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滑雪”、“靠山屯”
“铁锅炖菜”、“二人转”
晋城新晋网红拍照地
葫芦谷你们都去了吗
近日
网红地又有新发现
这次
可能与武则天有关
……
文图:郭平和
编辑:王瑞
还记得小编为您推荐的
葫芦谷!晋城新晋网红打卡地
老铁们都喜欢的地道陵川味儿
(点击查看)
这个网红打卡地又有新发现啦!
在谷内一处距地16米高的石壁上
发现了精美的唐代摩崖造像
让人兴奋的是
葫芦谷摩崖造像“一佛六胁侍”
的规制民间罕见
根据摩崖造像题记等内容推断
该处造像很可能是
唐代皇族后裔所为
葫芦谷名字的由来
葫芦谷是“圪塔村”的别名
位于陵川县城南18公里处
的潞城镇境内
村内四面环山
从高处看仿佛一个大葫芦
因此又称“葫芦谷”
葫芦谷发现盛唐时期的摩崖龛(kan)群
村西有石壁高35米,距地16米高处
发现一处盛唐时期的摩崖龛(kan)群
这里现有石龛五个
香炉一鼎
最大的石龛(kan)高宽约有1米左右
小一些的石龛(kan)约80厘米见方
石龛(kan)虽小,却雕刻华美
各龛(kan)的雕像均呈现出
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葫芦谷摩崖造像
规模虽不甚大,但内容丰富
根据现在可识别的
三处造像题记的年代
分别为神龙元年(公元年)
开元五年(公元年)
及开元二十八年(公元年)
从而证明这里确是一处
盛唐时代佛教雕像的优秀之作
摩崖龛(kan)的结构
摩崖龛(kan)群分三层,六部分,按三、二、一倒金字塔形排列。
除上层中间龛外,每个龛上方都有不同形状(条形或方形)的洞,可见当初是有檐搭的,十分可惜的是,由于千年风雨的侵蚀,龛顶附属檐搭已不复见,部分文字也已残损。
摩崖龛(kan)在民间的
摩崖造像中是极其罕见的
摩崖龛(kan)上层三龛内均
雕有一佛六胁侍七尊像
尤其右面第一龛
上雕有飞天造像
下雕有二神兽、二童子
共11个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这在民间的摩崖造像中是极其罕见的
在民间的造像艺术中
大多为三躯一组
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
亦有单佛一龛者
或一佛四胁侍的五尊像
在我国北方只有敦煌莫高窟
洛阳龙门石窟有一佛、二弟子
二菩萨和二天王的七尊像
简单介绍一下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唐朝时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的营造日渐兴盛。龙门石窟则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后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历代大规模营造,也是在唐代达到鼎盛。而南方只有杭州将台山石佛龛为一佛六胁侍的七尊像,雕于后晋天福七年(公元年,吴越王钱佐时代)。
莫高窟、龙门石窟都是历代皇室营造,将台山石佛龛也是一方诸侯所为,在民间摩崖造像中一佛六胁侍的七尊像实属罕见。
葫芦谷摩崖造像
虽然比不上上述三处
窟雕的规模宏大
但是一佛六胁侍的规制
一点也不比他们低
这是为什么呢?
葫芦谷原居民皆出李姓,他们的祖辈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武则天临朝称帝后,有一位皇子在其叔王的唆使下,联络了其他几位宗室兄弟密谋推翻武周政权,但最后却只有他自己出兵,其他共谋者以及叔王,没有一人响应。等到武则天调遣十万平叛大军兵临城下,他才知道上当受骗。这位皇子大惧,让其亲信带着幼子出逃,自己闭城自守,最后寡不敌众服毒而亡。葫芦谷中李姓人家自称就是这位皇子的后裔,当年逃到地绝人稀,秘不通外的葫芦谷得以躲过武氏追杀,延续至今。
后来李隆基即位,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当时世风崇佛,李家认为躲过劫难皆因佛祖庇佑,摩崖刻石,以彰佛功。作为皇室后裔,摩崖造像使用一佛六胁侍的规格当然是顺理成章的。
摩崖造像题记,第一个清晰可辨的名字为李冲,时间为开元廿八年四月廿三日。
资治通鉴记载:“开元二十八年:是岁,天下县千五百七十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西京、东都米斛直钱不满二百,绢匹亦如之。海内富安,行者虽万里不持寸兵。”由此可见当时人民之富足,社会之安宁。
葫芦谷摩崖造像考证
摩崖龛(kan)群分三层
六部分,按三、二、一倒金字塔形排列
最下层是一个香炉龛(kan)
再下面是题记
在香炉下面竖排着六行字
内容大概是两部分:姓名和时间
姓名有李冲、□□□、陈思顺、陈恭顺、□芝、张琼等;时间为开元廿八年四月廿三日、神龙元年九月一日、开元五年十月一日;陈明彻刻。
经过这些考证
我们的作者又推出一些结论
作者总结
1.此处摩崖造像雕刻年代依次为中层(左)神龙元年(公元年)、中层(右)开元五年(公元年)、上层及底层全部完工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年);
2.此处摩崖造像是以李冲为首的民间个人行为;
3.此处摩崖造像属于盛唐时代的摩崖龛群。
此外,据村中老人回忆,造像不止此一处,有些可能已被损毁。经过仔细查找,果然在一户村民的房后约六七米高的崖上又看见一个小龛,顺着石崖的裂缝可以攀爬上去。小龛为三躯组像,旁又有一更小的单佛一龛。龛下题记铭文,小龛下有铭文依稀可见。从“主母、弟、侄男、合家大小”等看出是家族所为。
总之,葫芦谷造像艺术有着明显的民俗化趋势,“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既富于写实,又采用了民间艺术中想像丰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民间佛教造像艺术的独创精神和独特风格。
摩崖造像题记以李冲为首,史载李冲乃越王李贞之长子,封号为琅琊王,职博州刺史。幼好学,勇而才,起兵反武失败,溃逃时唯家僮数十从之,乃走博州,为当关(门官)刺死(见新唐书卷八十)。
此李冲疑为琅琊王,据我推测,李冲根本没死,而是假死以脱身。而博州乃今山东聊城,距葫芦谷并不算远,李冲辗转来到葫芦谷是很有可能的。
看完好期待
想去滑雪
想吃铁锅炖菜
想看二人转
更想去见证历史
葫芦谷
我来啦
晋城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