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登英系列行走散文之十丨马蹄寺,马蹄声声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06/9281803.html

位于北半球的大中国西部历来是个苦寒的地方,但有了贯通中西方的丝绸之路之美名,也就拥有了许多源远流长的历史沉淀和内涵丰富的人文古迹。这一条丝绸之路如同一幅缀满宝石的长长锦绣,铺开在千里河西的长廊上,吸引着南来北往、中外古今的人来游赏。位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马蹄寺便是镶嵌在这块锦绣上的一颗明珠,令很多人朝思暮想。

我到马蹄寺是在年的金秋十月。西部的秋天可能是一年里最有味道的季节了,河西大地一路瓜果飘香,天高气爽,最是引人入胜的时候。我们自驾车从雪域高原的小镇出发,经过海拔三千多米的乌鞘岭,走过书香万里、落叶飞黄的大凉州,走过万马奔腾纵横方圆的山丹,就到了开阔豪放的张掖。

车行一路晴空丽日,清风送爽,金色的阳光朗照着路边交相变换的田野、城市和村庄,视野非常开阔,一路能欣赏到不同的胜景,体会到不同风景带来的赏心悦目,就连本来稍有不爽的心情也变得万里无云。经过的地方一望无际,远近风景各不相同,但是我们没顾上停留,直奔第一个目的地张掖而去。

因西部之路向来偏远狭长,城市之间遥遥不相望,我们坐了很长时间的车,孩子没好好吃饭,又喝了过多饮料,引起剧烈腹泻,不得已进入张掖市市区为他输液。在他们照顾孩子输液的时候,医院边上的广场。那里有一座六角木楼造成的塔,木楼涂漆斑驳,年代久远,门口设了栅栏可以买票进塔,不高不低20元。

看着木楼外的各种介绍,我以为里面一定储藏着丰富浩大的文物典藏,进去后才发现塔里非常促狭,只有一个极狭窄陡直的楼梯上下,四面墙壁白灰斑驳,有些地方满是脚印,根本没有一点可以观瞻的东西,更看不到维修过的痕迹,那么收费也许就是为了筹措修缮费用。但是,文物保护方面,国家每年不是都有专项资金吗?为什么这里既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保护,又对外开放盈利赚钱,里面的墙壁上却既看不到文人字画、题诗之类的文化墨迹,又看不到清洗、修补的痕迹?

心里抱着很多遗憾走下木楼,回身看它,觉得它宛若美人迟暮,虽然有过青春芳华,可惜当年的花容月貌被岁月侵蚀,变成了一个皮肤皴裂、眼角下垂却还强颜欢笑的中年人!

出得木楼,看见广场左侧一处植被区似有烟云缭绕,走过去才发现是一处烟雾喷泉,细细密密的水雾缭绕在一些高高的亚热带树木里,树木游人都若隐若现,走近去有水雾丝丝扑面,犹如进入人间仙境,漫步云中,感觉非常惬意,真是一处绝佳去处!走出云山雾罩的烟雾,再看时,那一团云雾却小了很多,原来那些旖旎美景也是定时制造、限量享用的!

吃过午饭,驱车几十里到了肃南藏族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兜兜转转地走进一处山湾,一个高高的半圆形崖壁凸现出来,上有很多人凿的洞窟。岩壁呈红色,上有很多外露的雕塑和内藏的洞窟,那就是马蹄寺了。

沿着一条长长的砖铺甬道走去,见到几个碑刻陈明了马蹄寺的简介。原来马蹄寺也叫普光寺,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寺周围环境秀丽,享有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四绝盛誉。

传说中的马蹄寺是天马凌空扬蹄经过这里,见此处水草肥美,风光秀丽,不禁辗转流连,下凡采食,乃在凡间大地落下马蹄印记。当地人惊见天马降凡,觉得此处绝非平凡之地,遂在天马落蹄之处依山凿窟建寺塑佛,后来逐渐扩大,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的。现实版的马蹄寺其实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年。共有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以及上、中、下观音洞七处佛寺,70余处窟龛,其中千佛洞有多个规模庞大的摩崖佛塔窟龛,金塔寺有国内仅有的大型肉雕飞天,形象古朴端雅,令人称奇。普光寺的三十三天经洞,有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呈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49孔之多,造型奇特。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是镇寺之宝。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难怪我们近处看到:半圆形崖壁上有多处雕塑风化脱落,更多的似乎有人为破坏痕迹,传说是“风华绝代”“文韬武略”的红卫兵闯入寺院,打砸烧掠,极尽破坏之能事,毁坏了许多挺过了岁月风沙洗劫的洞窟和石像。这还不够,他们对崖壁外那些够不到的塑像阶梯,干脆用火烧炮轰、摧枯拉朽的方式予以毁灭。自然界风沙和历史烟尘没有毁坏的残留文物,在威力巨大的“文革”炮灰中纷纷陨落,几千年辉煌鼎盛、精美绝伦的历史遗迹便只留下不多的几个洞窟,几尊雕塑……

穿过了狭小窄僻的隧道,进到了雕塑琳琅的千佛洞,只见洞内南、中两段塑满了大小佛像金身,北段是专门供奉高僧灵骨的塔龛。窟内许多的精美壁画,据说是明代重修绘制。方形立柱四面分为4层塑像,第一层每面开拱形大龛,里面有一尊塑像,外两侧各塑一尊菩萨,龛楣两侧有悬塑的飞天数身。飞天空悬壁间,其凌空飞舞之姿非常生动,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其余每层各塑三尊佛。第六窟是盛唐时期的艺术品,洞窟开阔,顶部平展。窟内正中有一佛,南北各塑佛弟子、菩萨各一,高约三米。第八窟窟内更加宽阔高大,原有佛像也早就被毁坏,精美壁画也遭毁坏,只依稀可见过去的影子,只有南北两壁比较清楚。这些佛像洞窟被毁最为严重的就是“文革”时期,不仅石窟、壁画、佛像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此情此景无不令人唏嘘叹惋!

现在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在那一场浩劫中能幸存下来,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然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的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我们躬身在层层叠叠的三十三天洞窟中穿过,每见曲折难攀、廊腰缦回都有隧道相通,左右腾挪手脚并用,更使出了鹞子翻身之功夫!可惜所到之处尽见龛内被毁塑像,残破壁画,心里更多痛惜!不少壁画除了岁月留痕,更是现代人为破坏,还有效法古代那个著名猴子,用刀在壁画上刻有“×××到此一游”之劣迹!

下了山崖,出得洞窟,眼见午后的太阳酽酽地照在半壁红色山崖上,周围的风景树木沐浴在西斜的秋阳里,别有一番风味。漫步走在六边形的砖道上,心情有欢畅有无奈,更多的是某种惆怅。对这个集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于一体的著名景区带给我们心灵的感触,可惜了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

至于此地的裕固族民族风情——住帐篷,唱歌跳舞、喝青稞酒,吃手抓肉,和我们雪域高原的藏族风俗估计也是大同小异吧,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领略了。还是走吧,匆匆,再匆匆,赶往下一个地方——张掖的临泽县,去观美艳绝伦的丹霞地貌。

年10月22日初稿

年10月30日修改

作者简介:

尚登英,女,藏族,笔名霓裳羽衣,甘肃省武威市作协会员,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爱旅游、喜摄影,好读书写字,曾在国内各刊物发表散文、诗歌、游记多篇,现出版诗歌散文集《走在梦与现实的边缘》和游记散文集《一路风雨驿路情》两本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