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深圳知名度最高的寺庙,很多深圳人会脱口而出地回答是弘法寺。其实,如果对岭南佛教文化和深圳佛寺历史有所了解的话,一定会说出另外一座寺庙:东山寺。
弘法寺,之所以在大众知名度方面高于东山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弘法寺的首任主持为一代高僧本焕法师;其二,弘法寺坐落在4A级景区仙湖植物园内,且面积较大。
弘法寺,始建于年,是建国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完完全全是一座新建寺院,而东山寺则不然。
据历史记载,东山寺,始建于明洪武二七年(),大约和大鹏所城同时期建成,后于清咸丰四年()、年及年,进行了三次重修,最终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
东山寺,位于深圳大鹏新区龙头山南麓,背山面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围风景绮丽,钟灵毓秀。
东山寺第三次重修后的大山门,位于寺院前山鹏飞路旁边,面朝大鹏湾。山门为四柱三间门楼式建筑,重檐翘角,以花岗岩雕砌而成,宽约21米,高约16米,气势雄伟。
山门基座及左右两侧,分别有两尊石狮、石象和佛教人物塑像,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大门正面居中的“东山寺”横额,为方丈传正大和尚所题,两侧立柱镌刻有一幅对联:“东城西就,平心直行,万卷一楼珍;山情水色,真经自性,一勺四海味。”
背面刻有“回头是岸”四个大字,两侧对联为“鹏岛听梵歌,袅袅禅风,曲传海外;鹫峰添胜境,悠悠法雨,福泽人间。”这两副对联道尽了佛法的微言大义与慈悲福泽。
走进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圆形的浴佛池,佛陀站立于莲花台之上,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莲台四周雕刻有九条龙,喷洒甘霖,共浴金佛。
浴佛池之后是天王殿,为仿古明清风格建筑,入门左右有一副抱柱联为“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得甚果;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天王殿内,四大天王塑像分列左右,正面供奉着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像,背面供奉着韦陀菩萨像。天王殿背面牌匾“三洲感应”,说的就是韦陀菩萨护着东、西、南三大部洲。
小小的一座天王殿,不仅人物塑像精巧,而且无论是建筑彩绘,还是藻井,都堪称雕梁画栋,色彩绚烂,极具庄重典雅之美。
天王殿后,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广场,左侧是伽蓝殿,右侧是供奉禅宗初祖达摩的祖师殿,大雄宝殿矗立于广场二层之上。
登上广场左右两边的楼梯,就来到了大雄宝殿区域,可见东西两侧,按照寺庙建筑惯例,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大雄宝殿为五开间,双层檐为纯木结构,斗拱繁密,全部为榫卯衔接。
据说,这里的木材,全部采用缅甸进口的菠萝格红木,屋顶采用江苏宜兴紫砂瓦,墙上青砖则专门定制于江西赣州。
大雄宝殿题额及抱柱联,均为传正大和尚所写。其对联为“水天一色,潮音深处有玄机,如何是汝真面目,法门广大,钟声悠扬无今古,悟澈忘吾妙觉心”。
大殿内主要供奉三如来,殿侧五百泥塑罗汉,仿自韶关南华禅寺,采用潮州陶泥,纯手工制作,技艺精湛,惟妙惟肖。
大雄宝殿的后面是藏经楼,首层为法堂,内供奉五方佛;二层为方丈厅;三层为藏经阁,也是寺院水陆道场内坛所在,内有精美彩绘木雕水陆画百余幅,庄严肃穆,活灵活现。
一座东山寺,跨越六百年。由此看来,东山寺是深圳当之无愧的第一古寺。从明初兴建,到后来的三次重修,东山寺堪称命途多舛,但无论如何,历史总算是过去了。
第三次重修后的东山寺,整体建筑气势恢宏,琉璃碧瓦,飞阁流丹,雕檐画栋,金碧交辉。置身其中,即便面对崭新的佛教建筑,还是能够感受得到一种别样的庄严肃穆之美。
此时,不禁想起明代岭南名士王德昌所写的七律《大鹏东山寺》一诗,他在诗中写道:
不到东山二十秋,西风藜杖又重游。
烟霞有约山如在,岁月无私人白头。
簷蔔花飞深院静,菩提树荫古坛幽。
丹梯独上应长啸,遥望汪洋天际浮。
如果再往前追溯东山寺名的历史,那就得说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了。东山寺是传承禅宗“东山法门”的岭南名刹。
“东山法门”是禅宗思想的雏形,缘起于四祖道信大师,公元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创建蕲州东山寺,开创“东山法门”。
公元年,六祖惠能大师在法性寺开法传禅,“东山法门”自此传承光大于岭南。由此可见,东山法门,书写了千载传奇。
前迎沧海浪浮玉,后枕鹫峰霞映辉。檐下花飞深院静,菩提树荫古坛幽。如今,充满活力的东山古寺,正以宽广的胸怀,接引四方有缘人,再振古韵禅风。
风月书旅,文化旅行者,视图创作人!九州瞰风月,书旅话中国!
风月书旅,带你赏阅别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