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知道阿旃陀壁画是17岁在鲁美读书的时候。
从同学那里看到的,
五十年代印刷简陋图片模糊的画册,
也只是石窟壁画的小片段,
无限的喜爱透过黑白的图片已经刻在一个学画孩子的心里。
四十年后,
对阿旃陀石窟的向往一直都不曾减损。
在研究考察西藏古代壁画的日子里,
阿旃陀作为现存最完整的早期佛教绘画遗存,
作为古印度笈多绘画艺术的经典,
一直是西藏绘画研究的重要参照。
继犍陀罗艺术之后,
笈多艺术传播到整个亚洲的佛教地区,
阿旃陀就是笈多绘画的经典,
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造像度量经》成书的年代,
通过接续其后的帕拉王朝时代,
笈多传统也间接地影响了西藏早期绘画的面貌。
这次印度考察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亲临阿旃陀,
在画册里在网上我像是已经非常熟悉了梦里的石窟。
想不到,
走进石窟是从来不曾经历过的激动和震撼。
我被一千四百多年前这些残破的墙壁彻底征服了。
从公元前一二百年石窟开凿算起到六世纪后被荒弃,
在这个时间段里比较东方和西方,
阿旃陀绘画的成就应该是人类之最了。
迄今为止阿旃陀仍然是最好的佛教绘画。
构图的自由多变使得交错的时空中,
佛陀、菩萨、王子、天人活在故事里;
形象的真实丰富如写生一般的可信,
就像我在印度见到的老幼男女;
画技的活泼灵动全不是一般印象里东方绘画的拘谨勾勒,
复勾书写、积色塑造、立体渲染,
打通了西方的写实和东方的装饰。
无论宏观气魄和微观精妙。
都是印刷品和电子图片无法呈现的。
我终于身临其境!
这是一个学不尽的宝库,
我将被阿旃陀改变。
最精彩的壁画主要集中在五到六世纪的石窟当中,
一号石窟集中了阿旃陀石窟壁画的巅峰之作。
本帖里的图片主要翻拍自一号窟。
这是最著名的持花菩萨,是阿旃陀石窟的“形象大使”。
这个深肤色的舞蹈女孩美到不可方物。
悉达多王子的故事以最美的方式进入一千多年以前的画面。
在佛祖降生的画面里,我们见到用美丽的人体表现摩耶夫人的早期形态。
沉思的脸美丽动人
天花板彩绘颜色如新
这三张图来自一幅被尘垢遮蔽的长卷壁画,是阿旃陀最早的作品,被保护在玻璃罩内。据考证是公元前一或二世纪石窟开凿时代的作品,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人物造型风格和服装打扮与桑奇大塔浮雕确有相似,也是如大乘佛教产生以前的艺术那样,没有出现佛陀的形象。
最为称奇的是这几个武士,写实程度可以堪比同时代的古希腊了。
在这个局部中可见后期作画的佛陀形象“打破”了最早的壁画。
被叫做“CHINA公主”的形象
阿旃陀石窟的雕塑虽然没有埃洛拉石窟的规模和数量,也是代表了笈多艺术的最高水平,在时间上与埃洛拉石窟首尾相接,预示着更精彩的石雕史诗的时代将惊心动魄地到来。
(网络文字)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正值中国西汉至隋唐),在瓦格拉河畔陆续开凿了29座石窟。这些石窟沿着高约76米的崖壁从东到西排列,错落有致,连绵长达五百多米。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年在印度游历取经时,曾到过此地,并在『大唐西域记』对此处做过详细记载,时名“阿折罗伽蓝”。
公元五至六世纪笈多王朝时期,随着佛教诸派别的分裂及印度教的兴起,佛教在印度本土式微,阿旃陀石窟逐渐被废弃,当年繁盛的石窟寺院逐渐被荒草密林遮蔽掩映,再无人烟。直到英国军人史密斯于年偶然间的发现,才重现了这一沉睡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的真容。此后印度及英国画家纷纷来临摹阿旃陀壁画,阿旃陀石窟的声名才逐渐远播全球。
故事发生在年,印度德干高原上的一处悬崖边。一位专程为猎虎而来的英国军人约翰史密斯,从悬崖上发现有只大老虎伏在前方。他按耐住急躁的心情,架起了枪扣下扳机,可惜没命中。受惊的老虎随即跃下悬崖,渡了河消失在爬满藤蔓的岩壁之间。为了找寻老虎的踪影,史密斯拿起望远镜眺望对岸悬崖,不经意看见茂密的藤蔓间隐隐约约露出了仿佛石头建筑的结构。当地藩王听说后,派出大批人马清除岩壁周边的藤蔓,于是发现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阿旃陀石窟寺院群。
这位老先生带领指导我们参观埃罗拉和阿旃陀石窟,他的博学令人敬佩。
来源:喜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