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龙分享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系列十五

原标题:刘海龙分享: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系列十五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之十五

刘海龙分享

刘海龙,网名大佛,盛世收藏论坛“金石碑帖.古籍旧书版块资深版主。拓本爱好者。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现收藏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多年。

长安佛韵石刻艺术馆展出西安碑林精选出的件佛教造像,陈列分“众生祈愿”、“宝相千颜”两大主题:前者主要展现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碑;后者展示唐代安国寺造像等佛教单体像和头像。

唐断臂菩萨

高厘米

西安北郊唐代大明宫附近出土

造像头部、两臂及膝下均残断,残高厘米。菩萨上身袒露,斜披帔帛,长发三缕垂肩,下身着裙,腹部微挺,身体重心侧向左边,项饰精致华丽,衣纹线条简洁流畅,特别是左肩斜披薄纱,腰束薄柔衣裙,腹前系结,自然精妙,颇具韵味。造型简明利落而又非常细微准确,体态优雅娴静,华贵而含蓄。整尊造像趋向女性化但并不过于强调女性特征,是一件受到印度菩萨样式影响的艺术珍品,体现了中和、典雅的东方美学风韵,这尊残像被称为“东方维纳斯”。

菩萨残像是年出土于西安火车站附近,这里是唐大明宫的遗址范围内。从这件藏品石质之好、体量之大、雕琢之精可以看出它原是皇宫内的供奉之物。而残缺的原因可能和会昌法难有关。唐代的宗教政策比较宽松,盛唐时期佛教发展极盛,佛寺经济的极度膨胀影响了国家税收,政府渐渐产生毁灭佛教的意图。到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年)时,下令拆毁庙宇,勒令僧尼还俗,这件菩萨残像就很可能是毁于这次灭佛运动。

唐代持弓天王像

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高69厘米,宽厘米

造像虽然头部已残缺,但健壮的身躯和生动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唐代工匠技艺的精湛与高超。天王形体魁伟,肌肉虬劲,威武强悍,身穿铠甲、腿裹行毧、脚穿战靴,俨然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将。天王将弓箭紧紧的握在手中,骄傲的坐在被降伏的夜叉背上,显示出力拔山、气盖世的气概和魄力。夜叉则是双手交叉在前,托起头部,表情十分痛苦,似乎还在做最后的挣扎。整座雕像在充分展现天王的力量与强健中,又有几分精致与细腻。造像衣带自然而逼真,以流畅的线条从天王胸前绕过形成在空中飘舞的状态,从而增添了整尊造像的动感和活力。

在佛教中,“天”是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所得到的殊胜果报。一般说到天王,人们自然会想到四大天王。在印度,四大天王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将,他们的出现时间早于佛教的形成。后来佛教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护法天王。佛教认为我们居住的世界中心是一座须弥山,在须弥山半山腰的犍陀罗山中,各住有一位天王,他们分别是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各自率领着八大神将守护四方天下,一般被人们称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不但是佛教的护法神,又是下界众生的保护神。这尊天王虽没有四大天王十分明显的造像特征,但依然是作为护持佛法、保护寺院的护法神。天王的雕刻形象在中国大约出现于北魏时期,他们脚踩恶鬼或夜叉,起到守法正法、镇邪除妖的作用。

感谢墨香阁大力支持

传拓技艺正定非遗

墨香阁的人文旅程

非遗传承人简介:刘秀峰,河北石家庄市正定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秀峰,墨香阁创始人。河北金石拓片博物馆馆长(筹备)。墨香阁创建于一九八九年,由当代书法大家黄绮先生题写《墨香阁》匾额。墨香阁以书画装裱和收藏为主要载体,传承中国文脉,承接金石之文化,其收藏的金石珍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其中碑志、造像、秦砖汉瓦印章等数百件,期不乏至臻上品。藏拓近万种之多。刘秀峰先生,几十年苦心经营,不断追求,收藏其金石珍品现已成规模,不断受到文化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