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大足宝顶石刻

陕西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211017/9570624.html

寅虎开坛

寅虎开坛

走进宝顶石刻:大佛湾的第一尊雕像“寅虎开坛”坐东南朝西北和九大护法神龛并列,一展道场的开篇:大佛湾过去的入口、出口都在这里。

为什么会是在这里呢?因这个坛场是赵智凤按《大轮五部咒》真言内涵精密构思设计的“密法坛场”。宋代建寅(见附件1建寅),寅为始来丑为末。佛门讲轮回,离生,重12地支的时空布局,视始为末来,末为始、离生不二、故而,进出口自然都在一处了。

万物衍生始于寅!《西游记》开篇中就有段天地万物衍生过程的文字,它是这样描写的,“......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见附件2万物衍生)

其实寅虎这里就是以属相代表寅会,还可如下解读“寅时东方天蒙亮,阴阳交合一线上、鬼门生门均一念、寅虎护咒吼雷天;飞盘布局九护神、五佛四菩均显灵、方便究竟迷化悟、寅虎消灾遁甲寅”。

看这虎张开大嘴,吼声如雷。实为在表“吽”,这个“吽”(偏旁口为虎啸,牛为牛哞,两字合为一字,读“吽(hong)”)吽字,形若阿閦(chu)、心作僧坛。它就是金刚虚空藏,东方阿閦佛。(另这虎[合*牛],译成总持的真言。也可以说是唵,也可以说是吽)

如按密教的名法及“密部五咒”的密意、“吽”口型表咒,此咒有四教义:“出生”义,什么都可以从这个吽字生出;“维护义,念这个字护法善神就来维护你了;“消灾”义,你有什么灾难,诵这个字就能消了;“成就”义,你无论求什么,诵这个字都可得以成就。

由此,宝顶石刻入口自然就出现了始有“虎张大口”首刻,末有“12牧牛”尾图,还有寅虎联九大护法神龛中各属相(众生)与各自的护法对应的事相(虚空藏对应虎牛)。

我们再从寅虎这尊雕像的位置、朝向及寅虎紧靠九大护法龛边陪衬的寓意,我们不难看出大轮五部咒及宋代建寅历法(夏历)对赵智凤建坛的影响,使其布局第一神龛时,自然以寅时之始、人鬼(黑白)之界(寅会生人,生兽,生禽)为佛化的前题,重点突出九大护法(五佛四菩萨)与众生属相上下对应之感应,彰显各护法的职能,以示大众:“虽法界森严、但护法是摧毁魔障、驱恶传善,点化觉醒、护法杨善的诸佛化身,众生及非人在这里均有自己护法”的理体。

同时,寅虎还与牛图相靠,实为对应虚空藏,看似一龛。十分巧妙的达到了遁甲(寅)的效果及“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的佛理”。这样一来九大护法接下来就好解读了。

张策

年9月

附件1、建寅

正月建寅,这是历法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出自《淮南子·天文训》直接的意思就是“正月从寅开始计算”,然后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排列下去。这是传统历法中,岁首以“寅”开始的源头。目前采用的“阴历”“旧历”,指得就是“夏历”。据相关记载,夏商周三代,关于“建月”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夏历,正月建寅;商朝,正月建子;周朝,正月建丑。

夏历,是使用最久的旧历。经历过商周两朝后,汉朝也就恢复了夏历,至今仍在延续。所以,一般涉及到传统岁时历法,提到的都是“正月建寅”。那么为何会是这样呢?

其实这与古代的天文星象有很大关系,而与“北斗七星”的关系最为直接。据《史记》载“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也就是说,在古代,确定时辰、四季、方位的都有赖于对“北斗七星”的观测。

我们所在的位置,位于地球北半球;因此所能观测到的天文星象,都在北极中天及附近。古代天文中,划分星空为“三垣四象”,而中天北极就是“紫微垣”。紫微垣内以紫微星为中心,称为帝星,即北极星。北极星是一颗恒星(永恒不动的星),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古人就根据斗柄旋转一周的范围,来划分周天,《礼记·月令》曰“观斗所建,命其四时”。

古人以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古籍《鹖冠子》记载: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我们按照以北极帝星为坐标,此为“子”,顺时针方向,到“寅”为斗柄指向正东(三点钟方向),此为立春。正月春之始,因此一岁便是“正月建寅、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附件2、万物衍生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