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雪元“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说的是人们生活到一定程度后,追求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生活。而“隐士”境界又分三种:有能力的人、看破人生的人,希望解甲归田,忘却世事,与世无争,沉湎于桃源世外,借助周围的环境,过隐居的生活,这是“小隐”;真正有能力的人,隐居于喧闹的市井之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是为“中隐”;那些顶尖的人,隐身于朝廷之中,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勾心斗角,却大智若愚、淡然处之,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方是最高境界的“大隐”。连日来,天府之国的媒体引热议:来自雅安市芦山县的一位名叫“唐国富”的艺术家,居然有2幅作品一次性入选韩中美术协会在韩国西归浦市艺术殿堂(国立)策展的“源流:当代绘画展”,另有12幅被推介。展览时间为年6月12日—18日,而入选的展出绘画作品总共约70件!芦山县,坐落于美丽的四川盆地周山区西缘,在汉代是蜀郡属国,因蕴含丰富的乌木材料且根雕艺术在这里生根发芽使其誉为“蜀根”。“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僻地竟尔雄”。当年,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对芦山工艺师的赞美言犹在耳,而今又冒出一个“唐国富”,且与记者是同姓本家,带着几分敬佩几分自豪几分好奇,记者求助“度娘”搜其事迹,荧屏中弹出一个近似达摩正雕刻一位菩萨的头像,而字幕说明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唐国富,年生于雅安芦山,从艺30多年,中华传统工艺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原芦山县博物馆馆长,中国文化名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四川民间文化传承人、四川省民间工艺师。果然是一个牛人,记者遂毅然从成都驱车前往,决意专程赴芦山探访这位大隐工匠……艺之初,坎坷执着逐梦行初见唐国富,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肤色黝黑,穿着朴素,长耳光头髯飘的老者居然是闻名中外的美术大师,晃眼望去,不知情的还当他是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的仙风鹤骨出家人。而当记者第一次握着他那双长满老茧、硬如树皮的双手,就仿佛触摸到他过去四五十年中,这双手磨平的雕塑作品与苦难的时光。“本家兄,你的大师路肯定走得不容易吧?一握你的手,就能感觉到你的别样人生。”记者调侃道。“那是不容易,相当地不容易!我的一生就是一个雕刻人生!”唐国富爽朗地几声“呵呵”大笑后,亦诙谐地回答道。“当初怎么想到搞这个呢?”记者为钓他的传奇故事,有意发问。“为了心中的那个梦!”说完,耳边传来的还是他那极富磁性的笑声。梦想是一个人生命的最高追求,一个有梦的人必定有着执着而坚定的步伐,唐国富的梦想就是懵懂时期的那个雕塑之梦。他告诉记者,在自己的梦境里,曾经有佛陀三千,有青莲绽放,有醉僧怪石,也有无数的历史风云与世间百态,“当年出现在我梦里的,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展现在你们面前了。”他的目光落在眼前的雕塑作品上,仿佛慈父在看着心爱的孩子。他说,自己对这些东西“喜欢到骨子里”。于是,在唐国富大师楼中的工作室中,在一壶上好的普洱茶香的氤氲之中,记者打开了采访本,细细聆听本家大师的“梦之路”……唐国富说,梦之源,来自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从事照相行业几十年,“六十年代初相馆就在文化馆旁边,我们也就此在这种环境长大,因而被艺术气息所感染”,每天在汉代的石刻兽周边玩耍,在兽的背上攀玩长大,再加上从小喜欢绘画的爱好,得到文化馆的老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9530.html