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源于印度,渐而流传到亚洲广大区域,成为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佛教传播的同时,佛像艺术也随之传播到喜马拉雅地区,融合进入喜马拉雅文化艺术,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与时代特征。
本期为佛教艺术与喜马拉雅艺术爱好者带来喜马拉雅风格造像四尊,感受这种艺术的魅力。
13-14世纪(元)西藏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坐像
通高:31.5cm
宝冠佛的出现与佛教密宗盛行的时代大致相同,即公元6至7世纪,宝冠佛是一种佛装与菩萨装的混合形式,为法相上的特例,它的出现是佛教三身说理论成熟的标志之一。根据佛教的三身说理论,佛有法身、报身和应身三种变化身,佛教怛特罗思想出现以后,该理论进一步与本初佛的思想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神系结构,即世界的本源是本初佛,由他而生五方佛,五方佛转生五方菩萨,五方菩萨是世界的实际创造者,由他们而生世间佛,包括释迦牟尼在内。宝冠佛这种形式的造像正是释迦牟尼佛与法身佛五方佛、报身佛五方菩萨一脉相承关系的体现。另一方面,随着佛教的密教化,以及佛教神格体系的逐步完善,金铜佛造像开始追求奢华的装饰,这也是宝冠佛逐渐流行的原因。随着藏传佛教的逐步发展成熟,这一类型的造像制作也逐步变多,并且在元代达到第一个高峰,此尊便是这一高峰时期稍晚的一件精美作品。
释迦牟尼头戴三叶宝冠、耳饰宝珰、身着右袒式袈裟,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金刚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已佚),此种形象即被称为“宝冠佛”。佛陀微含的目光、壮硕有力的肌肉线条是其最为突出的艺术表现,整件作品映射出庄严、静穆的气质。五官刻画准确,童子脸,带着少年的风采。弯眉长目,沉静的双目半开俯视,面相祥和庄严。身著袒右袈裟,薄衣贴体,其边缘饰双连珠文绦带,袈裟上有菱形格纹,表示百衲衣的外形。白毫镶嵌绿松石,这是尼泊尔地区惯用的装饰手法。身材壮硕,胸臂浑圆结实,挺拔伟岸。此像整体尺寸高大,比例匀称,造型端庄,铜胎结实厚重,鎏金淳明,金光灿烂,堪称佛教造像中之精品。
13世纪铜不空成就佛像
高:48.5cm
东方不动如来(Aksobhya),又称金刚不动佛、阿閦佛,是东方妙喜世界的教主,为藏传佛教金刚界五智如来中的东方如来。
造像头戴花冠,结高发髻,顶饰火焰状宝珠。冠叶高大,期间有粗铜线横向相连。耳上饰两朵小花,宝缯呈U形自然上扬,这种装饰风格受到了同期尼泊尔造像艺术的影响,但整体样式已产生了艺术性变化。面相削瘦,额部宽广,下颚稍尖。身材清瘦,圆形帔帛形似身光,两根铜线与身体相连,尾端飘垂于体侧,此种样式在13-15世纪十分流行。下身着裙,薄透贴体,裙缘纹饰錾刻精美。佩饰耳珰、项圈、以及双环式项链、手镯、臂钏和脚镯,胸前和手臂有花形饰物。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与愿印,跏趺端坐。束腰式梯形仰覆莲座上沿饰精密的联珠纹,下沿联珠颗粒较大,形制略方,为早期西藏西部地区造像特色之一。莲瓣饱满,光素无纹,对称分布,排列规整,铜色细润,铸工精湛,为同期艺术之代表作。
18世纪铜错金银嵌紫铜无量寿坐像
高:16cm
13世纪红铜错银释迦牟尼坐像
通高:19.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