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是要去三国,重来。
「碰撞与融合,对立与交流,混乱与秩序……」
「佛像威严,墓葬恢弘,石刻留痕,瓷器风雅……」
对了对了,这才有点正宗南北朝内味嘛~
来,这就带你去看看那个时代——特殊的乱世之美。
乱世之美
南朝篇
01
——南朝篇之一:帝陵石刻——
01
南朝,是一个社会阶级很容易发生「跃迁」的时代。寒门子弟、草根农民上演「惊天逆袭」,坐上皇帝宝座的戏码频频发生。
而在他们陵墓前遗落下的「石刻」,或许能带我们一窥这乱世的真容。
图为南京江宁区宋墅村一片荒地里的石柱
应为南朝某位帝王陵前的石刻
摄影/冯方宇
除了立在陵前的石柱,也许南朝特有的打破旧制、无先例可循的石兽刻更让人印象深刻。
梁·南康郡王萧绩墓石兽
南朝王侯墓前用石狮,与佛教的盛行有关。这只石兽,就伸出了长长的舌头,与佛经中对狮子王「吐赤白舌」的描述相符。
齐·永安陵石兽
这一只石兽没有吐舌头,而是将胡须垂在胸前。其身形呈夸张扭动的S型,浑身装饰有流星散射状的羽片,显得格外灵动秀美。
陈·永宁陵石兽
陈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而这一件陈文帝永宁陵石兽,也可以视为南朝帝陵石兽的集大成之作。它既有宛转灵动的身形,又有威武的鬃毛和霸气的表情。
摄影/冯方宇
南朝,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它逃脱不了乱世的大背景,皇权更迭极其频繁、传统文化屡遭破坏,在精神上却极自由、极解放,极富智慧。
也许,这正是拜乱世所赐,也印证了那句古话:「大破」之后,方有「大立」。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局部)
南京宫山墓出土
供图/FOTOE
另外,南朝墓室里的「画像砖」也是一种常见的出土文物。
出身微寒的南朝皇室没有打破阶级与士庶等级的勇气,非但不否定也不挑战所谓「士庶之别实自天隔」的理论,反而热衷于把士人偶像——竹林七贤和荣启期放进墓里,拼了命的依附士族,实在是一种少见的「皇室自卑综合征」。
02
——南朝篇之二:青瓷风雅——
02
如果仔细研究研究南朝时期的考古发掘,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出土器物中,青瓷器物的数量好像特别多。
的确,在一件件青瓷器的背后,凝结的是南朝人独特的青瓷记忆。
成都博物馆藏
供图/杨兴斌/FOTOE
南朝莲花纹青瓷碗
南朝青釉刻划莲花纹托盘
福建博物院藏
供图/俄国庆/FOTOE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为乱世,南朝似乎更需要精神的寄托。佛教,恰恰就成了这个寄托。
而莲花作为佛教文化中的典型符号,自然也就成了青瓷匠人们最喜爱的题材。
图为南京市江宁麒麟门外灵山南朝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
是早期随葬陶器「魂瓶」的一种
现藏于南京六朝博物馆
摄影/Oxidation
乱世之美
北朝篇
01
——北朝篇之一:青州佛像——
01
一窖青州像,半部北朝史......
之前就说过,南北朝风雨飘摇,是难寻安宁的乱世,人们于是转向宗教去寻找慰藉。
山东青州是「地区佛教中心」,拥有无与伦比的造像技巧,人称「青州模式」。
因为南北朝频繁更迭的政权和不断换场的帝王,青州的造像风格也跟着时代而改变,以变化多端著称。
秀骨清像?身材健硕?衣衫帖体?衣袂飘飘?无论是哪种艺术特征的佛像,你都能在青州像中找到。
我是北齐时的佛像,因为我们北齐有位叫曹仲达的画家爱画贴身的衣服,所以我就按着这个标准来造了(没错,就是曹衣出水的那位)。
北齐彩绘立佛像
青州博物馆藏
摄影/动脉影
事实上除了佛造像,青州造像的菩萨同样也会「变身」。
我是北齐的石雕菩萨,虽然是石头雕的,可我也要穿金戴银、一身靓丽。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菩萨
青州博物馆藏
摄影/动脉影
我也是北齐时的菩萨,不过咖位可比楼上那位高得多。我被人们尊称为「思惟菩萨」,你们可以把我当做东方的「思想者」。
北齐彩绘菩萨半跏像
青州博物馆藏
摄影/动脉影
02
——北朝篇之二:墓葬恢弘——
02
司马金龙墓
司马金龙,何许人也?
5世纪初,东晋宗室司马楚之从南朝北奔魏国,与此同时,河西走廊上的一位贵族秃发破羌(没错,这就是他的名字)也东逃至魏。这两家来了一个世纪联姻,接着就创造了一个融汇四个族群的奇特家庭。
司马金龙正是他们的后代。他的墓葬,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我们观察那个大融合时代的最佳窗口。
图为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石雕伎乐柱础
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其柱础雕刻精美,造型华丽,可见墓主人身份非比寻常
摄影/杨希同
在司马金龙墓中的墓志里,用篆书、魏碑等汉书体写明了墓主籍贯、官爵、姓名等信息。可见,「东方」元素依旧是历久弥新的。
司马金龙墓木漆屏风(局部)
司马金龙墓中发掘出来最能体现汉文化的文物
非这件屏风莫属
摄影/杨希同
当然,在司马金龙家庭中,不仅仅有父系一脉代表的「东方」与「南国」文化元素,更有母系拓跋氏、妻系钦文姬辰代表了活跃在河西走廊、塞北草原的异域文化因素——「西域」和「北族」。
娄睿墓
南北朝墓葬中,还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娄睿墓。
娄睿墓中壁画面积高达余平方米,连著名画家吴作人都忍不住评述道:
……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派,空缺得以征实。
娄睿墓壁画(局部)
摄影/杨希同
仔细看看,图中人物似乎有一个共同点:「广额丰颐椭圆脸」。通俗来说,就是脸上肉很多。
把人画成这样,一看就没有忠于现实。不过,这却也有艺术方面的原因:北齐画坛受到南朝张僧繇画派的影响,人物推崇丰腴健壮,而非清瘦。这一时期的石窟造像、墓葬壁画,均呈现出了这个趋向。
南北朝的朝代究竟是如何更迭的?
南朝砖画墓上暗含着哪些名士风流?
司马金龙墓葬中为何藏有「东西南北」?
九原岗升天图隐藏着哪些术数的秘密?
德化白瓷与英国皇室之间有什么联系?
徽墨又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云烟翰墨墨香……
更多答案,还得来杂志中寻找
这件出土于北魏永宁寺遗址的泥塑人面残像,面容安详,嘴角带着永恒神秘的微笑,似乎残缺也难以破坏她的完美。南北朝是人类的苦难史,却也是艺术的熔炉。读懂它,你会发现,原来乱世也可以这样美。
摄影/动脉影
封面故事
本期目录
说到这里,问大家几个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
不同政权隔长江分治南北曾出现过不止一次,
但为何偏偏要把这段时间,命名为「南北朝」呢?
提到南北朝,你又会想到什么呢?
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中华遗产》年7月
特别策划
「南北朝:乱世为何这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