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痛苦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求不得(所求却得不到)、爱别离(相爱却会分开)、怨憎会(冤家仇人却偏要相见)、五阴炽盛(色、受、想、行、识这五种事,遮盖了人的本性,引发贪、嗔、痴的心,着牢在五阴上,像干柴遇到烈火,不断的炽盛燃烧)。
印度大德圣天论师,还将人类的痛苦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曰“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意思是说,上等人的痛苦,是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压力、竞争忧虑、“高处不胜寒”的辛酸等;小人物的痛苦,则是身体上的苦受,比如缺衣少食、超强度劳动等。由此两种痛苦,恒时不断地损恼着芸芸众生。所以,世间上有钱的也痛苦,没钱的也痛苦。不少人以为有钱就会带来快乐,但后来有了钱以后才发现,快乐并没有如期而至,痛苦却反而层出不穷。
认识了痛苦的本性,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总是很痛苦
人生的苦可谓无处不在,诚如佛陀在《法华经》中所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意思是:色界、欲界、无色界这三界没有安逸舒适的地方,就像生活在着火的房子里一样痛苦不堪。
美国史学教授达林,曾写了一本书叫《幸福的历史》。他花了六年的时间,引用大量历史资料,去研究人类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最终他得出来什么结论呢?“如同神话里盛过基督宝血的神杯一样,极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换句话说,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这种观点,可以说与佛教中讲的“三界无安”不谋而合。
所以,人生本来就充满痛苦,这一点大家必须要认识到。否则,很多人、甚至是一些佛教徒,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抱怨老天不公平,“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
也有人认为:“轮回中并非全是痛苦,应该也有一些快乐。”话虽不错,但实际上,这些快乐都是暂时的、无常的,随时可以变成痛苦。所以,我们的快乐,就像一块蓝布上的小白点,只是偶尔的点缀,却不是人生的底色。真正的快乐,其实来源于内心,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从内心下手,用大乘佛教的良药化解,彻底拔除痛苦的根本。
最有效、最殊胜的解除痛苦的方法
说到有效、殊胜的方法,我们先来说说世间人常用的低劣的解决方法:
最低劣的方式是:很多人遇到痛苦都会酗酒、抽烟、打满将、吸毒,甚至去邪淫,这都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更有甚者选择自杀或者去杀人,这样做不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且在轮回中又造下了深重的罪业。
中等人的处理方式是:去游山玩水,或者找有智慧的人聊聊天,或者作一些心理咨询,或者看看《心灵鸡汤》等励志的书。但通过这些方法,就像吃了止痛片一样,可以暂时压制痛苦,让它不再折磨自己。但这终究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学佛。
因此,今天要为大家介绍最殊胜的佛教方法:
1、利益众生,断除自利
当你特别痛苦时,首先要认识到痛苦的来源是我执,也就是自私自利的这颗心。相信各位都很清楚,一旦你遇到困境而痛不欲生时,为众生痛苦的应该寥寥无几,为自己痛苦的可谓比比皆是。所以,要想断除一切痛苦,就先要斩断它的来源;而要想斩断它的来源,大家理应学习一些佛教经论,以大乘的无我精神改变自私自利的心态。比如搞慈善、做义工,原来的痛苦不知不觉就消失了。
2、苦乐皆转为道用
我们遇到很大的痛苦时,佛教中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将它转为道用。也就是说,本身这个事情是一种痛苦,但你可以不把它当作痛苦,而把它利用起来。比如,无著菩萨在《快乐之歌》中讲过,我们生病也可以,不生病也可以:生病的话,以此可消除往昔的很多业障;不生病的话,用这个健康的身体可以多做善事。我们没钱也可以,有钱也可以:没钱的话,可以断除对财物的耽著;有钱的话,可用它来上供下施、积累资粮。
曾有个故事,就讲了这个道理:从前,一个农民的驴子掉到了枯井里。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出来。最后农民断然决定:这驴子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太大精力去救驴子。于是就把所有邻居都请来,开始往井里填土。
驴子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哀叫。不一会儿,令人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静下来了。农民忍不住朝井下一看,眼前的情景让他震惊:每一铲砸到驴子背上的土,它都迅速地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然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纵身跳了出来,快步跑开了……
实际上,生活也是如此。纵然许多痛苦如尘土般降临到我们身上,我们也应将它统统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脚下,而不要被这些痛苦掩埋。若能这样,到了最后,我们定会像驴子逃离枯井一样,从轮回的苦海中彻底脱身。
3、修持自他交换
观修自他交换,对消除痛苦也很有帮助。比如,当你重病在床、名声受损、穷困潦倒时,可以发愿:“轮回中也有许多感受这样痛苦的众生,愿他们的一切苦难都成熟于我身上。”然后当自己向外呼气时,观想自己的所有安乐,犹如脱下衣服给众生穿上般,完全布施给他们;当向内吸气时,再观想把众生的所有痛苦全部吸入体内,由自己来承受,以此他们都离苦得乐。这是大乘佛教中甚深的修心教言。我们在遭受痛苦时,若能经常这样观修,所受的痛苦就有了价值,对自我的爱执也会日益减少。
4、以空性观面对
假如你有空性见解,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以此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从分别念而来,而分别念则可依靠空性见断除。《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谓的空性,不一定非要证悟一地菩萨那样的境界,但至少也要对“万法皆空”稍有了解,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过于执着本来就是空的一切而产生痛苦了。
5、修持安忍
我们在感受痛苦时,还可以修一下安忍。心中默念三句话:一切众生在过去世都做过我的父母,一切众生都是现在来度化我的菩萨,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这样就可以把我们的抱怨对象和仇人当成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贵人,当下就可以化解痛苦了。
总之,痛苦是由心而生,故也要由心而灭。若想靠金钱等外在物质来除苦,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通过佛法“自净其意”,也就是调伏自心,才能从根本上拔除痛苦。感恩品读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