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和感恩,一般信众到寺院里烧香礼佛,都会选择在佛前做些供养,以积攒功德。不论是供养钱财,还是供养物品,最重要的是要有那颗发心供养的清净心,不盲从、不功利、不强求,随缘随心,即是利益。我们要明白,不论自己供养什么,佛菩萨是不会用的,所以我们切莫有和菩萨做交易的打算,信佛不是搞贿赂,佛菩萨不会因你供养的多寡或者贵贱而生分别心、区别对待。
经典里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我们在佛前供养,不是为了要从佛菩萨那里换取什么,而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利他心,不再自私贪婪计较吝啬,当我们的心量越来越大,越来越有慈悲心的时候,会发现自身的福报也在剧增。心中有良善,才能功不唐捐,切莫执着形式主义。因此,看似是在供养佛菩萨,实则是在供养我们自己,供养一切众生。
不论我们供养什么、供养多少,有一份真诚清净的心就是大功德。带着清净心去修福培福,才能真正得福。那么,佛前都可以做哪些供养呢?有供花、供果、供香、供灯、供水、供乐等等。每一种供养都代表一定的法义,可以启发众生。很多人对佛门常识也不太了解,难免会出错,有失恭敬。本篇文章,小编就先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佛前供花果的含义以及几点常识,希望大家能受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首先,佛前供花,“花”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花开结果,种下善因才会结善果,启发众生要敬畏因果、广修善业。“花”自古以来就与佛门有深刻的渊源,佛陀当年于灵山会上“拈花”传法,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开启禅宗法脉的传播。佛陀出生、成道、涅槃,皆有天女散花。佛门里许多佛菩萨也常常手持莲花弘法渡人,因此,佛前供花,功德无边。
花清香美好,代表我们纯净善良的内心。《三世因果经》里说道:今生貌美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今生以花供佛,来世可修得美貌容颜。我们在佛前供花,选择清香美好的花为宜,比如百合、太阳花、康乃馨、玫瑰、小雏菊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不过要及时换水修理,及时剪掉多余的残叶,以恭敬庄严佛菩萨宝像。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选择供养干花或者塑料假话,美好干净皆可。
佛前供果,除了代表佛门里讲的“因果”报应,还包括修行者的果位。在佛教里,通过修行,可成就三种无量功德,分别是阿罗汉、菩萨和佛。其中,佛果位最殊胜、最圆满。菩萨和佛都属于大乘佛教,功德都不可思议。
我们常说信佛不如学佛,学佛不如成佛,若能明心见性、觉悟成佛,究竟涅槃、离苦得乐,不住轮回,才是最大的福报。佛说,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是未来佛,故而我们在佛前供果,也是在时刻提醒大众要不断精进修行,早得正果。
佛前供果,水果要有质量,不要有任何破损或者腐烂的现象发生,如果在上供过程中发现水果变质,也要及时撤换,否则功德不圆满,也是非常不如法、不恭敬的。水果的种类没有要求,一般市面上的水果皆可,如苹果、香蕉、橘子、梨、葡萄等等。这里要提到的是,“梨”并没有民间所说的禁忌,“梨”在佛门里代表“离苦得乐”,是吉祥的寓意,大可放心上供。只是像榴莲这种气味不太清香的水果,不利于大众生清净心,最好不要拿来供佛。
在数量上,不必贪多,装满盘子即可,摆成合适的造型,以庄严道场。一般一天到三天一撤供,撤供后的水果,可分享与他人食用,以布施福德。撤供后,果盘要及时擦洗收回,不可将空盘摆在佛前,那是非常不好的。不论是在自家佛堂还是在寺院,一切供养,源于发心,心中有善,念念皆是清净,处处都是功德。愿正法久住、广利有情。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