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云冈最早的双窟

云冈最早的双窟,连着第六窟,在94年建德木架子后面。开凿于孝文帝初任皇帝时期,当时一切朝政大权均握在冯太后手中,二人并称为二圣,冯太后笃信佛教,开凿双窟应与冯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关系。云冈石窟常现二佛并坐佛龛,折射冯太后和孝文帝二圣共理国政事实。年7月,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云冈石窟第7窟鲜卑装人物头像,由美籍华人王纯杰夫妇护送回国,并捐赠山西博物院。这是王纯杰夫妇第二次向山西博物院捐赠文物。看点:七窟:南壁拱门上方长方形龛内云冈六美人(菩萨?云冈石窟最先出现的供养人形象?),窟顶仿木构平棋藻井装饰精美,24对飞天围绕盛开的莲花飘然曼舞。清代曾悬挂“西来第一山”大匾。八窟:最漂亮石拱门雕,三头八臂体现密教外来文化,以及露齿菩萨,都是石窟雕刻艺术珍品。第九~十三窟俗称“五华洞,因后世施泥彩绘而异常绚丽,这组洞窟造于北魏孝文帝时代。汉风浓,中国化、民族化。(后来看过重庆大足石刻,深刻体会到佛教最后彻底本土化的民俗样貌,很有趣)因为赶时间,后面都没能仔细看。第九、十窟:双窟,前后室。汉式殿堂布局。窟门仿中国传统无殿式建筑。两侧对称布龛,中西合璧,装饰味浓。四壁造像取材《法华经》团莲飞天、八夜叉……后室北壁主像释迦牟尼,东西两壁各一胁侍菩萨,造像原貌已失。毗卢佛洞。连通前后室的过梁式大门,一字型平直门楣雕刻华丽。门楣上方双龙盘绕须弥山峰,上下紧密排列山峰、树木、鸟兽。须弥山两侧守护神分擎日月(阿修罗天单腿盘坐,多头多臂)。后室南壁主像弥勒佛。高浮雕莲花是云冈石窟装饰纹样精品。其余诸如清代低端修补的壁画造像等原貌已失。公元年-年。从五华洞西行,经云冈西谷,到西区东侧第一窟,与第十五窟和昙曜五窟连为一体。平面长方形,前后室,渗水侵蚀风化严重。南壁及部分窟顶旧已塌,仅东四面千佛柱残存。其余三根立柱为年修复。洞窟面积小而珍贵。两壁下层方形龛内保存完好,左维摩诘像,右文殊菩萨像,正中右手托钵左手提莲立菩萨造型,表现《维摩诘经》故事。前面华丽丽的五彩洞是后世贴金泥彩后效果,十四窟是原汁原味北魏风格,不要忽视。公元年-年。云冈石窟群中最特殊窟形,平面长方形,高十米,窟顶鲜花枝条呈对角线,中心四个三角形格内雕双龙,南侧较清晰。窟内地面千佛造像和水生浮雕画为主。小坐佛千佛一面。是云冈石窟内雕刻千佛像最多洞窟,俗称千佛洞。第16窟-20窟。昙耀亲自主持开凿。开阔宏伟,主佛高大,气势奇伟,北魏早期。五窟主佛形象是北魏五位皇帝,从16到20: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未继位、文成帝(对应五方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和中央毗卢遮那佛)。面相圆润、深目高鼻、眉眼细长、肩宽体壮、右袒或通肩服装西方味道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9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