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为什么是赤脚的

作者徐江伟授权发表

看三星堆青铜神像,马上就会被它诡异的大眼睛和鹰勾鼻吸引,人们通常不会去注意它的脚,当然,还因为三星堆出土的多是头像,没有身体,神像身体可能原本是木雕或者泥塑的,下坑前就已被焚烧或者完全打碎了。

但青铜大立人是全身像,它头戴高冠,袍上绘满各种神灵图案,手作抱象牙状,威风凛凛地站立着,却是赤脚站在那里的,为什么会这样?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赤着双脚

有人马上会想到,印度菩萨像也是赤脚的,不正是三星堆人来自西方,是印欧人种的佐证吗?

但问题是,三星堆神像的年代要早多了。佛祖释迦牟尼与孔子是同时代人,至少也要七、八百年后才会降世!

这种以赤脚代表神灵所属,其实是原始苯教所固有的。青铜大立人赤裸着双脚,就是因为它是野牛、猕猴、琼鸟、蛇、狗、狼等多种神灵的化身,在自然界中它们都是不穿鞋的,不需要,也不能,譬如猕猴,穿上鞋就不能爬树了。

青铜神像的赤脚,代表着移动方式与常人不一样,它是在空中飞,而不是在地上走,既然脚不着地,自然就不需要鞋子。

三星堆出土立于神树枝头上的有翅神人。它的头部造型与青铜大立人是一样的,但已变成猕猴才有的短而弯曲的腿,长着三趾鸟爪,“仙”是也。

穿鞋对于高原游牧民族来说,其实比戴帽子更为重要,在严寒之中,没有帽子还可以抵挡一阵子,因为有头发的保护,但脚没有穿鞋马上就会冻烂,无法行动了,因此古代草原民族都有枕靴而眠的习俗,紧急时刻能马上摸到鞋子穿上。

这种以赤脚代表神灵可以“空行”的表达方式,大量地保留在了商代铭文中,其时,印度佛教还远未出现:

这三个商代青铜鼎铭文上,都有赤脚印,有的是一个有的是两个,都是祖先之“先”的不同写法。

以两个赤脚印代表祖“先”以及部族国家族徽的商代铭文

原始苯教的一大特征就是以脚印代表征服。金文“先”,上部是一个赤脚印,下部是一个“人”,脚印顶在人的头上,含义是一目了然的,就是顶礼膜拜。并且在雅言里,赤脚就叫“跣”(xiǎn),同名异写而已。笔者称之为“脚印崇拜”。

金文“衞”的最初写法

在商周铭文里,“衞”由里面一个“囗”(国),外面四个赤脚印组合而成。就是“征服一方土地”,为子孙创立万世基业的意思,其读音则来自古羌藏语猕猴的一个读音“wei”()。

金文“衞”的字形演变和不同写法

这个高度象形的赤脚印,最后变成了今天的“止”,但读音并不是来自人足,而是来自古藏语野牦牛的一个称呼“zhi”(拼音转写nchi)。

野牦牛的蹄当然是很厉害的,被它踩可不得了。你可以去看殷墟出土的琼鸟雕塑,不管是玉雕的,还是青铜制作的,它们一律长着牛的蹄。

以赤脚代表神灵的苯教特征,在了古滇国青铜雕塑上有更为直观的反映,其青铜鼓上那些骑马“金人”,都是不穿鞋子:

古滇国青铜鼓上的骑马“金人”雕塑,赤着双脚,正在征战或者狩猎中,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战国。

这个骑马“金人”头有高冠,全身披挂着盔甲,但脚却是赤裸着的,肩部呈鸟翅展开之状,这代表它不是普通人,而是神灵所属的“琼布”。

这个骑马神人长着猴的脸,马头上装饰着“恰如”,马的尾巴如猕猴般弓起,是猴马,神人全身披甲,但脚是没有鞋子的。

有人还会疑问:说赤脚是原始苯教固有的表达方式,但古埃及法老像也是赤脚的,难道也与原始苯教有关?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笔者早在《金字塔的原型是冈仁波切》一文中就已指出,金字塔是模仿冈底斯神山雪峰设计建造的,这显示,在非常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苯教就已传播至两河流域和尼罗河地区。

冈仁波切雪峰,被原始苯教认定为灵魂进入天界的唯一入口。它也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所描述的世界之中心,这些古老宗教的祖师们,都是在此山下凡,在此山修炼,而后又从此山登天而去,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从原始苯教中分离出来的,源头一也。

古埃及神像和法老像几乎都是赤脚的

不可低估了古人长途跋涉的能力,越是上古时代,就越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能力现代人其实是极大地退化了。越是上古时代,人们信仰就越虔诚,由信仰激发出来的人类潜能是非常巨大的。

古埃及法老陵墓中出土的众多青金石制品,就是古埃及与青藏高原之间存在通道的明证。这种青金石只产于青藏高原西部边缘,就是在今阿富汗东北海拔超过米的高原上。那里出产的青金石成为两河流域古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器物在告诉我们,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原始苯教传播至于古埃及是一件完全可能的事。

虽然古埃及也有以赤脚代表神灵的现象,但相比华夏文明就肤浅了许多。因为华夏文明人文始祖伏羲,也是由天神脚印而生,曰:“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有娠而生伏羲”(见《帝王世纪》《拾遗记》《纬》等),华胥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儒家理论视为正宗的周人始祖“后稷”,也是姜嫄“履大人迹而生”。就是说整个华夏文明都可视为从这种“赤脚印”中产生出来。

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有比华夏文明更典型、更强烈、更深刻的“赤脚崇拜”了,相比之下的古埃及法老像,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满族文化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