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佛教作为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和基督教,伊斯兰教起名,佛教自创立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当中,佛教经过不断的演变,诞生了很多忠诚的信徒,传闻佛教的创立者名字叫做乔达摩,悉达多,他的父亲是净饭王,一天,乔达摩悉达多走在城中。这一路他看到了人间百态,生老病死,后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最终顿悟,创立佛教,并根据自身的感悟不断发扬佛教精神,由于佛教精神能够让人看淡生死,很快就有一大批忠实信徒来跟随乔达摩悉达多共同传扬佛教。
佛教自汉朝时期传入我国,也有将近千年的历史。佛教是传入我国最早的外来宗教。虽然他在汉朝时期传入我们国家,但真正的繁荣是在唐朝,为了能够发扬佛教,唐朝时期,很多的信徒开始自发的建造佛像,佛教就这样慢慢的发扬光大,开始在我国境内遍地生花。每到一些极其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佛教当中总会香火不断,到了现在也是一样。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佛教的佛像都是非常仁慈的,可在这个世界之上有三座非常神秘的佛像,有一座在日本,其余的两座在中国,这几座佛像究竟有何神秘之处?
巨大的观音像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在佛教当中,观音菩萨永远都是以慈悲为怀的形象示人,因此也有很多人信仰观音菩萨,在日本的仙台市就建造了一座观音菩萨的雕像。这座雕像浑身纯白,和其他观音菩萨一样,左手拿着玉净瓶,右手握着一块儿许愿石,这座观音菩萨的雕像高达百米。
它的高度也经过细细的考究,是纪念仙台是建立一百周年所建造的。除了身高,这座观音雕像的地深也达到了21m,这21则是为了纪念21世纪繁荣昌盛。为了能够让民众们感受到这座雕像的宏伟,在建造雕像的时候,内部设置的电梯,人们可以通过电梯登顶来俯瞰整座城市。
观音菩萨慈眉善目以慈悲为怀,为何还要被外界称之为最诡异的佛像?这一切都源自于观音菩萨和整座城市的不和谐。在仙台市内,观音菩萨的雕像可以称作是最高的建筑物,这也让这座观音菩萨格外的显眼,在仙台市居住的市民还是过往的游客,只要一抬头,你肯定能够看见这座观音像,观音菩萨本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平易近人,但这座巨大的雕像却让人不敢靠近,甚至不敢直视。
中原大佛的传说
第二个神秘的雕像则是我们国家最著名的中原大佛,关于中原大佛的来历也极其的神奇,传说当年有一位得道高僧要给中原大佛选择一处安身之地,他走遍了,都没有找到能够安放中原大佛的地方。就在他犯愁的时候,突然看到天空当中有一只大鹏雕。他呆呆地望着大鹏雕,当这只大鹏雕盘旋了很久之后,落在了金轮山顶,这个时候得道高僧终于顿悟,原来金轮山就是大佛的安身之处。
当初建造中原大佛的时候,这位得道高僧一共邀请了位高僧来为大佛开光。自此之后,这座大佛有了一个称号,叫做世界第一佛。中原大佛高达两百余米,屹立在群山之间。和周围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于中原大佛的传说还远远不止于此。有人说,当年唐太宗在梦中得到中原大佛,并派人寻找这尊佛像。到后来唐太宗看见佛像的时候,竟然和梦中的景色一模一样。
于是便在这座佛像的周围建了一座寺庙,关于这座大佛,也被人称之为最神秘的佛像之一并不是没有理由,在群山当中建造一个东西本来就很难,何况还是m高的佛像。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如果你有幸去往中原大佛看一看,你将会体会到它究竟有多么庄严,虽说有一部分人评价中原大佛是最诡异的佛像之一,可小编认为中原大佛是最庄严的佛像,而并非诡异。
地藏王菩萨
“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悉得满足”在佛教当中,有几位地位比较高的菩萨,其中地藏王菩萨就是之一地藏王菩萨,因为他的孝顺,广为熟知。关于地藏王菩萨,我们国家曾经也有一段传说,在古代,有一名叫做金桥觉的王族,24岁时看破红尘,剃度出家。法号叫做地藏比丘。为了能够学习到更深入的佛学知识,在海上航行,千里来到中国大地入山苦修佛教。
唐朝初年的一个秋天,诸葛节携一干人等等,来到普华山欣赏秋色,在无意当中就撞见了当中正在苦修的地藏比丘。经过简单的交流,才知道他是来我国修行,研习佛法的高僧。听完他的事迹之后,诸葛节等人被感动,纷纷出资来为地藏比丘建造新的居住房屋,后来这个地方被叫作化成寺。
最终地藏比丘于99岁寿终正寝,去往西天极乐世界后,世人都把地藏比丘誉为地藏王菩萨的化身。自此之后,九华山就成为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为了绩点地当比球后视,在九华山建造了一个99m的地藏王菩萨铜像。并且还请到了99位佛教高僧来为佛像开光。
佛光普照大地
在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建成之后,发生过很多奇观,曾经在天空当中,照下过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了地藏王菩萨的铜像上。金黄色的铜像映着阳光,整座铜像仿佛活过来一般,周围佛光普照,光彩夺目,背后云雾缭绕的青山,映着佛光普照的地藏王菩萨雕像,浑然天成。让很多游客在此处神往。
结语:
佛教作为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有着很多的信徒,佛教也教会了很多人为人处世的道理,很多人信仰佛教,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有一处寄托的地方。
参考文献《十轮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