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山门的隆兴寺,民间极为罕见的戒坛,人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寺院占地面积平方米,占地面积是相当大的,有大大小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说起隆兴寺,隆兴寺的来历也不简单,据记载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在隋文帝开皇六年(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在唐代改称隆兴寺。听着来历是不是特别惊讶,有这几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据说这里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作为爱好旅游的你,不值得去看看吗?隆兴寺主要建筑分布于一条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和弥陀殿等。在寺院围墙外东北角,有一座龙泉井亭。在寺院东侧的地方,有方丈院、雨花堂、香性斋,是隆兴寺的附属建筑,这些建筑主要是给住持和尚与僧徒们居住的地方,如果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建议也去观赏一下,看一看这里曾经僧人的生活起居,也是很不错的。说到隆兴寺肯定不能错过戒坛了,听到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就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先从外观来看,这里的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的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上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都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索命,这也是寓意这僧人不能破戒吧,所以说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再来看看内部,内部就相当讲究了,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也就是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这种布局风范在中国也不多见。因为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另外,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戒坛是佛教僧徒们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不是所有寺院都有资格建设戒坛的,一些规模较小的寺院是不能建设戒坛的。其次就是大悲阁了,大悲阁应该是人人皆知吧,凡是去过寺庙的都应该见到过,但是你有可能没有见过这里的大悲阁了,作为隆兴寺的主体建设,规模也是非常大的。坐落在隆兴寺的中轴线後部,阁高就有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无比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目前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最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而且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其次就是无门寺了,说到无门寺,有可能你会想到没有门的寺庙,不满你说,其实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但是真正了解了以后,才知道,原来隆兴寺没有山门,前面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筑天王殿,单檐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筑,中有圆拱形大门,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兼有山门作用。所以称作为无门寺。隆兴寺最为热闹的时候,当然是春节庙会的时候,每年这个时候隆兴寺内举行的帝王礼佛盛典,再次出现在你们的眼前,礼拜大佛的盛大场景。另外就是,隆兴寺大悲阁前的佛乐吹奏表演,大悲阁东侧撞响吉祥钟,万民祈福祉活动,都是非常壮观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9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