造石料。在清末民初之时,能雕刻得起石狮子的,非富即贵,故此,匠人有可能用人造石料,充当天然石料赚取高额利润,为了怕被雇主追责,故此,他们对这种“造假”行为,一定是讳莫如深的。如果这对石狮子,用得是人造石料,这个造假的人,绝对是一位顶尖的高手,不晓得其造假的手段,想要复原石材几乎是不可能的。
2、中山陵内石狮子的胚料如果是天然形成,绝对是一种极为稀少的石料。该种石料基本上属于蝎子粑粑——独一份,加上人为过度开采,这才让其彻底绝迹,而后人再难寻其踪迹。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只有祈祷了,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某一处石料矿坑,在无意之间,还会开采出与这对石狮子同色的石料,到时候,就真的是这对受伤狮子的“福音”了。
3、最后一种推测是,如果国内找不到这种灰绿花岗岩,会不会是这种石料是国外进口的?要知道当时的权贵,也是非常任性的,他们不惜高价,通过远洋的船只,购买来特殊的石料,然后请高手在王府门外,雕成一对“堂皇”的石狮子,这也是非常牛气的事儿。故此,想要找到与中山陵石狮子相同的胚料,应该走出国门,放眼世界。
至于上面的三种推测是否合理,还需要文物专家们通过各种证据来夯实,小编也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等到这对石狮子被“完美”修复的消息,因为它们不仅是中山陵的守陵狮,但同时,它们也是华夏民族的瑰宝啊。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