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教之中有讲关于咒的内容。
如《心经》的大明咒,《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中的六字真言,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等都是咒。
所谓的咒,其实是佛或菩萨的真言或总持的意思,是佛法或佛经的精华所在。
佛像但是在咒言当中,我们常看到有这三个字,即“娑婆诃”,如大悲咒中,有“娑婆诃”的地方就有十四个之多。
那么,咒言之中,“娑婆诃”这三个字,说了什么?
其实“娑婆诃”这三个字往往会出现在咒语或真言的末尾部分,是古印度梵语的译音,具有吉祥、息灾等多种含义。
也就是说,念“娑婆诃”这三个字,其实是包含多种意思的,换句话说,如果念咒言的话,不理解这三个字的话,是会打了很多折扣的。
佛讲法图关于“娑婆诃”这三个字,我个人的观点,至少会以下几种意思:
一、强烈的愿力,为什么说有愿力呢?
因为念咒,强调的是心行与口念的相互协同,即同步,也就是说,你若是一无所求,那么,你也不用念咒了。反过来说,正是由于有所求,有念咒,而有所求,则必然有愿力,也就是所希望的事情,而念咒的目的就是让你达成这个心愿。
换句话说,若是你没有成就,那只能说明你没有诚心,还没达到正心正念的境界,这就是“娑婆诃”这三个表达的第一种意思。
二、吉祥,无限吉祥
也就是,你念的咒言,不会与吉祥相反,就算你本身带有的不吉祥,也会因为你念这三个字而转变为吉祥,这就是这三个字隐含有的第二种意思。
但这个吉祥的前提,是要求有真信心,换句话说,你念咒的时候是否有正信或信心,持这个咒的菩萨是知道的。
因此,念咒要想有效果或有所成就,是需要有信心的,要想得到吉祥,也是一样。
三、据有些法师说,“娑婆诃”这三个字有着圆寂之中,所谓的圆寂也叫涅槃,这个词是佛或者菩萨的专用,普通人是用不了圆寂或涅槃的。
也就是说,佛或菩萨在最被持这个咒的时候,其实已经把圆寂或涅槃这个东西加持在“娑婆诃”这三个字里面了。
因此,你念这个“娑婆诃”的时候,其实也有佛或菩萨的圆寂这个意思包含其中,意为“功无不圆,德无不寂”,从佛或菩萨的角度来说,你的功是圆满的,德行也到极点,但这个真相只有佛或菩萨才知道。
四、消灾或息灾,强调的是众生深处苦海,在佛或菩萨看来,众生在世间的一切都是苦,最是灾,所以,众生才念咒,才持佛或菩萨的真言。
换句话说,念咒最大的功效就是消灾,就让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苦海就是灾)。
五、佛力加持,我们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有佛力加持的,其实念咒也一样,也有持这个咒的佛或菩萨的力量加持,因此,“娑婆诃”这三个字,也是有特别的好处的。
六、“娑婆诃”这三个字强调的是不执着、不执迷,即《金刚经》上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那个“无住”,也就是无所住之意。也就是说,众生之所以有苦有难有灾,其最终的原因,就是执迷不悟,就是执于这些虚幻的所在。
换句话说,我们若是可以真正地认识到这些虚幻的话,就不会再执于这些虚幻,更不会再住于这些虚幻,也就解脱不再有苦了。
众生的这个“有住之心”,念咒或念“娑婆诃”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伏这个心,因此,“娑婆诃”也有这个意思。
所以,咒言中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因为“娑婆诃”本身就是咒言的一部分,当然,它也包含有很多的意思在内。
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