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段(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佛说:须菩提!以上所说能做法布施的人,所得福德,不可估量,你意下如何?但有一点,你们不要有这样的认为,认为如来说法布施,就以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当度众生。”须菩提!你们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是何缘故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从表面上看,如来讲经说法,是在度众生,而实际上是无有众生得如来度。
这里说的“我当度众生”是什么意思呢?“我”指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是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摩耶夫人在回娘家拘利族天臂国途中,于蓝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从此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
释迦牟尼从小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恼,认识到婆罗门教不能解决生死问题,为了寻求不死的真理,毅然舍弃了贵不可言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最先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跟随“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林中单独修苦行6年。
最后认识到一味地苦行反而会产生执着,使心性更迷,不能得真解脱,于是接受了牧羊女的乳供,转而到伽耶菩提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大彻大悟,即身成佛,时年30岁。
释迦成佛后,先在波罗奈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说法,此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传教的僧团,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先后受到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的皈依、在舍卫城又受到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弟子很多,常随佛学的有人,佛实际年龄为79岁时于拘尸那迦城双树林中入般涅槃。
释迦牟尼成佛后讲经说法共历时49年,天台宗智顗大师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即化仪四教与教法浅深之化法四教,归纳为五时八教,现分别简述于下:
1、华严时:此时期是如来成道之初,想用最究竟法度众生,于是为大菩萨说《华严经》,此经属大乘,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所以首先谈的就是无量无边多的法界,讲明一一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於海印、现刹土於毫端;然而小乘学者,智慧浅薄,如聋如哑,莫能理解,于是转说方便法。
2、阿含时:这个时期,由于众生根性不一,利根者少、钝根者多,难以普及大乘教义,于是佛审时度势,用方便法,讲《阿含经》,说四谛十二因缘法等,接引二乘人,度其先出离三界火宅。
3、方等时:这个时期,佛既说小乘,更演说维摩、楞伽等大乘经,让二乘行者自己比较,择优汰劣,弃小乘而慕大乘。
4、般若时:这个时期,小乘行者虽回心向大乘,然其执着小涅槃之情结还未完全泯灭,为坚定其回小向大的信心,故此,佛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广谈般若空慧,讲《大般若经》,导入实相觉海,《金刚经》就是在这个时期讲的。
5、法华涅槃时:这个时期,佛见小乘钝根众生,机渐纯熟,故说《法华经》、《涅槃经》,以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称性而谈,令一切众生,尽能成佛。这是佛陀五时说教的次第与当机的差别。而八教分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之为八教,化仪四教即:
一、顿教:是佛专为大乘利根菩萨直说大法,不谈小乘,直接说华严、法华等顿入教法。
二、渐教:渐即渐次,是佛应大小乘钝根众生解说阿含、方等、般若等渐进的教法。
三、秘密:佛具有不可思议智慧及神通之力,能使大众於同会中听法,所闻各异,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隐秘赴机,而使其各得利益。
四、不定教:佛具有不可思议智慧及神通之力,能使大众於同会中听法,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但各自所得利益却是不一定的。此四教为化仪四教;而化法四教则是指如来教化众生的方法及教理、即:
一、藏教:藏即含藏之义,指由经律论各含藏一切文理,令众生由此证入道果,是佛於阿含时所说的三藏教,通常称为小乘或声闻乘。
二、通教:是佛对大小乘根机所说的共通教法,钝根者闻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闻之,便可通入别圆二教,此教通常称为二乘或缘觉乘。
三、别教:是佛专为菩萨人所说的教法,有别於前面的藏、通二教与后面的圆教,通常称为大乘或菩萨乘。
四、圆教:圆是圆满无缺、圆满无漏的意思,是佛对最上利根菩萨所说的法,如《华严经》、《法华经》等,是直下成佛之法,通常称为一乘或最上乘。
从上可见,释迦佛成道后的49年里,都在讲经传法,普度众生,而佛却叫须菩提不要有“如来当度众生”的想法,明明佛在度众生,却又说众生不是如来度的,还不要须菩提有如来度众生的想法,这是什么意思呢?
佛说:实在是没有众生是如来度的,因为众生本来就在自己的如来藏里,如来只是将众生本来就在如来藏里的这个道理告诉众生,众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自性自度,而不是如来度。如果有众生是如来度的,如来就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旦有了这四相,如来就成了众生,而不是如来了,不是如来了,哪里还有一个“如来当度众生”呢?
佛说:须菩提!如来说:所谓有我者,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我,我只是无明所生的幻有,正是这个幻有,使众生失去了永生不灭的真我,如果执此幻有为我,就会在生死中轮回不休。而凡夫之人不明此理,以为有我。这都是因为如来见实相、凡夫见假相;实相无我、假相有我;实相即涅槃、假相即生死。
佛说:须菩提!其实所谓的凡夫,如来说也不是凡夫,因为凡夫在自己清净无染的如来藏里,只有自在,没有凡夫,如果非要说有凡夫,也只是个并无实义的名称而已,是名凡夫。凡夫指的是忘失真我的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与凡夫的区别在于对事物的认识,佛看的是事物的本质、而凡夫看的是事物的现象。这种认识的深浅因人而异,表现在:佛看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众生都是菩萨、辟支佛看众生都是辟支佛、罗汉看众生都是罗汉,虽有差异,但他们看的都是事物的本质;而凡夫看人是人、看物是物、看什么是什么,看的都是现象。这些是圣人与凡夫在认识上的区别,如果凡夫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凡夫就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