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慢慢升起。沉睡了一夜的城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喧闹。李白和丹朱在城南的万里桥下雇了一叶小舟,从水路启程离蜀。万里桥的得名就是当年诸葛亮在此桥下送别乘舟出使东吴的大臣法正时说的那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万里桥乘舟离蜀
江面上碧波荡漾。两岸边有许多早起的妇女在水中漂洗起锦缎来,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船儿飞快离岸,艄公划动着双桨顺流直下,像只掠水低飞的燕子一样快速前进。两岸的景物被迎来然后又送往,不断地变化更新。李白站在船头,听任春风飘起衣角,心情是异常地亢奋。好像是一个出征的战士一样,对即将到来的征战,充满了一种尤为神秘的渴望。
放眼西蜀平原,两岸满是菜花金黄,麦苗葱绿,蚕豆结实,一片丰收景象。丛丛竹林,笼罩着零星的农家小院,从那儿不时传来鸡鸣狗吠之声。江中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着,号子声雄壮有力,水中不时有鱼儿跳起,跳碎了蓝天与白云组合而成的倒影。
李白看景看得累了,就坐进带篷的船舱中翻开了《诸葛亮集》重新读了起来。丹朱由于无事可作,就去帮助艄公划船。扳桨的活儿,他在涪江上早已就会。艄公利用这个机会,就在船尾起火烧饭。不大一会儿香气扑鼻的午饭就做好了。三个人不分彼此地围坐在船头一起进餐,听任船儿随波漂荡。
李白让丹朱取出在成都买的一坛好酒,打开后斟满了酒杯,首先敬给艄公:“老人家,您辛苦了,让小生先敬您一杯!”
艄公看到这位读书人没有一点架子,这么尊重自己,不觉喜上眉梢:“多谢李公子!”
丹朱不会喝酒,只是埋头吃饭,并不时地给二人斟酒。船舱里洋溢着一种友好平静的气氛。
傍晚时分,小船停靠在眉州的一处名叫王家渡的码头过夜。李白和丹朱上岸去逛了一会儿然后到茶馆,在这里品尝了当地价廉物美的河水豆花,当巡夜的老更夫用梆子敲起了二更时,他们才回到小船上,头枕着波涛,安然入睡。
李白行吟图第二天清晨,依然是一个晴朗天气。小船又顺流而下穿行在平原的南缘。中午时看到远处露出了高高的山影,李白一问,艄公告诉他是峨眉山影。这更勾起了他的游兴。“峨眉天下秀”早就闻名遐迩,岂有失之交臂而不去一游的道理?为了加快船速,李白也帮忙摇桨,小船在黄昏时分就到达了嘉州码头。
造访峨眉山
嘉州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交汇之处。水量于此陡然增大,河床也比先前宽阔许多。李白告别了老艄公之后,弃舟登岸,随便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
次日,天气晴朗,早饭以后李白带领丹朱乘渡船过江到达凌云山脚,上岸后,就看到无数的石匠手举捶錾正叮叮当当地开山打石。李白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要把一座山凿成一座佛,这一座佛也就是一座山。佛像正对滔滔而来的三江合流的激流处。造佛的目的是为了镇住水流,使河水不能像以前那样掀翻船只,淹死人。
这当然属于迷信,但这也不无作用:艄公与乘客在激流中看到佛像,马上会意识到有佛保佑,心上就有了一种安全感,掌舵扳桨时,就少了惊慌失措,因此这也就减少了翻船事故。实际上也是这样,当巨佛的头像成形以后,船翻人亡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李白在凌云寺和附近的乌龙寺游玩了一整天,饱览了嘉州的山山水水,翌日雇了一辆马车向峨眉山麓驶去。
马蹄声声,车轮滚滚。傍晚时分便到达了峨眉山下的报国寺。报国寺是进山的第一大寺,也是峨眉山的大门。李白和丹朱住在了寺中客房,吃了顿素洁的斋饭。饭后,在满耳的松涛声和山泉声中安然入睡。
次日早晨,山间起了白雾,像轻纱,又似稀乳一般,把整个峨眉山笼罩得严严实实。李白在众僧早课的钟磬声中举目四顾,只见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众多的庙宇时隐时现,好似海上的海市蜃楼,越发给人以迷离、空灵和神秘之感。
早斋后不久,浓雾逐渐散去,露出了一轮红日。李白和丹朱步行向着山顶攀登。
峨眉山报国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和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合称佛教四大名山。其山在西蜀盆地南缘拔地而起,因山体形状似美丽少女的蛾眉而得名。“峨眉天下秀”独具特色。
峨眉山上下共一百二十里,通常游人有五、六天的功夫就可以从容游山了。凭李白、丹朱二人强健的体魄与旺盛的精力,他们本能在一天之内直达金顶,但李白说:“那就没有任何意思了?我们准备游一个月吧!”
峨眉山上五里一小庙,十里一大寺,一般游人大多是一掠而过,李白却是和一般游客不同,几乎每庙都要停下来,仔细观看,每遇到寺院也一定停下来住上一宿。峨眉山沿途本来有肩舆可用来代步,花费不了多少钱两,坐在上面既省力,又凉爽,李白却偏要一步步走上山去。
主仆二人在路边各买了一根龙头拐棍,拄着前行,这样就多了一条腿,节省了不少力气。他们沿途边走边看,走走停停,遇到亭子就休息,遇上庙宇就进去,见佛就参拜,傍晚时分才走出了二十里,住宿在万年寺。
峨眉山万年寺遇广浚师叔,夜晚听琴音
万年寺的住持是广浚禅师,他身披袈裟项挂佛珠,年岁有五十岁开外,红光满面,长有一双长寿眉。李白拿出了广慧师父的亲笔信交给了他,广浚看后说:“阿弥陀佛,师兄高徒到此,寒寺有幸相迎,请多住几天。”
李白低头便拜:“师叔在上,请受弟子李白大礼参拜!”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广浚弯腰扶起李白说:“一路登山劳苦,请到斋堂用斋后去客舍安息,有话明天再说。”
“弟子遵命!”李白作了一揖。
山寺的夜尤其安静,四面一片漆黑。李白带着登山的劳累,在客舍中安然入梦。半夜间,忽然听到一阵阵悠扬的琴声,打破了李白的睡意。他心想:这是何人所奏呢?明日一定去寻访此人。
第二天早斋完后,李白向广浚询问起昨夜的弹琴人。广浚微笑着说:“你是问弹琴人吗?待会老衲带你去找吧。”
万年寺广浚做向导,带着李白和丹朱游遍全寺。李白对雄伟的大雄宝殿兴致不高,因为天下所有的佛寺都大体相同,而且布局大同小异。使他最感兴趣的是其中一座无量殿。里面供奉的是一尊铜的普贤菩萨,身骑白象,佛像高及屋顶,大的有一丈多高,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李白惊叹铸工的精细绝伦,广浚不无骄傲地说:“这是我大唐独一无二的,朝山之人都特意要到此参拜!”
李白立刻向菩萨行了跪拜大礼,接着又去各处参观。眼看快把整个寺院都参观完毕时,李白又说起了昨晚的那个弹琴人来。广浚伸手往身旁的一个水池中一指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普贤菩萨李白向水池里面一瞧,只见池中长满很多水草浮萍,许多青蛙正游戏其中,哪里有什么弹琴人?李白脸上露出了疑惑。
广浚手指一只绿背白肚的青蛙说:“看,就是它!”
“它?弹琴的不是人,而是青蛙!”
“对,是青蛙,但它却会弹琴。”
“青蛙也会弹琴?”
“其它青蛙都不会,只有这种青蛙会弹琴,此蛙名为弹琴蛙。”
“弹琴蛙?”
“对,晚夜你听到的琴声就是它所奏。”
“真的?”
“如果不信,你就再听听看。”
广浚当场让一个小和尚抱来一把琴放到石桌上,他盘膝而坐弹奏起来,曲名是《高山流水》。池中的青蛙听到了这悦耳的琴声,如逢挑逗似的一个个相继张嘴鼓腹地发出了好似弹琴般的乐音。李白侧耳倾听,那声清脆、响亮、悠扬而尤为动听,果然和昨晚听到的一样,不觉连声称奇叫绝,感叹世间之大,真是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