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位于显通寺后的灵鹫峰上,相传文殊菩萨就居住在山顶上,故起名叫菩萨顶,又名文殊寺,也称真容院。菩萨顶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也是被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十个寺院之一。
站在刻着“顺治皇帝归山祠”的照壁前把这归山词默读了一遍,说不清这帝王家的归山是活得通透还是不负责任。
从菩萨顶大照壁仰首上望,寺前一百零八级石阶,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宫。佛家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寺前的每一级台阶就象征着一个“法门”,踏上一级台阶,就意味着解脱一种烦恼,石阶尽处就是超凡脱俗的佛土。耸立于石阶高处平台上的木牌楼,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而多姿。牌楼中门大匾上是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
过了牌楼又有一段石阶连接山门,此段石阶中间铺设斜面御路,雕有九龙吸水图案。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与北京故宫礓碌铺设没有两样。
这段石阶的顶端就是挂着“敕建真容院”牌匾的山门。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唐、宋、明历代皆有改建。菩萨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顺治十三年(年),将其改为喇嘛庙。清朝皇帝、蒙古诸王公、西藏喇嘛也每每朝礼五台,一般都住菩萨顶,从而树立了菩萨顶在五台黄庙中的统领地位。菩萨顶寺院参照皇家制式营造,殿宇上覆盖黄绿蓝三色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五台。
乾隆御碑,矗立在东院,为方形巨石雕成,碑身高达六米,四面各宽一米,碑文分别用汉、蒙、满、藏四种文字镌刻,是五台山最高大的石碑,是很珍贵的艺术珍品。寺内还有明清时期碑记八块。
大雄宝殿面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大殿四周有石雕回廊环绕,内供释迦牟、弥陀、药师佛三佛。我国藏传佛教的大活佛达赖、班禅,朝拜五台山时都曾经在这里讲经说法。
大文殊殿重建于清朝,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殿脊正中置金碧辉煌的鎏金铜法轮,虽已历经数百年色泽依然鲜艳如新。
大殿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
殿内佛坛供奉文殊菩萨骑狻猊彩色泥塑像,东西两侧佛坛上则供十八罗汉塑像。菩萨顶的文殊菩萨殿,是朝山信徒必定要参诣礼拜之处。
在前院的西配殿里有一尊右肩上佩戴一支箭的泥塑文殊菩萨像,被乾隆皇帝赐为“带箭文殊”。
善财洞
善财洞分上下两院相距百米,下院是主寺。下院建于清嘉庆年间,上院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善财洞是传说中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面临清水河,景色非常优美。
清水河哗然流淌,跨过妙乐桥一眼望去,善财洞山门琉璃铺顶,中间拱门上的“善财洞”三字,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
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是大门、戏台门、大雄宝殿、后殿。
戏台门为清代遗物,内奉弥勤佛。
三间大雄宝殿前置抱厦,殿内正供“华严三圣”,侧为十八罗汉,背面主塑观音,善财、龙女胁侍两旁。
后殿为四出廊的弥勤殿,主供弥勤佛,左右是四臂观音、文殊菩萨、绿度母、宗喀巴等藏密塑像。
近年在弥勒殿后以水泥浇铸筑了一条几十米长的高台,高台之上,一字儿新建了十座楼阁式宝塔,黄琉璃饰檐,形成气势威严的佛塔阵,两侧更有藏经阁相伴。这些佛塔也成为善财洞的标志性建筑。
上善财洞在岩壁上砌起数丈高的院台基,台基上筑红围墙像是黛螺顶的一条裙带。
上善财洞内岩洞曾发掘出文殊、弥勒、善财童子铜像三尊,为唐代遗物。
善财童子本来很凶残,后受文殊菩萨教化而成佛,是佛教用来宣扬“即身成佛”的例证。当地僧众认为这是善财童子修炼养性之地,居高临下别有洞天,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台上圣迹”。上院建有主供善财童子的大殿,殿内的宗喀巴大师和善财童子塑像,莫名的觉得很萌。
殿左侧有岩洞,即为掘出三尊铜像的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