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门口有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神柱高不到九米,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佛像。
这个是礼佛浮雕墙。上面刻满了北魏拓跋弘家族的生活场景,他们坐着车,头顶打着伞,有皇上,有皇后,还有仆役等等。
灵岩寺前面石拱桥头的飞天像,手里捧着一个博山炉,衣袂飘带,笑脸生春,姿态婀娜,像一尊菩萨,身形高挑,迎接游客来者不拒。
这个就是灵岩寺了,单檐歇山顶,门口一副对联,挂着灯笼,摆着香炉。这个灵岩寺是三进院落,坐落湖心岛中央,里面有千佛殿和大雄宝殿。
这道七孔石拱桥,就在灵岩寺山门前面,一桥横卧水上,如长虹卧波,下面波光粼粼,绿水拍岸,秋高气爽,凉风习习,让人感觉惬意。
这个是灵岩寺里面的一座砖塔了,是个实心塔,塔并不高,上面刻满了佛陀的坐像,非常坚固,直插云天,周围一圈石栏杆围护,可以通过台阶上去。
这个是云冈石窟第一窟,叫做石鼓窟,刻有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北壁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第一窟和第二窟,辽代以前都是护国寺。
这个是灵岩寺里面的坐像,大雄宝殿里面的佛像,中间肯定是交脚弥勒菩萨,两边是护法。千佛殿主尊是释迦牟尼,两边有燃灯佛,多宝佛,观音菩萨等等。
云冈石窟距离大同市三十多里,在武周山南麓,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这个佛像比较完整,头顶还是蓝色的包巾怕,身上的袈裟也是红色的,鲜艳夺目,特别光滑圆润的感觉。
云冈石窟分为景观区和石窟区,主要窟龛四十五个,大小窟龛是二百五十二个,有佛像五万多躯,可以说体量相当庞大,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
这里也有仿古的这种歇山建筑,就像敦煌石窟的九间楼,只是没有九间楼那么大,上面挂着红灯笼,绿色的琉璃瓦。也有点像太原天龙山石窟的那个三层楼阁。
第十七窟,三世佛,交米勒坐像,北魏太和十三年佛龛,东边是坐像,右边有立像。这个弥勒像高十五点六米,相当高了。
云冈石窟东部窟区第三窟后室,阿弥陀佛雕像。这个佛陀,面部圆润丰满,身披袈裟,右手上举,左手置于膝头,双手质感强烈,神态超然。至于是哪个朝代的,众说纷纭。
第十六窟。这个释迦牟尼像,立着的,十三点五米,立在莲花座上。十六到二十这五个窟龛,是最早开凿的,叫做昙曜五窟。周围有千佛和壁龛。
第五窟,最大的佛像,高十七米,边上有浮雕飞天,线条优美。规模宏伟,技法精炼,雕饰富丽。这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佛像。
云冈石窟的昙曜广场,两边摆满了博山炉,到晚上亮灯以后飞船漂亮。古色古香的博山炉,是汉代的文物。云冈石窟一千五百年,可以追溯到北魏年间,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