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昆雨
几件回归的云冈流失文物
(一)宿白先生与云冈陶眼
云冈流失海外文物回归之路,时有令人欣慰的消息。
年春节将至,一封由中国文化部文物局(年后,更为国家文物局)转来的特别信函寄抵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今云冈石窟研究院前身),信件由著名考古学家、北大考古系教授宿白先生写给时任中国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图2):
济民同志:
您好!
送上云冈石佛陶眼一件,请考虑是否转至云冈保管所保存。此物系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退休董事史协和先生所赠。其来源,据史协和说是他年参观云冈时,用一块大洋购自云冈附近农民的。史还写了一纸说明,一并附上。史过去在我国多年,喜爱我国文物并颇有收藏,近年我国学者去堪萨斯参观者多蒙热情接待,现又送还此罕见文物(云冈大佛遗失陶眼者甚多,但现知传世的陶眼只此一件),殊值称赞。我的意见,请文物局具函致谢,以示郑重。上述意见,局领导如认为可行,英文谢函一事是否可烦史协和的老友王世襄同志代拟。
匆匆
敬上此致
宿白.2.14
图2 宿白先生信函信中提及的史协和先生,又叫史克门(LaurenceSickman,-),也译为“史克曼”“席克门”等,他是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专攻东方艺术史,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充满热情。
年至年间,史克门获得当时中美最大的文化交流机构——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在中国留学深造五年。年春,兰登·华尔纳(LandonWarner)受纳尔逊博物馆委托到中国采购艺术品,他首先联系了正在北平留学的史克门,请他担任助手。从年至年,史克门频繁活动于天津、山西、河南等地,花掉近五万美元,购藏了包括龙门宾阳中洞最著名的皇后礼佛图等绝世珍品。纳尔逊博物馆今天能够拥有世界一流的中国艺术藏品,自当归功于史克门出色的文物鉴赏力与购藏魄力。年,史克门返美后就任纳尔逊博物馆东方部主任,年升任馆长,年退休之际,他将个人收藏品捐赠给纳尔逊博物馆。年史克门病故。
史克门到达云冈的时间是年,他一方面前来参观,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寻找收购佛像的机会。当时云冈警戒严格,已经没有盗凿佛像的勾当,他只用一块大洋从村民家中购得云冈佛眼一枚。
史克门与收藏家王世襄颇有交情。年始,史克门的母亲在北京一所美侨教会学校教授英文,王世襄正是她的学生。年6月,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王先生赴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学习观摩半年,史克门时任该馆副馆长,二人互相交流探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宿白先生在信中建议由王先生代拟致谢函,显然是了解他们之间的这份情谊。
年7月19日,在宿白先生的协助下,这件漂泊海外50多年、承载着云冈石窟营造史重要信息的陶眼,由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解庭藩副所长赴京护送重归故地。此陶眼呈圆锥形体(图3),直径11.5厘米,高14.4厘米,由细腻的胎土烧制而成,大头略凸,圆面,表层涂有厚重的黑釉,略呈暗黄色的球体上另有烧制时留下的近圆形凹坑状疤痕,这是当时眼球嵌入佛眼时,做为粘接岩石的固定点。按北魏云冈当初,并没有额外地给佛像装置眼球,所有的佛像都细眉长目,全然石刻。镶嵌陶眼之事,应兴自辽金时期。辽代重修武州山石窟寺的时间持达半个世纪之久,为主要洞窟中的一些重要佛像安装陶眼,大约在这一阶段完成。
图3 史克门捐赠的云冈陶眼此眼球的原始位置应属于云冈哪一洞窟,哪一尊佛像呢?当前,3D打印技术如此先进发达,只要将此陶眼打印出来,通过排查,对符合预设条件的佛像进行比对即可达到复位目的。尤其第19-1窟主尊倚坐佛像,高7.75米,双眼球均已失落,现留下直径为10厘米至10.5厘米的眼洞,与回归陶眼的尺寸规格基本吻合(图4),列复位对象之首。
图4 第19-1窟主尊倚坐佛像每一件流失的云冈造像背后都有一段被凿裂的痛史,有的辛酸,有的悲怆,有的落寞,有的动荡……比起它们,这颗回归的陶眼,是幸运的。
(二)失而幸得的第19窟菩萨头像
年6月,兼任美国某拍卖行顾问的王纯杰先生在进行一场拍卖会拍品遴选工作时,巧遇一件被藏家声称为云冈第17窟的菩萨头像。资料显示,该像于年先为哈佛大学本杰明·罗兰德教授收藏,后转古董商霍华德·何利斯,年由约瑟芬·韦特斯女士递藏,年曾在哈佛福格美术馆展出过。年,韦特斯的后人委托弗吉尼亚波多马卡拍卖公司将其拍卖。此像一旦流入市场,其踪迹必将消匿。了解这些情况后,王纯杰先生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将此头像购买下来,并于年9月捐赠山西省博物院。
图5 第19窟南壁被盗菩萨头像图6 第19窟南壁菩萨被盗前后该菩萨像头戴素面宝冠,固定宝冠的缯带在两侧结节(图5),当时盗凿造像时未能取得这两个贴近壁面上的系结,那么洞窟中的壁面上现仍应有这部分残留。菩萨面相丰圆,前额秀发分梳两侧,细目长眉,唇薄含笑,经比对研究,确认其为第19窟南壁东龛左胁侍菩萨头像(图6)。年,日本东京青山山本写真场出版发行了山本明《震旦旧迹图汇(云冈石窟)》图集,其中有第19窟南壁东龛菩萨未被盗前的旧照。自年以来,山本明曾数抵云冈拍片,此书出版时间虽晚,但照片的拍摄时间及其所反映的云冈保存状况当为年。因此说,此菩萨像的被盗时间不早于年。
(三)“鲜卑故人”,身安何处?
年,王纯杰先生再次巧遇一件云冈雕像。该像高达26厘米,头戴圆顶鲜卑帽,帽上有宽边箍带,帽后垂饰虽凿毁不显著,但帽筒向后垂落时的折沟非常清楚,人物造型粗拙淳朴,属典型的云冈中期造像风格(图7)。此像原为奥斯本旧藏,后由维克多·豪格递藏,收于维克多和妻子Takako出版的《日本民间传统艺术》,该书与他们年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纽约的日本房屋博物馆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巡回展览有关。
图7 第7窟东壁被盗鲜卑人物造像云冈石窟中,头戴大头垂裙帽,身著夹领窄袖衣,足蹬高靴的鲜卑人形像,云冈一般多见于供养人行列(图8),多数不会刻画出五官细部。我们注意到,第7、8窟中有许多身著鲜卑装的人物形象,他们作为故事中的角色被配置在佛像的两侧,如第8窟后室南壁维摩诘经故事图中的俗众,均头戴鲜卑帽,身著胡服(图9)。
图8 第11窟东壁鲜卑俗装供养人像图9 第8窟南壁西侧故事图中的鲜卑装俗第7窟后室西壁第2层南龛左侧一组被盗鲜卑装人物形像,由盗凿后的残迹看,貌似与此回归造像较符合,惟这一区域人物的面部均有锗色斑迹,而回归造像不具。同窟东壁第2层佛龛两侧也雕有一组鲜卑装束者,这些人物形象面部均无色迹,回归造像最初位置被锁定在这里。佛龛左胁侍下层并排2像,前者头部被凿,由遗留凿痕看与回归造像大致吻合(图10)。其身后另一“孪生兄弟”现仍完好保存,二者相较,造像样式与风格别无二致,应出自同一匠师凿下(图11)。
图10 第7窟东壁造像被盗现状图11 第7窟东壁被盗造像的“孪生兄弟图12 年,第7窟东壁造像被盗前的在年由日本京都原色写真精版印刷社、美术图书出版部珂罗版初版印行的1函70枚散页《大同石佛大观》图集中,此像仍保存完整未被盗凿(图12),考虑到该书的出版时间与拍摄照片的时间略有间隔,那么,此像的被盗时间大致在年前后。
两件流失造像的拼图
对流失造像进行复位研究,是一项过程艰辛、意义深远的重要工作。年纽约亚洲艺术周展上,一件来自云冈第1窟的头像雕刻现身,像高35.5厘米,表现的是英姿勃发的年少型的维摩(图13)。该像头戴平顶筒形帽,长眉细目,蓄三角形短须,嘴角一撇超然的微笑耐人寻味。该像原为德国大古董商EdgarWorch旧藏,后由德裔收藏家Trubner(汉名褚卜纳)递藏,年至年借展于洛杉矶博物馆,现为美国古董商J.J.Lally收藏。
图13 第1窟南壁被盗维摩诘头像图14 第1窟南壁维摩诘像被盗前后此被盗维摩头像特征典型,又有众多历史照片可供参照比对,故其复位容易。很明确,其原属第1窟南壁东侧屋形龛内维摩像的头部。那么,它被盗于何时呢?年9月东京文求堂与山本写真馆发行的山本明、岸正胜的摄影集《云冈石佛》中,收有云冈第1窟南壁图片,照片显示(图14),维摩造像其时尚未遭盗毁。年,英国伦敦出版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喜龙仁编著的《五至十四世纪的中国雕刻》,图录中也有云冈第1窟南壁照片,维摩头像依然完好无损。年在德国柏林出版的JrgTrubner:zumGedchtnis,KlinkhardtandBiermannVerlag,Berlin图录中,此维摩被盗头像赫然见于该图集中。山本明与岸正胜是于年至年间四次前往云冈拍摄的,喜龙仁抵云冈石窟考察则是年的事情,因此,该像被盗的时间约于年之后,年之前。
云冈第1窟南壁东侧雕一屋形龛,龛内大大小小人物的头部均遭盗毁无存。维摩居中倚坐于方形床榻上,上穿交领半袖衣,领襟镶边,衣服上阴刻弧形纹,袖口宽博。左手前举,右手后撑。后面有二人,穿通肩衣,双手合掌,应是比丘形象。维摩身后雕背屏,上方有一供养天。他的左前方雕一菩萨装人物,身形既矮又小,侧身倚坐于方台上。上身披十字交叉帔帛,下裙贴腿,左手平伸,右手上举,似正在与维摩对话交流。已见诸论中均指认其为文殊菩萨,并称此画面为“文殊问疾”的故事内容。
此处便出现了文殊与维摩的尊格问题。云冈石窟中的文殊与维摩雕像,自云冈中期最早开凿的第7窟南壁首见以来,二者的尊格是对等的,不分主次的,作对称式布局。这一模式一直沿用于云冈晚期乃至之后的整个北朝佛教雕刻艺术,包括对称雕于佛龛两上角或者分列两壁遥相对应等形式,都流衍于云冈第7窟这一模式。所以,此处人物造型比例上反差极大、尊格明显低于维摩的菩萨装人物是否为文殊,尚有待思考。
年美国纽约阿波罗出版社再版的《中国及远东艺术》(ChineseandOtherFarEasternArt)一书中收录了年至年间卢芹斋、山中商会两大中国及远东艺术藏品公司的拍卖品目录。其中,卢芹斋提供的幅藏品中,有一件编号为的飞天造像,并注明“河南龙门石窟6世纪灰砂岩雕刻”出处。该飞天像高30.48厘米,头梳高发髻,右手叉腰,左手托一钵(图15)。上穿短襦,下著大裙,腰束带。事实上,这是来自云冈石窟中的一件造像,不过那只雕得比腦袋还大的钵着实很怪异,有的文物鉴定专家直指其为赝品。
图15 第1窟南壁被盗飞天图16 第1窟南壁飞天被盗前后同样还是依托山本明《云冈石佛》、喜龙仁《中国雕刻》两著图录,在第1窟南壁未遭盗凿前的照片上,惊讶地发现,该窟南壁东侧屋形龛脊顶左上角有一托钵飞天,经反复比对,确认其正是此流失的托钵飞天造像(图16)。这也说明,该像被盗于年以后。并且,他身后另雕一飞天,手中托举着更大的器物,可惜照片中只取其身体一半,具体内容不可辨识,或其也为钵。托钵飞天虽飘浮于佛龛之外,却与此维摩故事图关系密切,并且是该故事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内容。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凡三卷,计十四品,其中《香积佛品第十》讲的是维摩诘运用不可思议之神通力,给大众示现自己的化身到众香国请回香饭供诸闻法菩萨用食,借此方便,演说佛法。经云: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是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熏毘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3]
第1窟南壁东侧形龛内的雕像,表现的就是《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的故事内容。画面中托钵的飞天是维摩化身的菩萨,其身后随行飞天手中若亦托钵,那就代表从众香国同行而来的菩萨。龛内与维摩对坐的人物不是文殊,而是舍利弗。同样故事题材内容云冈另见于第32-12窟,该窟西壁形龛上方左侧,维摩头戴尖顶帽,外披大氅,右手执尘尾,左手扶隐几半倚半坐(图17)。龛额中央二飞天共托一钵起舞,龛上方右侧本对应有一菩萨像,但该龛右半随前立壁坍毁已不存。
图17 第32-12窟西壁香积品故事图流失造像复位研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如果能将更多的流失造像重新复位,亦不知还会拼合出怎样美妙神奇的故事。
来源:南山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