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八戒哪个别名最有名,想不到就是呆子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每个人都有几个称呼,有雅有俗,其中孙悟空一开始书中叫得最多的是心猿,猪八戒叫得最多的则是呆子。

呆子称呼的由来

呆子称呼的开始,自然是孙悟空给他起的,就在猪八戒正式出场那次,他在高老庄被孙悟空假扮的高家三小姐骗了,呆头呆脑的,孙悟空感觉很好玩,一直追到云栈洞打他。

二猪八戒吹嘘自己的九齿钉耙非常厉害,孙悟空不信:

“呆子不要说嘴!老孙把这头伸在那里,你且筑一下儿,看可能魂消气泄?”

不想孙悟空这一叫开头,呆子就成了猪八戒的专属称号。孙悟空一直叫他呆子,书中也一直叫他呆子。

呆子称呼的转折点

因为孙悟空不听劝三次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一怒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并撵走了他。六耳猕猴趁虚而入,打了唐僧、抢了包袱,在花果山另起炉灶。

孙悟空听说后回去和他一番理论,最后一直打到如来佛祖处才辨别真假。

真相大白、误会顿消,孙悟空害怕唐僧不要他,如来佛祖特意安慰并许诺他功成归极乐、坐莲台,并让观音菩萨去送他。

观音菩萨把孙悟空送到唐僧面前,特意叮嘱唐僧要善待孙悟空:

“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再休嗔怪。”

如来佛祖给孙悟空的承诺很诱人,观音菩萨对唐僧的告诫也很诚恳,师徒几人二人都深刻反思到了自己的错误,冰释前嫌,于是师徒关系更加亲密,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关系自然也得以改善,二人不再处处针锋相对,孙悟空经常叫猪八戒贤弟、师弟,很少叫他呆子了。

心猿已去,呆子犹在

真假美猴王这节过后,孙悟空终于摘掉了“心猿”的帽子,原著中再也没有那样称呼过他,因为他的二心已去,不再心猿意马、心有杂念,而是安心保护唐僧、志心向西。

但是猪八戒“呆子”的称呼还是有的,虽然频率低了些,但是只要他一做哪些呆事,孙悟空依然叫他呆子,原文也是如此。

在火焰山前,猪八戒高谈阔论斯哈哩国卖弄,孙悟空感到可笑,于是让他打住:“呆子莫乱谈!若论斯哈哩国,正好早哩。”

走到七绝山,猪八戒有点懈怠,孙悟空多次说他:“呆子,越发不长进了!”、“呆子莫胡谈!那里有个什么软柄枪!”

原文也还是经常以呆子代指猪八戒,走到荆棘岭,猪八戒打杀了那些树妖,原文说:“那呆子索性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皆筑倒。”

在小雷音寺:“那呆子赶着沙僧厮耍厮”。

在七绝山,沙僧告诉猪八戒那对灯笼是妖精的两只眼睛:“这呆子就唬矮了三寸”。

使于本性,呆子伴终生

猪八戒是一只标准的猪妖,好吃懒做、偷奸耍滑,肥头大耳、呆头呆脑,用呆子来形容他,再精准不过。

其实猪八戒做的事,也是一件比一件呆。

四圣试禅心,处处透着诡异,处处露出破绽,别人都不上当,只有猪八戒勇敢地往前冲,还扭扭捏捏、欲遮还羞,最后被吊在了树上一夜,十足一个呆瓜。

品尝天地奇珍人参果,孙悟空和沙僧都是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品鉴,猪八戒放嘴里就咽了,再想尝尝是什么味道时却没有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俩吃,尤显呆萌。

去南海请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猪八戒真假不分,三言两语就信了红孩儿变的菩萨的话,乖乖跟着他一直来到火云门内,结果直接被活捉,尽显呆傻。

所以一直到了原文最后一章,唐僧师徒觐见唐太宗,依然叫他呆子:

“呆子挑着担,沙僧牵着马,行者领着圣僧,都按下云头,落于望经楼边。”

孙悟空是猴子,猴精猴精的。相比猪八戒就是一头又笨又呆的老猪,所以呆子这个称呼就成了猪八戒的代名词,受用终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