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第三窟千手观音很特别,看到这尊佛

榆林窟虽然不由莫高窟著名,但是做为莫高窟的姊妹窟,该窟不仅有其独特的魅力,而且小编参观榆林第三窟千手观音像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秘密,通过这个秘密,万能的小编还悟到了三个虽简单,却很实用的道理,您想要知道具体的内容,那就让小编从头揭秘吧:

按照老规矩,咱们在揭秘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榆林第三窟的具体情况,该窟具体的位置在河谷地东崖下层靠北的一侧,它坐东向西,呈长方形,上面是穹隆顶,在这座石窟的中心,还设了一座八角形三级佛坛,按照资料的介绍,此之为曼荼罗的(坛城)形式。

什么叫曼荼罗的(坛城)形式,读者只能去百度一下,小编就不展开介绍了。接下来,就到了本文的重点,石壁上一副非常务实的千手千眼观音像。

这幅千手千眼观音绘制在石窟东壁的南侧,属于西夏时代的精品之作,该千手观音像和现在版本的千手观音像是不一样的,现代版的千手观音,真的生了一千只手,可是这尊本名《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像》却是根据唐代初年,从印度传入中原的《千手经》中的观音形象绘制而成。

千手观音

壁画中的观音并没有刻意地绘制成一千只手,而是在观音法相的周围,用种器物替代了千手,器物都有什么呢,为了更具体和好理解一点,小编就简单地说一下,这些器物包括:法器、法物、宝池、花树和宝物等等的宗教法器。

接下来就到了敲黑板,画重点的地方,在千手观音的身侧,绘制了不少的生产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犁头、耙、锄、铁锯、镰子、斧头、钜、斗、熨斗、船只、还有耕牛等等。

而生产活动就更接地气了,菩萨像的周围,直接绘制了耕作、舂米、酿酒、打铁和挑担等生产活动场面。看到这里,小编真的是深有感触。

从西夏的观音菩萨到现在的观音菩萨,中间间隔了一千多年,不仅历史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是在逐步的转变。由简单到复杂,由接地气,到更专业。

小编听过不少名僧讲过这样一句话:佛也是人做。如果更直接地说,作为佛,难道就不关心天下黎民的生产生活了吗?难道佛就可以不接地气了么,很显然,回答是否定的。这道理很简单,因为佛教中有五明,它们分别是因明、声明、内明、医方明和工巧明,这五明是做为一个成功菩萨所必修的五种学问,更可以说是五种功课。

而且前面的三明,如果论实用,绝对没有后两明重要,因为医方明和工巧明,就是菩萨可以直接度化世人,让普通人接触佛法的最有效和直接的途径,比如给普通人治病,可以让他获得更好的健康状态,而“工巧”可以帮助和指导普通人更好地工作、生产和生活。

在这座石窟中,还有其他的几幅壁画,它们表现的内容是:十一面观音变之风箱冶铁图、酿酒图、耕牛图,还有舂米图等等,这些图画表现的内容都是在加深五十一面观音像所代表的意义,那就是——菩萨不仅关心人间疾苦,而且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地改变和改善生活!

通过这尊“走到了人民群众中间”的《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像》,小编确实是悟出道理,悟出的道理一共有三个:

1、只有接地气,才能走得更长远。将军起于卒伍,宰相起于郡县,为什么这些从底层出身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更知道底层的人,更需要什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就等获得了更深更广的地基,他的人生自然会达到超乎寻常的广度和高度。

2、减少功利心,还原事物的本真状态,不要刻意地去追求不必要的奢侈和浮华,如果说句更通俗的话就是四个字:不忘初心。

3、艺多不压身:菩萨都要掌握医术,还有工艺制造等等的技巧,我们做为凡人,更要多掌握几门技巧,争取在社会上,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如果您到了榆林第三窟,面对这尊千手观音,也许会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