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除了“老陈醋”,稀世珍宝,古代建筑特别多,每年来山西省访古探幽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人们行走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浏览着这些历史文物的沉淀,赞叹不已。在山西平遥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双林寺。创建年代已难以考证,但少说也有一千多年。寺内唐槐、宋碑、明钟,均属稀世珍宝;尊彩塑形态各异,极俱神韵。平方米古代壁画异彩纷呈,飘逸俊美。正如美国学者巴克莱·琼斯面对双林寺感叹,这是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珍宝。双林寺原名为中都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跟平遥古城一起是世界文化遗产,双林寺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城堡,在山门处便可看到天王殿上面还写着“天竺圣境”。据说释迦摩尼佛祖的圆寂之地,就在天竺的阿利罗跋提河旁,其圆寂之时,身边的两棵树同时开出花,这一事件也被称为“双林入灭”,而双林寺就是为了纪念释迦摩尼佛祖而改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石像的存在大多都是以和蔼状态出现在人们面前,而双林寺中的雕塑石像反其道而行,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突破了宗教上的一些约束和限制,将最为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因此更受到游客的青睐因为位置比较偏远,规模小,游人都拥进了平遥古城,因此深藏多年不为人知,古寺倒也乐得清静。双林寺曾历遭战火风雨之灾在明代和清代多次重建和大修。就在明朝的一次重建中出现了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在双林寺留下多个至今无法解开的谜团。这位匿名的明朝艺术家,在庙中塑造了多尊精美绝伦的塑像,他并没有把神佛造成冷冰冰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而是塑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大雄宝殿东侧的千佛殿里有一座韦驮神像,是双林寺的镇寺之宝。正是这尊神秘的雕塑,让小小的双林寺闻名于世。打破了传统神像的程式限制。韦驮上身向右扭曲,左臂抬起好像是发现了妖魔鬼怪,正欲振臂大呼而击之。他上身的动作打破了下肢的静立呆板,形成了连续性的第二动作。最牛逼的地方是韦驮的眼神方向和头部扭动的方向相反,因此产生了一种“不动之动”的美感,其动作和眼神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被誉为天下第一韦驮菩萨。韦驮是四大天王中南方增长天王身边的八个大将之一,是一位重要的护法神,因为其具有动作的连续性和时间的节奏性,能给观者带来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从而增强了塑像的活力。如此高超的创作艺术技巧,在欧洲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掌握运用。然而与人山人海的平遥古城相比,双林寺可说是门庭冷落鞍马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