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
音频学习:
课程全文:
诸位长辈、诸位同仁,大家早安。
我们接着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我们讲到俞公经过灶神爷的指点,他也是发勇猛心,要止恶修善,希望能够真正扭转他自己的命运。他也很慎重,在隔天元旦的时候:
修行不发勇猛心、立决定志,要想突破还真是不容易。所以他自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所以:
那也是对他自己的毛病习气做最好的提醒,因为灶神爷告诉他第一个严重的习气是“意恶太重”所以“净意”,清净自己的意念、意业。《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所以意要纯净,行要纯善,所以一言一行,这个善就是能利众。所以他是下定决心:
下定决心要调伏这些妄念、习气。但是一开始的时候,这也是修行的必经过程:
会怀疑,怀疑经典、怀疑自己、怀疑他人,或者会懈怠懒惰。这个“惰”字是我们修行当中的大障碍,经上讲到“菩萨唯一善根,精进”,精进不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会往后退了,所以这个精进很重要。我们看《无量寿经》当中,好多次提到精进两字。“”无常是迅速,不可以懈怠。“虽一世精进勤苦”,这一生好好用功不懈怠;“须臾间耳”,这一生功德圆满,“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不要再轮回了;“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往生就是无量光寿了。
大家听到这里怎么都没有笑容出现?是不是怀疑自己能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是真语者、实语者,我们真正肯干是决定有把握,怕的就是不能精进。
所以《无量寿经》里面太多的话都是提醒我们精进。“少欲知足”,不要再贪求任何东西了;“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你无倦就是不懈怠了。“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起心动念,所有的言谈都跟经典、跟往生相应,不讲闲话,闲话讲多了,是非就来了,是非一来,轮回心又造轮回业了。
其实我们可以很冷静看看,我们昨天一天起心动念都想些什么,就可以推断我们会去哪里了。比方说,昨天都是想儿子、都是想孙子,会去哪里?那铁定轮回。这一次你当奶奶,下一次他当奶奶,是吧?一定是这样的嘛。我认识一个朋友,她的婆婆往生了。结果往生当天她就作梦,梦到一只猪,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发现她那个孙子很像她婆婆,结果一想,她这个孙子属猪的,十二生肖属猪。一想,你看这一家人就是情感舍不下,最后就在那里牵绊,就在那里互为亲属。
但是大家再冷静想想,虽然互为亲属,可是坦白讲,越堕越严重。很抱歉我没有神通,不然我就把三千年前的样子给大家看看,这是我很愧对大家的地方。假如这三千年前一现,原来当时候,我们都是在佛陀座下学习的学生,结果现在变这样了。娑婆界退多进少,要高度警觉!
我们就举一个历史人物,大家都知道的苏东坡先生。我们在座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苏东坡先生的学问,他的道义也比我们强。《德育故事》里面,他积攒了多久的钱买了一栋房子。结果买了,刚好当天经过一个地方,看到一个老太太哭得很伤心。他是为人父母官,他就问,“老太太您怎么哭得这么伤心,什么事情?”老太太说,“际遇很差,家道比较衰微,结果把祖上传下来的房子都卖了,心里想真对不起祖先。”苏东坡先生问,“你那栋房子是在哪里?”老太太说在哪一个地方的某一栋楼。苏东坡先生一听,就是我今天买的那一栋,他当场把这个房契撕掉,“老太太,你回去住吧。”这个房子就还给她了。
诸位同仁,我们有这种豪气吗?这种道义吗?你存了二十年的钱买了一栋房子,最后看这个老太太哭得那么伤心,“老太太送给您,回去住吧。”我们做得到吗?这样的道义,尚且在六道当中不断的往下。苏东坡先生的前世是五祖戒禅师,他没有那种修为,怎么那一世会有这么高的学问?但苏东坡先生的再下一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官。再下一世还有记录,接着就没有了。那这个例子就给我们警觉,要退转是非常容易的。
诸位同仁,我们别说别的,就看我们这一世就好了。二十几、三十几、四十几,都成年了才开始接触圣教。而且不说别的,光是这几十年所染上的习气,我们现在除去了几分?就不要谈提升灵性了,就光是这一生染上的习气要对治,我们不痛定思痛,其实还是被它牵着鼻子走。大家要冷静,不能说我做了很多好事,那些好事是炼我们的心。事情做很多了,事情看起来做好了,心坏了,大有人在。越做,贡高我慢来了、邀功来了、自满来了、强势来了,这个是不善修行。所以佛门那一句“历事炼心”,重要!我们在娑婆界,有一贪爱不能放下,临终被此爱所牵。这个贪爱什么时候放?
诸位同仁,今天晚上大家静下来,夜阑人静,想一想,我还有对什么人事物有贪求没有?别说别的,面子放不放得下?都得要尽心尽力调伏习气才叫精进。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说,“以调伏习气为精进”,这是老人家慈悲的开示。不要让我们的修行通通落在相上做样子,不行的,调伏习气叫真精进。
其实俞净意公的启示也是这样,不能专务虚名,不能做个样子给人家看。所以这里讲到“非疑则惰”,这个“惰”字我们要高度警觉。所以曾国藩先生讲了,看一个家能不能兴旺,不要说家,身修而后家齐,家能不能兴要看身能不能修。所以这个家,看它会不会兴还是衰,看三个事情,其实人的修养能不能提升,也是看这三个事情。第一,看睡到几点;第二,看有没有劳动。其实就是勤奋,其实就是不享福。享福容易堕落,享福就觉得应该的。
其实诸位同仁,我们现在有没有在享福?很享哦!很多大陆来的同修,来到这里都说,“哇,这里是天堂。”这个衣服也不用自己洗,住的房子都挺大的。住天堂好不好?告诉大家,天界不好玩,一享福,从天上掉下来,在哪里?你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所以六道里面人道最好修行,不是天道,那享福太容易。
我们不要说别的了,我们就说我们的老同仁,庐江的同仁,现在马来西亚生活环境比庐江好,我们的道心有没有比庐江那时候更切?也不要说这么远,我们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的种子教师培训的同仁,当时候中心都没建好,你看我们多克难,在那里修学,连《幸福人生讲座》都是挤在净居院办,有没有?你看没有很大的房子,没有很大的会场,可是那个时候我们道心、道力,悲心真切,一点都不觉得累,很认真。
后来大楼盖好了,分宿舍,一分下去那宿舍都挺大的,两个人住得很宽。结果在那里讲,他那一间阳光比较多,我这一间阳光比较少。你看建道场的时候,大家都是菩萨;道场建好了,大家都是罗刹。你没有高度警觉,人在福报当中能修,谈何容易。“顺境磨炼人,逆境淘汰人”,其实没有人能淘汰我们,都是我们自己淘汰自己。自己自欺、自堕,别人很难帮得上忙,为什么?帮忙变成结怨。因为我们不能接受,人家一劝了反而看人家不顺眼,人家真修行,不再造新殃,算了、算了,不跟你结怨。所以除了要有雅量接受别人的提醒之外,更要自我高度警觉才好。
所以刚刚跟大家讲到的,假如我有神通的话,问题是没有了,一放到我们三千年前,法相庄严,披如来袈裟。现在这一生,几十年染上那么多习气,跟当时候三千年前比起来,真的想到这里,真的明白这个真相,痛哭流涕,痛定思痛。所以曾国藩先生讲的要早起、要勤奋,不能什么都帮我们准备好,享福了,堕落了。
再来,看有没有读圣贤书。诸位同仁,人不提起正念就是妄想纷飞,你不念佛念经就是打妄想,这是真实情况,怎么可以不在念头当中精进?三时系念有一句话很重要“须臾背念佛之心,刹那即结业之所”,这句话大家记起来没有?这个很重要,要记。大家默写《弟子规》有没有越来越进步?有没有?有没有上一次,“你看我默写才错十几个字而已”。很好,有进步。《弟子规》默完了,再默印光大师开示。大家不要以为《弟子规》默完,终于交差了。我们不多读这些经典,多提起正念,邪念一个接一个。所以给大家预言一下,你已经背了《弟子规》比较熟的,印光大师开示要背起来,还有这一些平常给大家很啰嗦的句子要背起来。大家别嫌我啰嗦,因为《弟子规》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这不啰嗦,阎罗王还要记我一账。
“须臾背念佛之心”,这个“须臾”是一刹那的时间,没有提起佛号了,“刹那即结业之所”,当下不是念佛就是打妄想、就是起贪嗔痴慢疑了。那个念头就是一颗业习种子,一个贪嗔痴慢的念头当然感恶果、当然感三途、感六道轮回。一句佛号,一声佛号一声心,一句佛号就是感应西方极乐世界的净业,怎么可以松懈?所以大家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要念佛,或者是念经。
你说经太长,我背不起来。你可以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每天走路的时候,“不相乖异”,念到眼泪流下来,我跟西方三圣、跟清净海会佛菩萨不分开了,从今天开始不分开了。“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可是很重要,要“都摄六根”,要把妄想纷飞的心要收摄回来,止在佛号、止在正念上。要用颜子之四勿:“非礼勿视”,别乱看,收回来;“非礼勿听”,别乱听了,收回来;“非礼勿言”,别乱讲了,收回来。都要在这个六根当中下功夫,心才静得下来。你不收摄六根,一定是妄想驰逐的。所以大家要在这个意念当中正念分明,念经、念佛是好方法。
所以曾国藩先生这三点好。好归好,那是道理,解行要相应,好,怎么变成我们个人的生活?怎么变成我们团体的纪律?变成团体纪律才有道风、才有学风。我们没有学风、道风,自己都提升不了,还弘护正法,那我们不是自欺欺人?
诸位同仁,我们现在我们自己团队的学风、道风,能不能保证任何一个人进到我们的团体,他的道业可以提升?我们先不要说现在有人进来了,我们就问自己就好了,我们在这一两年的岁月当中,道业是升还是降?假如我们自己都没有把握,那我们现在还找一大堆人进来,为什么?找他进来帮忙干活。这是我们的初发心吗?那我们只看到事,有没有看到人?我们只看到事,那对人的慈悲心、对人的供养在哪里?那我们只看到事,我们著在事相上,我们有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灵性?我们有没有办法护念进来的人的灵性、道业?这个都是要思考的。不然我们跟西方那一些企业家,只看到他的钱,把人都当作工具一样用,那我们跟他有什么两样?
本质上我们的慈悲真诚心没有从内心里面发出来,利益人的心没有发出来,我们只看到事相而已。我们在学校教书只看到成绩,有看到孩子的心在滴血吗?人一著在事相当中,执著出现了,真诚慈悲心提不起来。
我最心痛的事情是同仁离开了团体没有受益,而且还造成误解。坦白讲,假如再有一个这样的同仁,我都觉得我在造孽,我真的没有资格做弘法利生的事情。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我要跟老和尚请辞了,老和尚,我德行严重不足,我护念不了人。这是真实情况。我不能因为做了很多事情,自己跟身边的人的道业都护不了,那我是自欺又在欺人,我更不能欺老和尚。修行要先打破自欺一关,才有可能谈得上修行。
那我们首先不是先找一大堆人进来,人家一进来,看我们修得不好,又生一大堆烦恼,我们怎么对得起他这个法缘?首先要整顿我们自己,内部的道风、学风要建立起来。真的我们道风、学风真建立起来了,真想修道的人自己来了,不用你去找。世间都是招感的,不是强求来的、不是攀缘来的。
好,道风在哪里?《弟子规》我们要落实,刚刚举的曾国藩先生那三点我们要落实。我们要读经、我们要听经、要读圣贤书,那我们每一个同仁的修学通通要有规范、要追踪。悠悠放任,日子在过很快,二、三十岁以后那个一年过得好快,真的像那个闪电一样那么快。所以我们有基本,每一个同仁都要学过哪些经典,我们会慢慢来要求。最重要三根,《了凡四训》这个都要学扎实。
再来,早起。统一,一开始不会太早,一开始太早,可能大家受不了,慢慢调整。可能一开始统一最晚六点起床,过一段时间五点四十五分起床,再来五点半。你不能早起,谈不上精进。还有劳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劳动的项目,动起来。我们要有古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个都有很深的含义在里面。我看我这么讲,大家的表情都不大一样,有些人笑得很开心,我想那个笑得很开心的是真想修道;有些人脸色很难看。没关系,只要肯做都能提升,“有安而行之,有利而行之,有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反正最后还是达到了那个目标,没关系。当初是勉强行之,勉强到最后也变自然了。
道风一定从力行当中来。所以现在跟大家在交流这个俞净意公,都要把每一句的精神变成我们的修学、变成我们的处事待人接物。所以您看俞公的精神很好,他看到自己:
他的决心没有退。
他得先从自己的决心当中下功夫。
这个就是尊重己灵,这个就是发耻心,我不想再糟蹋自己了。
这个是什么心?勇猛心。就是《了凡四训》的三心,都在这些精神当中。一个人能精进,念生死苦、念地狱苦,这是非常重要的动力。所以:
至诚恭敬的心念观音圣号。
他发这么勇猛的心,那每一句观音圣号都得佛菩萨加持,这感应是不可思议的。佛菩萨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已经证法身了,我们的念头他完全能够感应到,这个“阴相”就是暗中加持护念我们。所以一句弥陀圣号,感得一切诸佛菩萨加持。
诸位同仁,最低标准:每天早上要念佛号一百声。而且每一声要摄心,不能变成功课,不能变成应付的心态、交作业的心态而已,这样就是早上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佛菩萨一次。这样没有功德,还有罪过。真实心对自己,不自欺,接着是不欺人,不欺佛菩萨。这个念法依照印光大师十念法。这个文章有发给大家,大家好好看一下。还没有发到的,可能是那个时候发,大家没有在skype上,我们请宝科再发一次。好好印祖的这一段开示,护念我们这一生的道业,很珍贵。
不敢欺骗自己,也不敢放肆念头,这个就是畏心。知道起心动念,身边都有司过之神、司命之神在记录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就不敢造恶了,深明因果。所以这一段话是发心,羞耻心、勇猛心、敬畏的心发出来了。心发出来了,接着要落实,心行一如,接着就是行持了。行持从哪里下手呢?念念利益人的行为,所以:
只要觉得能利益人、帮得到人,非常欢喜,助人为乐,这种心发出来了。这个是讲到自己的行持,发心了不能是发空愿,落在处事待人接物,念念救济利益人的态度。好,今天先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