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自在观音菩萨木雕造像,高20厘米,底座宽13厘米,底座边厚5厘米。菩萨头戴宝冠,单腿趺坐于莲花台上,面相清秀,安详庄重。右手置放于膝盖上,怡然自在。
在古代投身佛门是一种修为,俗世弟子除了入庙供奉佛陀和菩萨,还要在家中设佛龛,顶礼膜拜。明清以来,中国民间崇佛供佛之风重又兴盛。以崇拜为目的雕造的宗教造像种类繁多,其中有道、释、儒、鬼神和祖先崇拜等造像,但以佛教造像最为普遍。
在古代,佛教及各类神道造像都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装束为蓝本的。到了明清,一些菩萨造像的衣着和妆容去掉了早期佛教中华丽衣饰;如珠玉璎珞等,使得菩萨形象更接近世俗生活。佛、菩萨逐步从神坛上走进了千家万户,进一步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
法华径.普门品中说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能现三十三化身,救十二种大难。所以到后来他的尊号就演变成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唐宋以前菩萨雕像多姿态优美,s曲线流畅、动感十足,更具有世俗女子中的浪漫主义表现风格。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菩萨雕像是严格按佛教经文仪轨雕塑佛教造像,因此这一时期佛,菩萨像造型显呆板,早期那种身姿呈s形动感优美的飘逸风格一去不复还了。
此尊自在观音菩萨像,五官及人体比例准确,容貌清新秀雅,虽没有早期自在观音菩萨那种舒展的娜娜坐姿,但也神态自若,金彩保存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