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烟霞洞,很多老杭州都知道,它与石屋洞、水乐洞并称“烟霞三洞”,是西湖边最古老的洞壑之一。
洞里的石刻造像鼎鼎有名。
早在五代吴越时期,烟霞洞内就雕凿有罗汉造像,这也是目前全国发现最早的石刻罗汉造像群之一。但里面的数量究竟是十六罗汉,还是十八罗汉,学术界就此问题已经争论了年。
今年1月,杭州一个晴朗冬日的上午,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和同事魏祝挺来到烟霞洞,手持强光手电筒,偶然发现,烟霞洞内的壁龛上有多处罗汉像题记仍可释读,再用侧光打在石壁上,辨认出部分文字。
经验告诉他们,这是一项重要的发现。浙江省博物馆立即与钱江管理处对新发现题记进行捶拓,并开展联合研究。
6月17日,在虎跑公园开幕的“塔窟东来——西湖南山佛教文化遗存图片展”上,钱江管理处首次发布了杭州烟霞洞吴越国十八罗汉造像题记新发现——8处吴越时期造像题记。
这些题记,印证了烟霞洞罗汉造像确为吴越时期雕凿的十八尊罗汉造像组合。
为什么“十八罗汉”的发现这么重要?
在这之前,要先了解一下罗汉造像的历史。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浙江省石窟寺调查专家组成员魏祝挺说,罗汉从唐代开始出现,最早都是十六罗汉,主要依据唐代高僧玄奘翻译的《法住记》,里面记载了十六罗汉。发展至宋代,十八罗汉出现,杭州老市长苏东坡就曾为十八罗汉题写过名号。
那么从十六罗汉是怎么过渡到十八罗汉的,最早的十八罗汉造像又出现在什么时候,会不会就是唐与宋之间的五代时期?
“可以很明确地说,最早就是吴越时期,地点就在杭州烟霞洞”,魏祝挺说,“证据就在这些新发现的题记里,这解决了佛教美术史上的关键问题。”
随后,记者跟着专家一起到烟霞洞实地去看了看。
烟霞洞在南高峰的半山腰上,洞深30米,由石灰岩溶蚀天然而成,洞壁上遍布钟乳石与石笋,很像是一个冻了又化、化了又冻的大冰柜。如果阳光好的日子,洞内会闪烁五色异彩,宛如烟霞。
很多人说,它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洞前竖了个碑,写着“烟霞此地多”。
记者陈中秋摄
正是黄梅天,下过雨,洞顶偶尔会有水滴下来,很有清幽感。当年,胡适住在这里,也是这样的梅雨季节,还特地写过一首《烟霞洞》:“我来正值黄梅雨,日日楼头看山雾。”
洞口两面,各有一尊吴越时期的观世音菩萨石像,面容秀丽典雅。往里走,就是罗汉造像群,按逆时针方向布局,现存的一共有10尊吴越时期原刻,还有几个空龛。题记,都布局在造像的侧边。这次的发现,确认了吴越时期的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加上庆友尊者,再加上一尊不具名的罗汉构成的。首尾关键的几处题记都在。
魏祝挺拿出强光手电,“仔细看,这里很清楚写着庆友尊者,这是新发现的其中一处题记”。庆友是《法住记》的作者,苏东坡认为,他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七罗汉。
另一个罗汉题记,就在“庆友尊者”的对面,但没有名字。很学者推测,这个第十八罗汉很有可能就是唐玄奘。
看到这里,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疑问,历代这么多研究学者来到烟霞洞,怎么都没有发现这几个石壁上的题记?
比如,清代学者阮元在《两浙金石志》中,记载有《吴越吴延爽造石罗汉记》和《吴越烟霞洞石塔题名》,他没有看到这些题记吗?
魏祝挺说,这是由现代技术决定的,“阮元当年拿着蜡烛去看题记,而今天我们去看,拿的是强光手电,这是这几年才有的东西”。
如果没有强光手电,仅凭肉眼或者手机自带的手电筒灯光去看,尤其是在阴雨天,几乎看不到任何文字。
从捶拓下来的这些题记拓片来看,都是碑的形状,最上面是碑额,把一块大碑缩小,变成题记,这是吴越国的造像题记特有样式。也因此证实了,这组十八罗汉都是同一时期雕凿的。
现在,烟霞洞造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湖南山造像”的组成部分。多年来,西湖景区一直非常重视烟霞洞造像的文物管理、保护与研究,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也先后开展了多项保护工程及课题研究工作。
除了烟霞洞,西湖南山地区保存有大量佛教石窟摩崖造像,分别布于南高峰、满觉陇、凤凰山、玉皇山等南面山区中。
杭州还有哪里可以看到罗汉造像?石屋洞、慈云岭、飞来峰。出于对重点历史文物的保护,如果市民前往参观,一定不要用手触摸,尤其是这些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珍贵题记。
另外,如果想去烟霞洞看造像题记的朋友,两个建议,一是找晴天去,光线好;
二是可以先去虎跑的“塔窟东来——西湖南山佛教文化遗存图片展”做做功课后再去,展览以塔窟为主题,共分“中国塔窟源流”、“西湖南山塔窟”、“吴越塔窟对后世的影响”、“烟霞洞吴越国罗汉造像题记的新发现”四个章节,观者可通过近百张珍贵的老照片及新发现题记拓片的高清图,探寻杭州在佛教建筑及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成就。
来源:都市快报作者:记者余夕雯通讯员潘珊
本文来源:杭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