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跋履那就是青州的微笑人民资讯

关爱儿童白癜风患者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82991.html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徐冰

这一次,就是奔着“青州的微笑”去的。两年前的第一次青州之行,原打算看完青州古城再去看“青州的微笑”,可一场开始淅沥淅沥后来哗啦哗啦的雨,彻底打乱了计划。

这一次倒是没有碰上雨,但时维七月、序属盛夏,整个青州头顶一片白花花,稍微走两步就大汗淋漓。好在“青州的微笑”是在室内,室内嘛,当然有空调。

“青州的微笑”就是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龙兴寺造像。年10月的一个清晨,益都师范正在扩建操场,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几位工人吃惊地发现,挖出的土中露出了几段石人的残肢断臂。就此,一个湮没已久的宝藏得见天日。

现在站在青州云门山顶,能够清楚地看到西北方向一片浩大的红色庙宇,那是新建的龙兴寺。据青州博物馆藏北齐武平四年(年)《临淮王像碑》载:龙兴寺为“正东之甲寺”。龙兴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唐宋。后因战火频仍、朝代更迭,寺院日渐荒芜。明洪武年间,青州府征地建齐王府,寺院地上建筑荡然无存,龙兴寺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很长一段时间,许多青州本地人都不知有这座寺院。

而时隔年后那一天清晨的偶然发现,不仅复兴了一座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寺,也将一抹摄人的微笑,再次注入东方的心魄。

那个学校的操场工地,正是消失已久的龙兴寺遗址。考古人员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窖藏坑,坑内有规律地埋藏着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时期的各类佛造像余尊。

龙兴寺佛造像一经发现,立刻引起巨大轰动,在当年,该项考古被就评为“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另外,它还被评为“中国20世纪项考古大发现”,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佛教考古史上的奇迹”,被认为“改写了东方艺术史及世界美术史”,它还与西安兵马俑、四川三星堆青铜器一起,成为中国文物对外三大专题展览。

如此之多荣誉加身,根本无需我再鹦鹉学舌复述一遍造像的巨大价值。对我这样的外行来说,实际上也真说不清楚这些造像到底好在哪里,它的伟大意义又究竟是什么。可龙兴寺佛造像有一点就是让人服气:即便凡胎肉眼,也能看出那抹微笑与众不同。

说起来,国内的佛造像我也看过不少了,他们大都也有一丝微笑挂在嘴角。微笑并不是龙兴寺佛造像独步天下的大杀器。不过大多数常见的佛造像给人的印象是,他们的庄严宝相完全盖过了嘴角的微笑。比如卢舍那大佛,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同样以神秘的微笑著称。可来到她面前,人们恐怕立刻就被震撼得五体投地,哪里还顾得上仔细看看大佛是否在微笑。云冈石窟的大佛,比卢舍那大佛笑得更明显一些,但同样更多让人扑通拜倒忘了其他。

龙兴寺佛造像给人的感觉就明显不同。

比如这尊雕刻于东魏年间的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菩萨的笑容典雅端庄,有明显的神秘,却无丝毫拒斥。在她面前,你甚至都感觉不到距离感。她更像一位邻家大姐,矜持娴静,让人亲近、安心。

这尊菩萨像经常被引用,作为“青州的微笑”的标志性笑容,诠释着可意会难言传的东方之美。

与很多著名的佛造像相比,龙兴寺佛造像在体量上都不算大,与常人的身高体态更为相近。我猜测可能正因这一点,拉近了与凡人的距离。当人们站在他们面前,少了个头相差巨大所产生的压迫感以及渺小、惭愧、惶恐,多了一点凡夫俗子的自信。于是,他们才能以常人的心态走近那些佛造像,用凡人的眼光端详那些笑脸,竟然发现,龙兴寺佛造像的微笑,居然与他们凡人的微笑很像。

比如这三尊造像,看上去简直就像邻家大妈。

三位“大妈”慈眉善目,满脸福态。她们那笑容,分明是看到儿孙绕膝、家庭和睦、鸡鸭院子里四处跑的心满意足。看到这三尊菩萨像时我就想,这样心平气和的大妈,不可能去跳广场舞的。

再如这尊贴金彩绘思惟菩萨像,雕刻于北齐年间。菩萨的微笑含蓄而没有刻意掩饰,更好似内心的自然流露。菩萨虽在半跏趺坐,却让人感觉不到板起脸孔的庄而重之,而是气韵生动、活泼有趣,仿佛打坐时忽然想起了什么,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尊思惟菩萨像,我感觉是龙兴寺佛造像中最为人格化的。参观的时候我甚至想凑上去问一句:菩萨想起什么好事了?

在青州博物馆贪婪地欣赏“青州的微笑”,有一个疑问总是在心中升起:“青州的微笑”究竟为何如此吸引人?她们那微笑究竟不同在什么地方?思前想后了好久也想不明白,终于承认,以我有限的认知,恐怕参不透其中玄机。也就只好偷懒一点:我觉得,那大约就是“人间佛教”吧。在我这非专业人士眼中,龙兴寺佛造像最让我感动的,是她让人几乎感觉不到菩萨与俗人之间的那道界限,而是感到菩萨就在人间。

菩萨就在人间,下面这一尊雕像更具象可感。每一个走到她面前的人,第一眼肯定会注意到菩萨的服饰。那就是著名的“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正相对应,“曹衣出水”也是古代人物画中描画衣服褶纹的一种表现方式。望文生义就能理解二者的不同:“吴带当风”是衣带宽松肥大,好似迎风飘曳。“曹衣出水”则是衣服紧贴在身上,仿佛刚从水中出来一般。显然,“曹衣出水”更擅长描摹人物的身段和线条。看到这尊菩萨像会想到什么呢?我是立刻就想到了旗袍,想到了印度妇女身穿的纱丽。它们都是最能勾勒女性身姿的服饰,它们也都是人间穿着,而它们,都穿在了菩萨的身上。

也许,并不是菩萨穿上了旗袍和纱丽,而是它们本就是菩萨的服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