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历史古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因地理位置特殊,引进和吸收了大量的境外文化。
在唐朝时期以大理为云南的政治商业中心,从边境邻国流入大量的异域文化,并吸收有利的文化,此时最为著名的就是从印度和缅甸传播过来的小乘佛教文化,从大理传播至整个西南地区。
这时的大理国也比较广泛的运用和建设一些佛教建筑,大理白族也是最早信仰观音菩萨的民族,此后的数年间西南地区也不断的增加了一些佛教建筑,佛教文化也风靡整个云南地区,流传至今最为著名的就是昆明城内的圆通寺,它就是始建于这个盛行小乘佛教的年代。
昆明人常说,圆通寺是个充满传奇的地方。
圆通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一千两百年多年的建寺历史。同时它也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它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初名补陀罗寺。
圆通寺是以观音菩萨为主尊的寺院,“圆通”这个名字,正是观音菩萨的德号,寺里的大殿称为圆通宝殿,也就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大殿,但是圆通寺的圆通宝殿里供奉的却是释迦牟尼,而且释迦牟尼座前还站着观音菩萨的侍从“龙女”与“善才童子”。
圆通寺的奇特地势
圆通寺的布局、装饰与一般中国的宫殿式寺院有些差异,中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宫室庙宇,要求前低后高,称之为“步步高升”,而由于圆通寺建在山谷中,穿过圆通寺正门进入寺院越向里走,地势越低,华丽的圆通胜境坊屹立于缓坡中段,这在我国寺庙建筑上是较为罕见的“倒坡寺”。
圆通寺的建筑风格颇具园林建筑风格,整座寺庙背靠圆通山而建立,中间有一潭池水,池中和两边均有古老的佛教建筑,并以水榭回廊串联起来,一种中国古典的园林风格顿时表现出来,池中零星飘着几朵荷莲,在一侧的池边建有假山,四周均为佛教寺庙重地,建有古老神圣的菩萨,是佛教信仰者朝拜的圣地,个别几座雕像也延续一千多年的香火,非常的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圆通寺的多舛命运
历史上圆通寺遭受过多次损坏,也有过多次重修扩建。
圆通寺始建于唐朝永泰元年,原名称之为“补陀罗寺”,但在元朝初期忽必烈征伐云南时被毁于战火,元大德五年开始在废墟上重建规模更大的寺院,这次重建花了十八年的时间,一直到延祐六年才完全落成,并更名为“圆通寺”。元朝建成的圆通寺塑造了圆通宝殿中的三座佛像,一直保留至今,此后寺院由禅宗僧人主持,成为云南禅宗最早的丛林之一。
明朝时期圆通寺围入城内,并获得黔国公沐氏家族的支持,沐氏家族多次捐资、募资修缮扩建,圆通寺成为昆明城内最大的佛寺。清康熙八年,吴三桂统治云南时期作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整修,将山门南移到今天的圆通街,并建“圆通胜境”牌坊和八角亭,奠定了今日圆通寺的基本格局。
同治十年,大水淹没寺院,佛像损坏。光绪年间重修佛像时,将大殿供奉的主尊改成了“三身佛”,但是,大殿并没有按常理改为“大雄宝殿”,仍然保留了“圆通宝殿”的名称,而且台前还站着观音菩萨的侍从,善财童子、龙女。所以就出现了观音殿供如来佛的奇观。圆通寺本为观音道场,观音寺怎么能没有观音?于是,观音菩萨便住进了大殿前的八角亭。
在上世纪末,圆通寺的圆通山下又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寺庙,名为“铜佛殿”,这源于泰国捐赠的一座全铜打造的释迦牟尼像,重约五吨,佛像就立在铜佛殿中,颇具小乘佛教文化意义!也突出了原本一脉相承的便是小乘佛国信仰的小乘佛教文化!
圆通寺在历史上经过多次的维修和扩建,并不断融入各种佛家文化,圆通寺也是中国一座独一无二的佛教寺庙,融入了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喇嘛教为一体,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传播着悠久的佛教修养和佛教文化!
圆通寺的神秘传说
圆通寺大殿正面内上,彩塑有两条盘柱聆听佛祖讲经的飞龙,形神兼备,活灵活现,是我国佛寺中的上乘泥塑珍品。民间传说此二龙曾在清嘉庆年间飞出殿外,与翠湖九龙池的九条白龙格斗,斗得难解难分,天昏地暗。
大殿前有一大水池,池边有假山回廊,池中央有一小岛,岛上有一庄严典雅的八角亭,亭内供有金身佛像。大殿后的石崖上,有历代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诗词题对。在峭壁下的圆亭旁,有一砖砌高台,叫“咒蛟台”。传在元代,晋宁盘龙寺的开山和尚觉照云游昆明,发现圆通洞蛟龙作怪,乃筑台诵经咒蛟并降服了蛟龙,故名“咒蛟台”。清乾隆年间,撰写大观楼长联的著名诗人孙髯翁晚年贫困,曾在咒蛟台卖卦,自号“蛟台老人”。
圆通寺背依圆通山,山脚原有两个洞,分别叫“潮音洞”和“幽谷洞”。传说洞内有蛟龙为患,晋宁盘龙寺开山祖师宗照大师在此筑台念经,镇住蛟龙,消除了水患。所以,便有了“咒蛟台”这一景。
圆通寺似乎与龙有着密切相关,据介绍,圆通寺是少见的“水上寺院”,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密布,暗河交错。有地质调研报告,圆通寺下方储水有三千万立方,每一座殿堂正在建在溶洞的龙骨之上。
圆通禅寺,神奇殊胜,其中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得寺内处处皆有内涵,处处皆透着智慧,沧海桑田皆纳于怀,使得圆通寺内汇聚灵气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