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石头,是在本世纪之初。
那次在宁波月湖之畔,在我偶然逛了一次月园内设立的一个奇石馆之时。
爱上石头,是因为我从来就不知道天底下还会有如此神奇美妙的石头。
这些石头有的形如苍鹰、状似卧虎,有的像北国风光,像江南美景,或似佛家禅修、神仙下凡等等。
面对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与达芬奇的画作时,我们会由衷地表示赞叹与崇拜,面对奇石,我们则会惊叹。
我对她一见钟情,并开始了赏石、藏石、悟石的历程。
渐渐地,在寻找石头的过程中也结交了许多朋友。
因为共同的爱好,相互之间总觉得很是亲近,总能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各种心得与体会,正应了那一句“天下石友是一家”。
石友陈先生说,他原来只收藏青田石雕件,见到奇石后就喜欢上了奇石。
第一次买石头回家时,怕妻子责骂,就拿出口袋里的香烟。
“从今以后,烟不买了,买石头了。”
他的妻子见状很是高兴。
石友董先生说,奇石收藏要少而精。
石友胡先生说,收藏需要你的“眼力,财力、魄力”等。
一次,去奇石市场闲逛时,碰到石友们正在观赏一位老先生手里的一颗小玛瑙,我也凑过去看热闹。
哇!好一个美女。
一个活生生的美人头像呈现在我的眼前,其侧面的轮廓非常清晰,刘海、睫毛等细节都充分体现。
且比例适中,布局恰到好处。
其肤色宛若桃花,又变化自然,还有颈项下那坦露着的俏丽娇嫩的肩膀,更是勾人心魂。
此时,老先生还津津有味地讲着这颗奇石的来历。
那石商当时说,这颗玛瑙里的图案是一条鱼,价格50元。
他接过进行观赏,里面的确有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微张着嘴巴,眼睛也很有神。
而当他顺手一转的时候,就一眼看到了这个栩栩如生如生的美人头像。
而刚才看到的那鱼的眼睛正好成了她高耸的发髻。
他就马上握住,并迅速付钱成交,生怕石商也看到这一更美的画面以后而反悔。
当时,我看他手舞足蹈的样子,想他捡漏时的畅快心情,实在有些嫉妒。
渐渐地,我对奇石也有了一些了解,发现她遍布于各地的山山水水和戈壁沙漠之中。
每一块石头都是经过各种地质运动、火山爆发等使各种物质互相渗透与交融,并经千万年的风吹、沙打、水冲等自然雕琢打磨而成。
每一块石头都别有特色,独一无二。
奇石也有很多种类,根据欣赏层面分,主要是:造型石与画面石这两类。
根据大小及其置放位置可分为:园林石、厅堂石、几案石、手玩石。
根据产地分,则有:灵壁石、太湖石、英石、昆石、戈壁石、长江石、黄河石、大化石、大理石、泰山石……等。
对她的欣赏与收藏,《山海经》上就有记载,其历史可上溯到先秦时期。
到唐宋时已相当普遍,宋朝杜绾所著《云林石谱》记载的观赏石品种达一百余种。
白居易曾在杭州做官,离任时,除了两块石头,就什么也没带。
米芾更是拜石为兄,人称“米癫”。
宋徽宗则广泛收罗各地奇石,大兴“花石纲”。
陆游则说“花虽解语却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对奇石的欣赏与收藏,是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写意性的体现,而在韩国、日本等地也有许多赏石人士及其团体,恰是中国文化传播与继承的结果。
奇石,她天然似一尊雕塑、一幅画卷,是集艺术性、天然性、唯一性于一体的令人惊奇的神奇石头。
她是美的,她的美在于她的形神兼备,和她的自然天成。
她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作,她不是艺术品,但我们必须要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她,感悟她。
她与雕塑、书画等艺术品一样,能诠释出事物的特征与精神,能震撼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崇高的美与享受。
一块石头,对于读懂并爱上她的人来说是奇石,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石头还是石头。
因此,读懂奇石是关键。
对她的欣赏,不同的奇石有不同的方法,造型石要从雕塑艺术的角度去审美,画面石要从书画艺术的角度去审美。
另外,对古代四大名石:灵壁石、太湖石、英石、昆石则应从“瘦、皱、漏、透”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赏读。
对现代发现的戈壁石、长江石、大化石等则主要从“形、质、色、纹”等方面进行综合赏读。
每一块奇石都有一个主题,有的单独成篇,有的组合成文,不但要看到她像什么,更要看到她有没有意境与神韵,以及她所存在的丰富的思想内涵。
从中读出奇石所表现的主题,确切地说是你所发现的奇石的主题,并对其进行命名。
然后,再加以配座、配诗、配文、配书画、配景等,营造出奇石的艺术情境。
其文化与艺术展示性,由此产生。
可见,赏石是一门综合艺术,收藏它,还需要“才”力才行。
奇石是自然之石,石中自有山水风景、动植物形象及各种人文元素,从中让人遐想,让人神游,给人的心灵以寄托与慰藉。
真可谓:居有奇石可赏玩,何须万里寻美境。
一石一世界,一石一菩提。
渐渐地,我也感悟到她非常契合中国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与文人情怀。
奇石,集天地之精华,涤灵魂之俗气也!
如今我对奇石的爱有增无减,余生也不会改变。
就像对一个深爱的人一样,了解越多越觉得其高雅迷人,越令人神往。
奇石不奇皆人奇,痴人真痴在石痴。
愿我们都能成为米芾第二,成为一个真实的石痴。
(完)
逸石轩藏石欣赏
本文插图由宁波“逸石轩”独家赞助
作者:周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