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一座古镇,一座古城,一个地区或一片地域,总有各自不同的民俗文化或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其民俗文化本身的内涵就是该地区人民留下的历史印记。印记,因你而成为一种习俗,因你而成为一种文化,延续传承成百上千年之后,那就是传统。
宫庙,不只是四川、重庆才有,整个中华民族聚散之地,从城市到乡镇,从集镇到村落,皆有类似的“宫”或“庙”。所不同的是各地区各地域的族群所修建的“宫”或“庙”有所不同,而所供奉的神祗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正是不同民俗文化的表征,同时也是思想信仰和民众秉性的表征,更是一个家族甘苦酸辛的历史记忆。
九宫十八庙,这是四川、重庆城市集镇地出现的一种较为明显的民俗文化现象。虽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九宫十八庙,但宫庙的数量很多却不假,不仅宫庙的形式风格各异,供奉的神祗不完全相同,宫名和庙名也是不完全相同。
“九宫”,大多为过去省内外各机构组织驻遂办事处,对遂宁社会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载,“九朵莲花”的九宫是北辰街的三元宫、天上街的天上宫、篾货街(现顺城街)的玄天宫、大西街的南华宫、小西街的帝王宫、米市街的禹王宫、糍粑巷(小南街)的万寿宫、桂香街(德胜东路街中)的文昌宫、小东街的九皇宫。
“十八庙”,则主要记载和祭祀各个时期具有卓越贡献的英模和历史人物,它们肩负着传承遂宁城市文化的重任。“十八庙”分别是小北街的城隍庙,高升街的药王庙,顺城街的财神庙,复兴街的玉祖庙,天上街的龙王庙,清平街的四圣庙,豆腐街的乐善庙,遂宁一中学校里的文庙,新市场里的武庙,糍粑巷的关帝庙,电影院处的张爷庙,米市街的川主庙,南小区的天宫庙,永兴街的土地庙,油房街的杨泗庙、新关庙,下码头的老关庙,城北裕丰街的旌忠庙。
如今,除硕果仅存的天上宫外,其他庙宇殿堂都已离我们远去,再也无法重现当时的盛景。我们只能翻开那些尘封已久的档案文献,从那些文字记载中,去体会去缅怀“九宫十八庙”曾有的辉煌。
壹:九宫
01——天上宫
天上宫,福建会馆,供天空祖母(玉皇的母亲),是遂宁九宫十八庙最具代表性的宫庙建筑。按梁上记载,兴建于清咸丰元年(),木质结构,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位于天上街至政府东街之间,坐北面南,一进四重,双重四合院布局。
现存半个天上宫的建筑有山门、正殿、两边书厢楼,组成四合院,中有大坝,能容纳近两千人观赏戏曲演出。山门带戏楼,门面三重檐,檐下施装饰斗拱;戏台面为单檐,檐下施装饰斗拱,整个房盖为歇山式。面阔五开间,宽26米,进深三开间13米;前面为山门,后面作戏楼。正殿宽敞高朗,面阔五间宽26米,进深三间10米,通高9.8米,用立柱32根,穿斗式梁架,单檐悬山式房顶,筒瓦覆盖。勾头滴水图案繁多,前檐下施装饰龙凤昂头如意斗拱51朵,昂为龙(凤)头,古朴大方。两侧书楼相连,面阔九间33米,进深3.3米,卷棚顶,两层,上层外用木栏杆,呈万字格花纹,十分美观。山门外八字封火墙,用砖雕镶嵌成三层三边楼阁式半边塔,塔高8.5米,呈三边造形,一座名“乃文”,一座名“乃武”。原各层均供一尊圆雕神像,年移建在今天上宫南侧。
天上宫建筑富丽堂皇,雄伟壮观,以雕刻精美著称,木雕为主,并兼有石雕、砖雕。山门前的门坊上雕25幅戏剧故事图,造型优美,人物栩栩如生。山门后檐坊上雕四龙两凤图,刻技精妙,匠心独运。正殿两边稍间石壁上也有戏剧故事浮雕。正殿稍间正梁上题:“大清咸丰元年辛亥春二月二十六日闽省建立”。从题记看,天上宫系福建人来遂宁后修建的会馆。
民国时期该宫作土布市场及川中师管区驻地,新中国成立后曾为遂宁县工商联、县税务局、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县防疫站、县针织三厂先后占用。20世纪80年代县防疫站、县卫生局占用后(北)半部分四合院,约余平方米拆除,建成办公和宿舍大楼。县针织三厂占用前(南)半部分,在“破旧”“立新”中,对建筑物上的雕刻艺术,用石灰涂抹后写上毛主席语录,年移交给市博物馆、市文物管理所使用。
年,“”遂宁市耗巨资将天上宫整体搬移到西山脚下,与宋瓷博物馆相邻。修缮后的天上宫焕然一新,以敞开的怀抱迎接着四方游客的到来。
02——文昌宫
文昌(仓)宫,读书人会所,供仓颉夫子牌位。位于遂宁城区天上街21号,坐北向南。据年编修的《遂宁县志》记载:“文昌宫原在文庙左,其后岁久倾圮。清乾隆三年,邑令田朝鼎徙建城内万寿寺(宫)左,美仑美奂,庙貌聿新。乾隆十七年,复经前任刘桐(移天上街)重修。乾隆四十八年,士人等又修两廊,以为当道盥洗更衣之所,壮丽深严,亦遂邑之大观也。”
文昌宫原门前有砖砌雍壁,左侧有一后院,内建戏楼,台面为单檐,檐下施装饰斗拱。但戏楼面积不大,只能供少数人看戏,殿后有九层高的魁星楼,年因倾斜被拆除四层。正殿修建有迎官厅,后建围墙,墙两头建门进出。后来拆除改建。
文昌宫侧迎官厅,俗呼为皇城,供有皇帝万岁牌位,民国初在兵乱中拆去。宫内曾随时宣读圣谕,后改修茶馆,名为“甘露饮”,又改为“一滴甘”,后来改作它用。
此建筑前后两殿,均为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前殿面阔四间宽14.9米,进深二间8.2米。后殿面阔五间宽19.8米,进深三间10米,通高9.8米。二殿各种装饰构件保存较完整,青石柱础上均雕龙纹,前后檐撑木、垂花等装饰构件上雕刻的花鸟技艺精湛,栩栩如生。建筑面积约余平方米。
民国时期曾作征收局遂宁田粮管理处,后被商会等部门占用,年曾在此办过小学。年正殿曾作丝厂宿舍,后又作市棉纺织厂宿舍。左面小院为中国民盟遂宁县委员会住址,九十年代卖给市棉纺织厂作招待所。部分建筑年被市中区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拆除。
03——万寿宫
万寿宫,江西会馆,供李老君(李聃)。位于顺南街92号,坐南朝北,扩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系木结构。原有建筑一进三重,为双重四合院布局,前面山门即戏楼,为单檐歇山式,楼前有一大坝,坝后有两重大殿,左右两侧配厢房,总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占地面积余平方米。
万寿宫原为江西人所建,作为入川后祀许真君的同乡会馆。民国时期为地方保安司令部驻地,年为城区人民政府驻地,后为绵阳地区川剧二团,现为遂宁市艺校使用。20世纪90年代初被市艺校全部拆毁,改建成办公宿舍大楼。后将正殿移迁成渝岔路口砖厂后山建成道观——万寿宫。
04——九华宫
九华宫,供九天玄女娘娘(九华仙子)。位于遂宁城内顺南街万寿宫东侧,坐南向北,建于清乾隆年间,有殿宇两重,正殿系木质结构单檐歇山式房顶,小青瓦覆盖,穿斗式梁架,二穿用五柱,面阔三间宽15米,进深四间10米。两殿共有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后来改建作小学教学用房,现为汽车四十队职工宿舍。
05——玄天宫
玄天宫,浙江会馆,供玄天上帝,法名真武祖师。位于遂宁城内顺南街,与万寿宫相对,坐北面南,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山门(戏楼)、前殿、后殿、厢房及书楼组成四合院格局。共有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民国时期为红十字会使用,后又为丝、烟市场,现为顺南街小学,全部改建为楼房。
06——禹王宫
禹王宫,湖南会馆,供大禹王。位于城区米市街西头,坐西向东,建于清乾隆三年(),系石木结构,一进三重,呈目字形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原庙前大门为三开间,柱为青峡石,方形边宽约0.7米,高约7米,正门上书“禹王宫”三字;左门上书“继往”,右门上书“开来”。门上龙凤板均用青峡石板制作而成,上刊刻文字、图案。
民国时期曾一度被李家钰驻军设为军工厂,后设米粮市场、明耻中学校舍。新中国成立后,山门、前殿被拆除,修建成遂宁军分区大礼堂,后殿及其它附属建筑为县粮食局使用。
07——帝主宫
帝(地)主宫,陕西会馆,供土地神。位于遂宁城内小西街,坐北面南,建于清乾隆年间,整座宫由前殿、正殿、后殿、厢房组成四合院。正殿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立柱用材粗壮;雀替、衬枋、驼峰全部镂空雕刻,既承重力,又作装饰;横梁、挑枋作彩绘;门窗采用格扇门,格心作缕空透明菱花图案。殿宇之间有宽敞大坝,右侧与南华宫的围墙相连,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民国时期团管区、城区镇公所驻于此宫,20世纪60年代为城关民办中学校舍,后为市房管处和南强税务所使用,八十年代初期全部改建为楼房。
08——南华宫
南华宫,广东会馆,供南华真人。位于遂宁城内小西街,坐北面南,与帝主宫毗邻,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为木结构建筑,一进四重,四合院布局。后殿、中殿均为单檐歇山式,中殿面阔五间20.5米,进深三间11米,通高8.7米。其构建精巧,具有典型的清代四川建筑风格。宫内额枋、随梁、驼峰、雀替等,施彩绘,镂刻花草,均精绘细刻,造型生动。现存建筑面积平方米,占地平方米。
民国时期为团管区司令部,后由中国银行占用。新中国成立后,医院宿舍(医院)。
09——三元宫
三元宫,广西会馆,位于遂宁城区北辰街92号,坐东面西,一进三重,四合院布局。建于清道光年间,木质结构,山门齐北辰街面,后有大殿、后殿,两侧厢房、书楼相连。
民国时期部分被李家钰改造为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楼房,正面五间,两边走楼各七间,设边防军司令部于此。后为私立明耻初级中学用,年为遂宁高级中学校舍,年设遂宁纺织厂筹建处,因失火部分被烧,现已全部盖成楼房作遂宁锦华纺织公司职工宿舍。
贰:十八庙
01——旌忠庙
旌忠庙,又名忠臣庙。位于遂宁城北裕丰街,为纪念五代后唐名将武信军节度使夏鲁奇驻守遂宁忠烈殉节而建。夏鲁奇,字邦杰,山东青州人;骁勇过人,屡立战功,赐绢千匹,授河阳忠武节度。后唐明宗时,兴师伐荆南,又任副招讨使、武信军芝嬖使,授镇遂州(今遂宁)。天成四年(),东川(南充)节度使董璋与西川(成都)节度使孟知祥合谋反唐,叛军号称十万之师,长兴元年()10月,攻打遂州,形势紧急逼人。夏鲁奇却只有步骑五千,属将两员,经浴血奋战三个多月,于次年正月战死于南津桥外。明宗闻讯,恸哭哀其死,厚给其家,赐赠太师齐国公。后人感其忠烈,堪称哀世麟凤,为其建庙,于春秋祭祀。
夏鲁奇殉难后,正值战乱之季,遂宁人民为了纪念他只建一祠治后圃。至北宋徽宗时,知州李驹出治遂州,恭谒祠下,痛鲁奇之死,誓为其百世扬名,遂奏请建庙。政和元年()九月,帝赐“忠节”庙号,旋即于涪江之滨动工修建。庙成,宣和四年()又奏请徽宗敕赐“旌忠庙”为额。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涪江大洪泛滥,庙宇被冲,垣墙倾圮。宁宗嘉定三年(),又易地城北重建,仲冬落成。重建之旌忠庙占地宽10丈,深20丈。据碑文记载:“前瞰通衢,面势稳壮,后枕群峰,气象葱郁,栋宇雄丽,檐甍翚飞,其址埴埴,其庑翼翼”。庙两侧均有石碑,惜碑碣早毁,仅存志书碑文。
元顺帝至正九年()七月,京兆王侯脱脱来遂驻守,见庙历岁失修,甍梁朽腐,于是“首割己俸,偕僚佐议,撤其故坏而一新之。”次年,士民欣助。从至正十一年()到十三年()大修告竣。
清道光十二年()又在原地重建祠庙,坐西向东,一进三重殿,为木质结构,单檐歇山式顶,山门高大雄伟,门临裕丰街,门内有万年戏楼,左右两侧为走廊,正中为忠臣殿,组成四合院布局。忠臣殿内正中造夏鲁奇巨型坐像一尊,两侧配有副将两员,像右侧有元碑一座。该殿为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六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四柱,四阔三间宽13.5米,进深三间13.5米,通高9米,檐高4.6米,用料粗大,柱础石质,分别呈圆形、六棱形,雕刻精细。旌忠庙在年实业局占用,1年后殿作小学校址,前殿作棉花市场。该殿一直保存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被市中区(现船山区)文教局拆除,修建裕丰街小学教学大楼。
02——药王庙
药王庙,供药王孙思邈。位于遂宁城内高升街33号,坐北面南,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为一进三重,由戏楼、殿堂、配殿、书楼组成四合院。正殿为单檐歇式建筑,木结构,用材粗壮,面阔五间。雕梁画柱,十分美观,建筑规模较大,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靠高升街小学的围墙用灰色片砖砌成,采用一横一竖中间空的方式建封火墙。其余建筑早年改建。
该庙内塑有七仙圣母神像,是遂宁制丝业七仙圣母会的集会处。民国时期被陈鸿文师部占用,后为城区粮站征收处。年后作粮食局门市部和仓库,后又为城区粮站二门市部。现被拆除建成楼房。
03——城隍庙
城隍庙,供城隍。位于遂宁城内顺城街,改建于明景泰四年(),清道光年间进行维修。该庙坐北向南,依中轴线,自南而北,一进三重,两边配厢房及十二殿,四合院格局,中轴线上分别有戏楼、前殿、后殿,系木结构建筑。
泥塑、彩绘为庙内一大特色,柱础镌浅浮雕纹饰,前殿明间柱础的浮雕云龙纹精细,额、枋、雀、替等构件均施彩绘。整个建筑布局合理,结构谨严,构筑精巧,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该庙在较长时期为城内缝纫、蚕丝、木、石、泥、解、箱、镜诸多行业的集会场所。民国时期为遂宁地方法院使用,后由遂宁县公安局、县中队使用,现全部拆除,改修成楼房。
04——财神庙
财神庙,供财神赵公明。位于遂宁城内顺城街中,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坐西向东,系木结构建筑。该庙原有戏楼,正殿、后殿,两侧有书楼及厢房,戏楼与正殿之间有一坝,正殿为单檐歇山式顶,穿斗式梁架,面阔五开间;房上覆盖小青瓦。总建筑面积约余平方米。
庙内有李老君神像,是遂宁铜铁铸造、银楼和沙罐、骨角等烧制行业的老君会祭祀场地。
该庙在民国时期已拆除,改为砖木结构的一楼一底房屋,作县参议会办公室和理化实验室。新中国成立后,为县招待所使用,九十年代初已全部拆除,重建楼房。
05——文成庙
文成庙,供文成公主。在文成街中段,坐东向西,青瓦平房3间。五十年代作织布加工房,后改建居民住宅。
06——川主庙
川主庙,供李冰父子。位于遂宁城关德胜上街,改建于清光绪年间,系木结构建筑,有山门,进门为戏楼。过楼下为一敞坝,可容几百人看戏。此庙有前殿、中殿、后殿、厢房。前殿:单檐歇山式房顶,穿斗式梁架,五穿十一柱,面阔五间宽20米,进深9米,柱径0.45米。中殿:单檐歇山式房顶,抬梁式梁架,六椽栿用四柱,面阔五间宽24.6米,明间5.4米,次间4.8米,梢间4.8米,进深11.5米,檐高5米,通高7.5米。整座寺庙各殿堂的雀替、蜀柱、窗花雕刻精美,图案生动形象,梁上有题记。山门早年被改建。
该庙原为劳动人民纪念治水专家李冰父子所建,主像供的是李二郎。两侧供有不少的木雕神像,均作彩绘,穿袍带。民国时期为当地驻军被服厂和军粮仓库,年曾一度为民办小学校舍。后来移医院和南强供销社使用。总建筑面积.98平方米,占地面积约平方米。殿宇宽敞古朴典雅,具有清代地方建筑之风味,保存比较完整,是研究遂宁地区清末建筑的实物证据。年12月市中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拆除,改建楼房。
07——文庙
文庙,供孔夫子。位于城南文星街(现遂州南路),坐西向东。建于唐贞元间(—),废于五代孟知祥战乱之年。宋庆历四年()改建于城东,又为洪水冲颓。宋嘉泰初()迁建于书台山下唐九宗书院旧址内,为古遂邑办学之所。明嘉靖八年()改称为先师庙。清代称文庙,清康熙三十年()重加修缮,此时已颇具规模。清同治九年()又扩建。
据《县志》载,明清文庙规模较大,结构完整,庙前有“万仞宫墙”,墙内有棂星门,门之右为圣域,左为贤关,皆有耳门。左耳门侧有待祀所,右耳门侧有更衣所,是主祭官在此待祀侯祭、更衣沐浴的地方。不到数步又有一池,其水不深,叫泮水,上有三座小型拱桥,在潼川府中试的秀才,必从此桥步过参圣,即“身入赏门(学宫),泮水生香”了。在戟门两边,左有乡宦祠,右有乡圣祠。戟门匾下门上书“圣谕”“大学之道”全章,传系朱熹所写。戟门后便是春秋祭祀人员行礼的地方。离大成殿约10米,中间是空坝,四周有石栏走道,走道有长廊,东为东庑,西为西庑,内供牌位,即四配十哲,然后至大成殿。另有明伦堂、崇圣祠、尊经阁等。殿宇历代皆有增修。
大成殿重修于清同治九年,系木结构建筑,抬梁式梁架,面阔五间宽27米,进深四间19米,通高10.8米,素面台基高1米。总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原前面临街处,立有张鹏翮题额的木质牌坊一座,东面是“扶摇直上”,西面是“龙翔凤翥”。现已无存。早年为遂宁县立中学使用,后为遂宁一中校址。年市中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拆除,建成楼房作教学用。
08——杜康庙
杜康庙,供杜康。位于县城文星街中段(今遂州南路),与东岳庙毗邻,建于清道光年间,一进二重,四合院格局,大小规模与东岳庙相似。杜康是酿造(酒、醋、酱油、醪糟等)业的祖先,该业组建杜康会,此处为聚会场所。早年被改建,现为川中油矿办公大楼。
09——三官庙
三官庙,供三官大帝。位于城区文星下街(今遂州南路),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向东。原建筑为一进二重,封闭式四合院,建筑面积约多平方米。因洪汛移至油房上街金玉街口,只有两间门面,供武圣(关羽)、武显(潮神伍子胥)、武穆(岳飞)。系遂宁度量衡器制造业的工匠祭祖集会之地,早年拆毁。
10——东岳庙
东岳庙,供东岳神黄飞虎。位于遂宁城南凯旋路,坐北面南,建于清道光年间,木质结构,一进两重,四合院格局,山门、正殿和两侧配殿。民国时期该庙曾为边防军的炸药厂,以后曾庆康在此办蜀丰纱厂,解放前交与李天成。年后为干部训练班使用,现为川中石油矿区使用,已全部拆毁改建为办公大楼。
11——五显庙
五显庙,供武圣人(伍子胥,亦称伍员)。位于城内大十字(大南街口与大东街口相交处),建于清道光年间,系木质结构建筑,殿堂一座,一楼一底,面向大南街。民国时期改作商店使用,解放后为服装门市部,现已拆除改建。
12——龙王庙
龙王庙,供海龙王。位于城区天上街41号,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向南,一进四重,层层递进,前为山门,中为前殿,后系正殿,两侧作为和尚或道士用房,各殿之间均有天井坝子,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山门系木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式顶,抬梁式梁架,门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四柱,面阔三开间,进深三开间。枋、梁、雀替均作彩绘。
该庙于年为明星电灯公司使用,在此设有小型火力发电机,只供少数人用。年后曾一度为手管局使用。年后殿迁至灵泉寺上庙,作复修观音殿用。前殿早年被改建。八十年代末被全部拆除,修建成市乡镇企业局办公楼和宿舍。
13——葛公庙
葛公庙,亦称梅葛庙,供葛仙翁(染料发明者)。位于遂宁城内政府西街73号,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坐北向南。一进三重,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层层递进,两侧排有书楼、厢房,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典型川中清式建筑风格。庙内有大黄葛树两棵,将前院大坝覆盖。
梅葛庙是该行的会所聚会之处。在民国时期为县卫生院使用,年后为县招待所、武装部等单位使用。年后全部拆毁,修建成武装部大楼。寺庙正名为轩葛庙,俗呼葛公庙,原庙内主像供有轩辕、葛洪等。葛洪座像后面塑有梅杏树,因葛洪坐在梅树下修道,梅杏落在衣衫上染成了梅红色,启发了葛洪以植物根果等发明染料。后人奉葛洪为“葛仙”,又叫“葛仙翁”。故遂宁染整业敬“葛仙”为祖师。
14——萧曹庙
萧曹庙,供萧何、曹参。位于原遂宁县衙正堂,建于清康熙年间,坐北面南,俗称“衙神祠”。内塑萧何、曹参像,龛前塑一卧伏猛虎。以汉高祖“约法三章”定律,含有惩戒作奸犯科者之意;又以《礼记》“苛政猛于虎”句,警示执法者。庙前建有圣谕坊一座,上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蕴含深义。该庙后移至西门外。现白雀寺至山凤寺之间,在石板大路西边建一小庙。有青瓦房三间,塑有肖、曹二像。此系磨面业行会聚会之地。此建筑早年全部拆毁。
15——桓侯庙
桓侯庙,亦称张爷庙,供张飞。位于遂宁百福街北口。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向西,一进二重,双重四合院;由门楼联与戏台、正殿,两侧配书楼。门楼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后为戏台。整个建筑面积约占平方米。张飞是屠夫敬奉的祖师,故屠宰业组建张爷会在此集会。民国时期,地方戏班作过戏园基地,后改为电影院,几经重修,现全部拆毁。
16——四圣庙
四圣(省)庙,亦称紫云宫,位于遂宁城东清平街对解放路之处,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有大殿两重,戏楼一座及厢房,走廊组成双重四合院布局,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此宫庙俗称“四省庙”,实为“鄂、湘、赣、皖”四省人来遂经商修建的会馆,内供奉镇江爷像,匾书“紫云宫”。民国时为搬运公会使用,现为市食品公司改建成宿舍大楼。
17——老关庙
老关庙,亦名武圣庙,供关圣人关羽。位于遂宁城东油房下街,始建年代无考,复建于清光绪初年,坐西面东,为一进两重,原有山门(戏楼)、正殿、厢房。山门、正殿均为单檐歇山式房顶,穿斗式梁架。面阔三开间,直棱式门窗,梁柱施彩绘,柱础用石质抱鼓型,整座寺庙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早年将两侧厢房拆除,解放后山门由人民政府划拨给行政拘留所使用,正殿为果品公司占用。现已全部改建。
该庙临涪江西岸,为防水患,于清道光年间又在城内顺南街紧邻玄天宫建一座武庙,称为新关庙,坐北面南,是一座由山门、正殿、厢房组合成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故遂宁城内有两座关庙。
民国时期为县红十字会使用,20世纪80年代与玄天宫一并拆除,由顺南街小学校修建成教学大楼。
18——杨泗庙
杨泗庙,供杨泗(城隍菩萨的岳丈)。位于遂宁城东门下码头杨泗庙前街,坐西向东,原有戏楼、正殿和两侧厢房构成一座一进两重四合院建筑。正殿为单檐悬山式房顶,抬梁式架梁,四步架六椽栿用四柱,前檐配有廊柱四根,面阔五间16.6米,进深8米,明间5米,次间2.9米,通高6.7米。两侧厢房为单檐悬山式房顶,穿斗式梁架,三穿用九柱,面阔五间,进深7.25米,通高5米。共占地面积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谨严,构筑精巧,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庙内塑有黄道婆——机仙圣母神像,是遂宁纺织业的集会场地。
民国时期此庙为驻军占作白药厂,后来厂迁出后为百姓住宅,年后人民政府划拨作民办小学校舍。
遂宁九宫十八庙在表现公共用途及民间形式方面,既遵守传统法规,又能结合地方风俗,并丰富了民俗文化气息。对于许多老遂宁来说,“九宫十八庙”不仅是当年遂宁城内的一些古老建筑,更是长存于心的难以忘怀的城市记忆。
对于今天的遂宁市来说,“九宫十八庙”虽然早已消失贻尽,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情感精神,却值得我们去打捞、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