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来过一次龙门石窟,但那时还小,只觉得都是石头佛像。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以及对历史更多的了解,此次再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那个窟龛、10万余尊佛像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洞窟和石像,而是一部生动磅礴的历史史诗。
龙门石窟夜景继续我们看完莲花洞后,来到大卢舍那像龛下。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全国石窟中唯一劈开山崖,依崖雕凿的大型群雕,是龙门石窟造像群的代表之作。
不过来龙门看石窟不光能饱眼福,对体力上却也是个考验,它不像云冈石窟都是在离地面不高的位置雕刻的佛像,龙门的大型窟龛都需要爬上不低的台阶,大卢舍那像龛尤是。
这并非当时的工匠们要难为自己,而是我们说到龙门两山是极易被水溶蚀的石灰岩,正是工匠们一次次的失败和经验总结,才发现要靠上一些的位置才能成功雕造大像,而他们也是百般寻找与研究才发现西山中部这块浑然天成的巨厚石灰岩可雕巨佛。
卢舍那大佛所在的佛龛奉先寺南北宽约36米,东西深约40米,整个佛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这是九尊造像各自独立而又浑然一体。主尊卢舍那佛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叠色式莲花座上,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也是十万余尊造像中最大的一尊,光头高就达4米,耳朵长1.90米,比一个普通人的身高还长一截。
造于盛唐时期的卢舍那大佛是唐高宗时期所始建,因皇后武则天尤为崇尚佛教,咸亨三年(公元年)武则天为该像龛捐助脂粉钱两万贯,三年后奉先寺竣工。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年)除夕,时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则天亲率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主佛卢舍那的开光仪式。
传说该卢舍那大佛就是依照武则天本人的相貌塑造的。“卢舍那”一词源于梵语,意为光明普照和智慧圆满,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在各地寺院的佛像中都不乏卢舍那佛的造像,然而他们都没有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更趋于女性化,面颊丰满圆润,头顶有高肉髻波状发纹,双眉弯弯,犹如新月,小小的嘴角略向上翘,带着隐隐的一丝喜悦,宛如一泓秋水的双目微微向下作凝视状,流露出安祥与和谐,洋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