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真卿多宝塔碑密集解析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这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的作品,是现存颜体碑刻中较早的一个作品,原碑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存的颜真卿碑刻中,有两块石碑贵重等级比较高,分别是壮年时期的《多宝塔碑》和晚年时期的《颜勤礼碑》,其中多宝塔碑是纯正的早期颜体楷书,是很多人学习书法的启蒙作品。

《多宝塔碑》和其他古代的石碑一样,都经过历代多次捶拓而残损,越往后的拓本质量就越差,缺损的字数就越多,明清以后的拓本基本就没法看了。目前能看到比较精致的拓本都是宋代的,其中有三个本子质量是最好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懋勤殿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汪志伊本、华中师范大学收藏的徐用锡本。

《多宝塔碑》高2.85米,宽1.02米,文字共有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个字位,刻碑事先都要事先打上界格,所以碑刻上的字都是特别整齐的。为什么帖上的皇帝等字没有顶格?因为古代书面上遇到天圣皇帝敕命这样的字,按惯例确实要比别的字高出至少一个身位。实际上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剪裱的拓片,因为原碑太大了,要做成书帖,所以有一些字之间的空格就是顶格的情况。从原碑上看的话就更加直观了,可以看到好多空位。因为碑的面积是有限的,所以空两格就相当于顶格这个规则了。

34张图集点击这里: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欣赏

《多宝塔碑》的完整名字是《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大唐西京就是指长安,唐高宗将长安和洛阳定为国家行政中心,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千福寺是唐朝长安城里的一座佛寺,就在今天西安理工大学的莲湖校区附近,原来它是唐朝章怀太子李贤的府第,唐高宗咸亨四年改为千福寺,唐武宗会昌年间遭遇了损毁,唐宣宗时期改为兴元寺,再以后就逐渐废弃了。

千福寺曾经风光无量,千福寺的匾额是由上官婉儿书写的,东寺塔院是由高力士书写的,西寺塔院是由怀素书写的,它的照壁是王维画的《辋川图》,内置唐太宗的《圣教寺碑》,吴通微的《楚金禅师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这个千福寺如果还在的话,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多宝佛塔是这块碑真正要服务的对象,多宝佛就是指多宝如来,《法华经》中记载的东方宝净世界之教主,他成佛灭度之前曾经发愿:凡十方世界有宣讲法华经者,必自地涌出于前以证真义。后来释迦牟尼宣扬法华经的时候,便有七宝佛塔自地涌出,多宝佛与释迦佛并坐于塔中。

多宝佛塔就是宣扬大乘佛法的无量功德,信仰者真诚感动诸佛,诸佛回应信仰者,所以称为感应。颜真卿写的这篇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就是记录千福寺住持楚金禅师,他发愿建立宝塔的故事。所以叫做《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千福寺的寺基就是原来的太子府,可见它的规格是相当高的,这种级别的碑文自然也要由当时的名人来书写。

南阳岑勋撰

岑勋的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他有个本家兄弟叫岑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太宗时期有个著名宰相叫岑文本,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岑曼倩是岑勋的爷爷。次子岑景倩是岑参的爷爷。李白有一首《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就是写岑勋的家事,李白就是岑勋的好朋友。李白的《将进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这辈子只称呼过两个人为夫子,这个珍贵的名额就分给岑勋一个。

岑勋是河南南阳邓州人,所以他的署名是南阳岑勋。多宝塔这样重量级的碑文请他来书写,也说明他在当时的名望和文学水平都是被人认可的。颜真卿比李白小八岁,他们是同时代的历史人物。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

这是颜真卿当时的署名,古人署名的时候把官衔写满。朝议郎是唐朝正六品的文散官,判尚书武部员外郎是他实际的官职,以高级官职署理低级官职,或者以中央官兼任地方官称为判。他的朝议郎是正六品官职,武部员外郎是从六品的官职,所以是判尚书武部员外郎。因为唐玄宗搞了一次官制的变更,武部就是原来的兵部,武部员外郎就是指兵部员外郎。后来宋徽宗也这么折腾过,巧了,这俩皇帝都被人家赶出了京城。

琅邪指颜真卿的祖籍琅邪郡,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琅邪、琅玡、琅琊有三种写法,意思都是一样的。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朝散大夫是从五品的文散官,检校尚书都官郎中是从五品的实际官职,差不多就是长安警察局长,后来徐浩做到了吏部侍郎,爵位封到了会稽县公,写这块多宝塔碑的时候,颜真卿和徐浩都还没有做到很大的官。徐浩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舅舅是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徐浩是浙江绍兴嵊州人,东海指他的郡望,所以这里写的东海徐浩。他有著名的《朱巨川告身》真迹传世。

颜真卿和徐浩合作了这块多宝塔碑的字迹,这是书法的艺术;讲故事还得看岑勋,这是语言的艺术。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粤是古文的发语词,用来引起下文的。开篇就直接说明了多宝佛塔的性质,妙法莲华是指大乘佛教的经典《妙法莲华经》,这是佛教天台宗的核心经典,它共有七卷二十八品,比喻佛法微妙无上洁若莲华,所以称为《妙法莲华》,简称《法华经》。总会大乘佛教之精髓,所以称为诸佛之秘藏。

后面说明了《法华经》的起源,多宝佛曾经发愿,有人宣讲妙法莲华时他就会自地涌出,以证明此经真实不虚。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发明是指启发和阐明,十力是指如来具有的十种神力,弘建是指弘扬和建造,四依是修行者所要依止的四种正法。意思是启发阐明妙法莲华的奥义需要具足如来神力,弘扬佛法和建造佛塔都遵守四依法则,这是对多宝佛塔的宗经基础进行说明,接下来就要讲述楚金禅师建造佛塔的故事。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

这是对楚金禅师身份的介绍,说他俗家姓程,是河北广平郡人,楚金是他出家以后获得的法号。他们家信奉佛教是有历史的,这里的祖父是指爷爷和父亲,就是家中很早就皈依佛教了。胤指后嗣或者血脉,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匡正家族血脉的意思。程氏父子怀着喜悦的心情皈依了佛教的法脉,所以说庆归法胤。楚金禅师跟佛教也是有着宿世渊源,这要从他出生时的异象说起。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

楚金禅师的母亲高氏,结婚以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怀孕,于是经常向神佛祈祷想要个孩子,终于有一天,她在夜里楚到诸佛降临赐福,不久之后就有了身孕。妊是指怀孕,娠指胎动。神佛赐子是一个吉祥的征兆,如送子观音。

龙和象都是巨大的动物,常被佛教用来比喻修为高深的罗汉。熊罴之兆出自《诗经·小雅》:维熊难罴,男子之详。熊罴象征阳刚健壮,所以作为恭贺别人生子的吉辞。熊罴入梦,用来祝贺别人生男丁之意。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绝于荤茹,龆龀(tiáochèn)不为童游。

这是描述楚金法师诞生时的状况,以及他童年时异于平常小孩的状态。诞弥厥月,出自《诗经·大雅》:诞弥厥月,先生如达。弥就是满的意思。就是说程夫人高氏怀胎十月,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小孩。炳然殊相,是指精神焕发,光彩照人。楚金法师刚刚出生时就非常灵气,等他渐渐长大之后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质。

岐嶷出自《诗经》: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指儿童时特别聪慧。龆龀指儿童更换乳牙,指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唐太宗在《圣教序》当中说玄奘法师: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楚金法师小时候也跟玄奘法师一样聪慧,他从小就不吃荤腥的食物,也不玩一般小孩玩的幼稚游戏。荤茹就是不吃佛教禁忌的荤腥食物,荤是指气味刺激的五类食物,大致上是指葱、蒜、韭菜、洋葱、香菜等,是指植物类的食材。大多数人误认为荤是指肉类,实际上腥才是指肉类。

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quǎn)浍(huì),涵巨海之波涛。

道树比喻修行佛道的历程像萌芽生长的树,最终肯定会长成参天大树,也就是修行有所成就。豫章是传说中的神树,东方朔在《神异经》中记载:东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树主九州高千丈。桢干,指坚硬挺拔密度大的木质,制作高级桌椅家具的首选木材。禅池畎浍,也是形容修行之路的,畎是指田地间的垄沟,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浍是指田地旁边的水沟,畎浍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水田,用来比喻修行的环境。是说这小小的水田看似不过方丈之间,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汹涌澎湃的万顷波涛。修行的人心中的世界可大可小。

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甫,刚刚的意思。楚金禅师长到七岁,就已经看破万丈红尘,做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决定,摆脱世俗生活,出家为僧。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有妙法莲华经作为宗经指引,楚金禅师礼拜佛教的宝藏,探寻经典中的奥义。终于参悟了宿世轮回的缘起缘灭,就像当年羊祜从树洞中得到自己转世前的金环一样,万般皆有前定。

如识金环是晋朝名将羊祜的传奇故事,羊祜三岁的时候乳母抱着他玩,他忽然吵着让乳母到邻居家的树洞里取一只金环,乳母以为他就是小孩闹着玩,逗他开心就走到树洞把手伸了进去,结果当真取出一只金环,乳母大惊失色赶紧把邻居找来,邻居也吓坏了,因为他们家的小孩七岁时坠井而亡这个金环就是他儿子的,后来所有人就认定羊祜就是那个坠井小孩转世,羊祜识环就成了转世轮回的故事传说。这里就是说楚金禅师很小的时候就能看破宿命轮回。

总持就是佛教梵语中的陀罗尼,是说楚金禅师以非常严谨的态度修行佛法,把领悟到的真谛像水一样收集在宝瓶之中毫无遗漏。“总持不遗,若注瓶水”出自《大涅槃经》,是佛陀对文殊菩萨说起自己的弟子阿难,阿难跟随佛陀二十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其中一个情况就是佛陀传给他的经书,一经其耳,便不再问。用来指人吸收知识的能力足够强大,阿难在佛陀弟子当中被称为多闻第一。楚金禅师显然也是要发愿成为这样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