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皇帝胤禛身上,有着诸多谜团,比如他是继位还是夺位、是病逝还是遇刺,史学家直到今天也没拿出一个获得公认的结论。就连雍正皇帝给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取的新名字“阿其那”、“塞思黑”,也有不同的解读。
雍正皇帝胤禛是个有学问的人,儒释道三家修为都很高,他是绝不会称自己的八弟九弟为“猪”、“狗”的,这一点已经有史学大家陈寅恪出面澄清:“阿其那、塞思黑,非满文‘猪’、‘狗’之音译,且世宗亦无以猪、狗名其同父之人之理。”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北方风土民情,我们现在可以提出阿其那塞思黑新解:不是贬义词,但从中却能看出胤禛对胤禩胤禟的忌惮,也只有北方人能理解雍正给兄弟赐名的含义——阿其那是一种鱼,塞思黑是一种筐!
阿其那,在北方满语里,意思是“冰层里的冻鱼”或“冻死的活鱼”,也有的地方称之为“冰夹鱼”。
没有在北方捕鱼经历的老师经常会把“冰夹鱼”解释成冰层下面水里的鱼,而事实上,“冰夹鱼”是真正夹在冰层之中的:北方冬天江河封冻,不同纬度甚至同一水域的不同地点,结冰的时间都不一样,这就形成了“冰上有水、水下有冰”,最后全部结冻,水里的鱼也就冻在了冰层之内。
笔者小时候经常打冰窟窿掏哈什蚂(红肚蛤蟆)和泥鳅,打冰窟窿的时候,冰块里就经常出现“阿其那”,放在水盆里,冰化了,阿其那也就复活了。
胤禛将八弟胤禩赐名阿其那,就是说自己的弟弟很善于伪装,他可以蛰伏整个冬天,但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一旦春暖花开,他又活蹦乱跳了。
至于胤禟得名“塞思黑”,也不是啥骂人话,翻译过来其实是“猪腰子筐”,这种筐在北方很常见。南方和中原都是圆筐或背篓,只有山高林密的北方,在采山货的时候才会用到“猪腰子筐”——细而长还特能装,多窄的树空儿都能穿过去。
胤禛能够在九子夺嫡中胜出,说明他心机胜过其他兄弟,而且雍正给八弟九弟赐名阿其那塞思黑,也不是在朝堂上激烈争吵后怒火攻心口不择言,按照正史记载,雍正收拾老八老九可谓波澜不惊手到擒来:王公大臣都站在雍正一边,胤禩胤禟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也从未想过要在朝堂上撕破脸皮。
在《清史稿·列传第七》中,详细记载了胤禩胤禟改名的经过:“雍正四年二月,授允禩为民王,诸王大臣请诛允禩,上不许。寻命削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墙。宗人府请更名编入佐领:允禩改名阿其那,子弘旺改菩萨保。五月,令允禟改名,又以所拟字样奸巧,下诸王大臣议,改为塞思黑。”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胤禩改名阿其那、胤禟改名塞思黑,并不是雍正皇帝龙颜大怒的结果,同时改名的还有胤禩的儿子弘旺。这种改名的真正意义,实际是“开除家籍”——受中原文化影响,清朝宗室也开始按家谱取名字,比如雍正皇帝属于“胤字辈”、乾隆皇帝属于“弘字辈”。
既然阿其那塞思黑是王公大臣公议的结果,那么请问有谁敢给当朝皇帝的兄弟取名为“猪”和“狗”?
阿其那、塞思黑、菩萨保,这是三个黄带子宗室被开除家籍之后的名字,能跟“菩萨保”相提并论,阿其那、塞思黑也差不到哪去,如果您知道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是啥意思,就会认为“冻死的活鱼”和“猪腰子筐”根本就不是贬义词。
胤禩为阿其那、胤禟为塞思黑,是王公大臣公议的结果,这两个名字,也很符合他们的性格和所作所为,胤禩很会蛰伏,也能抓住时机脱颖而出,这一点跟冻在冰层里的假死之鱼如出一辙。
过《康熙微服私访记》的都知道康熙皇帝身边有一个“宜妃郭络罗氏”,那就是胤禟的生身之母。胤禟之所以被称为“猪腰子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位九阿哥就是一个很讲义气的混不吝,啥话都敢说啥事都敢做,而且在康熙帝的二十四个儿子中,胤禟也能算是个百事通:他设计过战车,还发明了一种密码。
多才多艺很受康熙喜爱(每次出巡都带着)的胤禟无论帮谁,都是重量级的砝码,都有可能让康熙的立储天平发生倾斜,雍正皇帝胤禛当然不能不对这位九弟格外“照顾”——老十也帮老八,但老四选择了无视,最后也没赶尽杀绝,老十活到乾隆六年,最后还享受了贝子的待遇。
乾隆皇帝继位四十三年之后,恢复了胤禩胤禟的家籍:“未有显然悖逆之迹。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若将有待……”
按照乾隆的理解,雍正皇帝所期待的,就是继任者能把阿其那塞思黑的名字去掉,让八弟九弟重回宗籍,让骨肉相残的夺嫡之争不要延续到下一代。
文章最后照例请问读者诸君:您见过冰层中的冻活鱼和猪腰子筐吗?如果阿其那真是“冻死的活鱼”、塞思黑真是“猪腰子筐”,这两个称号用在胤禩胤禟身上,是否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